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岳阳楼记_第1页
二十一岳阳楼记_第2页
二十一岳阳楼记_第3页
二十一岳阳楼记_第4页
二十一岳阳楼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基础题班级: 姓名: 评价: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解释加点字。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 ) 2、越明年 ( )( ) 3、百废具兴 ( ) 4、增其旧制 ( )( )5、属予作文以记之 ( )( )( )6、予观夫巴陵胜状 ( )( ) 7、横无际涯 ( )8、朝晖夕阴 ( )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10、前人之述备矣 ( )( )11、若夫霪雨 霏霏 ( )( )12、连月不开 ( ) 13、薄暮冥冥 ( ) 14、则有去国怀乡 ( )( )15、 至若春和景明 ( ) 16、沙鸥翔集 ( ) 17、而或长烟一空 ( ) 18、宠辱偕忘 ( ) 19、把酒临风(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 21、或异二者之为 ( )22、不以物喜 ( ) 2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 25、微斯人,吾谁与归 ( )(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8、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9、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0、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0、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何时而乐耶?四、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霪雨霏霏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D然/则/何时而/乐耶2、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五、填空题。1、用原文语句填空。文章第5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 _ _ ,“退”指的是 _ 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第4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 _。3、第3、4段运用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和_的两种心情。六、回答问题。1、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3、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4、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岳阳楼记拓展题班级: 姓名: 评价: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甲选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二、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请赏析(乙)段加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答: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z),太阳偏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异二者之为() 去之南都入学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进亦忧,退亦忧。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答: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注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帝:宋太宗。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3)尝于邸中为假山 ( )(4)王强使视之 ( )2、翻译选文中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自是数年之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安用重法邪? 3、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一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二17.交错相通 有时 19.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21.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22.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8.答案: 为:心理活动,心情;去:离开,离家。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10.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议论记叙11.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