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十单元第一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一、选择题(2012湖州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贵州云南广西重庆a bc d解析:选d。图中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贵州和广西所占比例最高。2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土层薄,山多坡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降水量大,且多暴雨a bc d解析:选d。石漠化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时,大量冲刷表层土,露出了基岩。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可知,山多坡陡,土层薄,容易被侵蚀,结合这里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读下表及下图,回答34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 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 m3)195713.314.64200013.030.98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选b。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该是在夏季。4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解析:选b。从表格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1957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流入民勤绿州年均径流量减少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56题。5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a为石漠化面积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生物多样性b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c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d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6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解析: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也必定随着下降;森林覆盖率越低,则石漠化面积越大,环境人口容量也随之减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石漠化的产生。答案:5.a6.d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79题。7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解析:选b。图中该地1937年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1980年约为80人/平方千米,而该地面积不会变化,所以人口总数翻了两番,a错;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增加了一倍多,和人口总数增加量相比增加比例小,则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对;荒漠化面积比重由1%增加到30%,扩大的面积远远超过原来的3倍,c错;图中只给出了放牧强度的变化而没有草场面积的变化,因此绵羊总数无法判断。8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解析:选a。荒漠化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而庞大的人口压力下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则是现在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9对该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正确的是()a大力开发地下水,扩大耕地的灌溉面积b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c积极开展生态退耕工作,增加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d大量外迁人口,减轻当地的人口压力解析:选b。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一是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种植业的比例,扩大其他产业的比例;二是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2012聊城模拟)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a加强天气预报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解析:选b。a地主要表现为过度农垦造成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应为改变农业生产结构。11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毁林开荒,粗放耕作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a bc d解析:选d。b位于西南横断山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易造成生态破坏。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1213题。12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少 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少 沙尘暴日数多a bc d解析:选a。p、q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与q地相比,p地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年大风日数较少;由于距海相对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较多;q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沙尘暴日数多。1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 改变气候类型削弱风力 改变植被类型a bc d解析:选b。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二、综合题14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坏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面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2: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3: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读材料1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读材料2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主要原因从地形、植被、气温、降水、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题,读材料3可知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率等方面考虑。相应的措施应对应原因一一提出,“对症下药”。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2)35101030(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15(2012金华一中高三月考)“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1)统万城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试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考研真题历年题库及答案
- 红磷燃烧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自动采样设备项目建议书
- 扶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羧酸衍生物2讲解
- 压力式温度计行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
- 2025年播音主持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考试题基础题及答案
- 2025年焊工车间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麻精药品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循环水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交社保免责协议书
- 2025年度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试题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秋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飞书使用培训课件
- 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现代供电技术》课件(共八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