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8讲 人民版选修3.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8讲 人民版选修3.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8讲 人民版选修3.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38讲 人民版选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请回答:(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各自的核心是谁?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如何?(2)材料2和材料3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影响战争进程的什么重要因素?请你对此作一简要评述。(3)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体现的内容来回答问题。第(3)问从图片中容易看出战争的残酷性。答案:(1)三国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核心是德国;三国协约形成的标志是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核心是英国。性质: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2)历史现象:一战战场上首次出现了飞机和坦克;内燃机的应用和钢铁工业的发展。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迅速地应用到战争中。评述:人类进步的科学技术成就却被人类用作互相残杀的战争武器,但战争也促进了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的迅速应用,反映了科技成果对人类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3)说明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无情,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材料1: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2: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他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1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2)材料1、2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20世纪初的战争与这一主题背道而驰,其教训是值得深思的。第(1)问要抓住题干中的“自我标榜”这一题眼去寻找相关材料,并得出答案。第(2)问要坚持客观的标准准确分析当时盟国的实力,从而作出判断以及寻找依据。第(3)问要认识一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本身无正义可言,从这一本质出发此题便可迎刃而解。答案:(1)“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2)不同: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3)德国认为同盟国“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时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材料2: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在和会召开时,也以同样的精神欢迎英国对德国在赤道以南诸岛屿的要求”。材料3:1917年2月21日,日本政府向英国政府表示:“贵国政府在和会中就德属赤道以南诸岛屿提出要求时,帝国政府也欣然同意以同样的精神慨然予以支持。”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置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结局如何?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与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解析:第(1)问从材料1、2中得出答案;第(2)问应结合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关山东问题的解决进行归纳总结;第(3)问中的第一问可结合三则材料的信息进行总结,而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回忆四国条约的后果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企图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2)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结局:在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中日在会外签订条约,山东主权归还中国。(3)英日之间是一种同盟关系。这种关系维持到1921年四国条约的签署。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儿吧。材料2: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3: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1中的前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 家的代表说的?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 行交谈的过程中?这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2)材料2中的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3)材料3中列宁指的两个大国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解析:“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说明是美国,因为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要称霸世界;“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说明是英国,因为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后成为债务国;“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是法国,因为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要复仇;“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显然是德国,因为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1921年德国杂志反映了德国人的不满情绪。据材料3“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华盛顿会议”可判断是美日,因为华盛顿会议是为了协调美日间的矛盾。 答案:(1)前四句话依次是:美、英、法、德的代表说的。美、 英、法三国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