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高效节水工作简介(科委报省).doc_第1页
某市高效节水工作简介(科委报省).doc_第2页
某市高效节水工作简介(科委报省).doc_第3页
某市高效节水工作简介(科委报省).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情况简介某市人民政府某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893平方公里,辖14个镇(区、街),634个行政村,人口62万。全市共有耕地总面积45.5万亩,粮田30万亩,果树24.9万亩。改革开放以来,某市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中列第25位。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1.6亿元。某市是某省最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以产业化经营和绿色农业著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2003年全市农村总收入达到430亿元,被授予“中国果菜10强县”称号。某市的科技进步成果显著,1994年成为某省唯一的成县建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中列第12位,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106项。2003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多年来,某市各级从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市情出发,在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中,大力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1996年至2000年创建成为“全国首批节水增产重点县(市)”,全市共发展农田低压管道灌溉30万亩、微灌6万亩、浆砌渠道98公里,节水工程灌溉面积达到93,各类工程年节水量达到5000多万方,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一、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灌溉技术和工程模式某市一贯重视农业节水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工作体系。在水利系统成立了由2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水利学会,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9人,有1人被聘任为烟台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有7人分别被评为“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视对水利科研的资金投入,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等被普遍应用于工作实践,建立了雨情、水情、工情遥感遥测、气象卫星接收站、自动化测水量水、自动化办公网络等水利研究与信息采集系统;在王屋灌区建成了“国家级灌溉试验站”,长期坚持开展主要农作物田间灌溉技术、灌溉定额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库水预分、按亩配水”等一整套灌溉管理制度,实行单位用水的定额控制,被鉴定为达到国内同类灌区的领先水平,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机构健全、设施完善的科研工作体系,保证了某市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某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国家863计划项目“华东北部半湿润偏旱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研究课题。其中,“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工程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诸多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举获得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也因此受到国务院的隆重表彰。在承担国家和省重点研究课题的同时,水利科研队伍紧密联系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入手,开展节水灌溉研究工作,取得多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厅)级科技奖励2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其中,“地下水回灌补源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某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某市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获某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省水灌溉技术”获得某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大力发展高标准农业节水工程在多年的农业节水工程实践中,某市坚持科技引路,科学规划,针对区域实际,推广应用各种形式的工程类型和工程模式。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某省水利现代化示范项目”、“国家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省政府节水灌溉招标项目”、“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一大批节水技术推广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地”。主要实施和建成了“水库灌区万亩自压管灌方”、“沿海万亩葡萄滴灌方”、“金鸡岭万亩柿园微喷方”、“东江镇千亩大棚膜下滴灌方”、“兰高镇8000亩高效节水示范区”等节水工程大片。在全市形成了南部山区以发展库塘自压管灌为主、大中型水库灌区以发展渠道浆砌防渗为主、中部平原以低压管道加密改造为主、北部沿海以推广应用田间微灌为主的各具特色的节水工程建设带,农业节水的区域化建设明显加快。为切实加大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某市制定落实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资金扶持政策的意见,对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大片的镇、村进行奖励和补助,各镇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奖补政策,市镇两级每年用于节水工程的奖励和补助资金都在400万元以上,有效调动了各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积极性,使节水工程的质量和标准得到不断提高。在金鸡岭万亩柿园微喷工程中,采用了立杆微喷和喷水管微喷两种工程形式,建成示范区2300亩,并在全省首次引进安装了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和微机变频恒压装置,从德国购进了全省首台TDR土壤时域水分测报仪,这一多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在农业节水工程中的联合运用,在我国同类地区尚属首次,具有高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显著特点,为国内外同类型地区、同类型果树的节水灌溉起到了模式带动作用;在北马镇井灌工程上安装使用了射频卡,对农业灌溉实行了自动化管理,成为全省第一个引进应用智能灌溉管理系统的农业灌溉工程;在沿海葡萄滴灌工程中,引进、采用了当前国内、国际最为先进的6种滴灌工艺和材料,有效进行了工程模式试验;在部分农村饮水工程中,采用了微机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建成了多处高标准的农村人饮示范工程。据初步测算,各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先进工艺材料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充分运用,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00万元,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节水工程的标准和效益,同时标志着某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科学合理地制定落实节水增效工作规划,推动农业节水向纵深层次发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某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节水工程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加快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奠定了基础。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高效节水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某市“十五”期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当前和今后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农业节水向高标准、深层次发展。一是认真落实科技部、水利部“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全面推进农业节水的区域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业节水由普及推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进而推动资源水利、现代水利的总体进程。二是切实抓好国家863计划项目“华东北部半湿润偏干旱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做好3.05万亩辐射区内主要果树品种的需水量、需水规律试验研究工作,为华东地区果树的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确保完成“国家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利用38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总体投资4000万元,在总面积达32万亩的王屋灌区内逐步建立起能有效促进灌区技术升级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信息采集、传递与自动化管理系统,并以此为重点,在农业灌溉、流域治理、城乡供水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各个领域逐步建立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