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啊.doc_第1页
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啊.doc_第2页
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啊.doc_第3页
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啊.doc_第4页
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英语简单吗?肯定会有许多学生说:“难死了”。为什么有好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感到头疼呢?答案只有一个:“不得法。” 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为什么你说汉语会如此流利?那是因为你置身于一个汉语环境中,如果你在伦敦呆上半年,保准说起英语来会非常流利。但很多中学生没有很好的英语环境,那么你可以自己设置一个英语环境,坚持“多说”、“多听”、“多读”、“多写”,那么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出色。 一、多“说”。 自己多创造机会与英语教师多讲英语,见了同学,尤其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尽量用英语去问候,谈心情这时候你需随身携带一个英汉互译小词典,遇到生词时查一下这些生词,也不用刻意去记,用的多了,这个单词自然而然就会记住。千万别把学英语当成负担,始终把它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 或许你有机会碰上外国人,你应大胆地上去跟他打招呼,和他谈天气、谈风景、谈学校只是别问及他的年纪,婚史等私人问题。尽量用一些你学过的词汇,句子去和他谈天说地。不久你会发现与老外聊天要比你与中国人谈英语容易的多。因为他和你交谈时会用许多简单词汇,而且不太看重说法,你只要发音准确,准能顺利地交流下去。只是你必须要有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没有合适的伙伴也没关系,你可以拿过一本书或其它什么东西做假想对象,对它谈你一天的所见所闻,谈你的快乐,你的悲伤等等,长此坚持下去你的口语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多“听” 寻找一切可以听英语的机会。别人用英语交谈时,你应该大胆地去参与,多听听各种各样人的发音,男女老少,节奏快的慢的你都应该接触到,如果这样的机会少的话,你可以选择你不知内容的文章去听,这将会对你帮助很大,而你去听学过的课文的磁带,那将会对你的语言语调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多“读”。 “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默读”。每天给予一定时间的练习将会对你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好处,读的内容可以是你的课本,但最好是一些有趣的小读物,因为现在的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每道题的得分都与你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经过高中三年阅读的训练后,你必定会在高考中胜券在握。 另一种是“朗读”这是学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途径。 四、多“写” 有的同学总是抱怨时间紧,根本没时间写作文。其实“写”的形式很多,不一定就写作文才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写下你一天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或当天学了某一个词组,你可以创设一个语境恰如其份地用上这个词。这样即可帮你记住这个词的用法,又可以锻炼你的写作能力,比如学“wish”一词时,可写一小段如下: The teacher often asks us what we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My good friend Tom wishes to be a soldier.However,Im different .I wish I wer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But my mother wishes me to be a doctor. 只几句话:但wish的几种用法已跃然纸上,这样写下来印象会深刻得多,这样比死记硬背wish的用法也有趣轻松的多。 学习英语不用花大块的时间,10分钟的散步可以练说,吃完饭后可以读一会儿英语小说,睡前听几分钟英语,可以使你得到更好地休息只要你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练英语,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快提高的。 背英语单词技巧 1、循环记忆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 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二、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2如何学英语 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练习任何人是可以掌握的。一般地说,英语学习的原则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李扬的疯狂英语提倡,首先建立起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然后以句子为单位,大量地模仿,疯狂地操练,大声地朗读,最后达到自如地说英语,他的方法对提高说英语的能力很奏效。钟道隆教授45岁开始学英语,一年后,学成出国当口语翻译,并创造了逆苦恼、逆急于求成、逆速成的逆向学习英语的方法。他还提出学习英语要遵循听、写、说、背、想的方法,他的方法强调以听为主,并且把所听到的内容全部写下来。尤其是他的学习精神最可佳,他学习英语用坏了十几台录音机,你可想象他听了多少英语;用完的圆珠笔芯几乎装满了一个一拉罐,你可想象他写了多少,在一年半内,累计业余学习英语时间大约三千小时,也就说每天抽出几个小时来学英语。如果我们做到他那样,一定也能学好英语。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学习英语,战胜自我最后肯定会有收获的。 注意方法,循序渐进 决心下定,还注意学习方法,有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不同的学习目的,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英语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也就是说,发音要正确、基本词汇要掌握牢、基本句式要熟练、基本语法要会用。 (1)要过好语音关。把每一个音标发正确,注意改正有问题的音素,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尽早地掌握国际音标,并尽量的掌握一些读音规则,尽快地能利用读音规则来拼单词,掌握读音规则对单词的记忆和拼写非常有用。 (2)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英语词汇是一难关,学习单词要从单词的形、音、义这三方面去掌握,要注意单词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用法,要学会一些构词法的知识,来扩展词汇量。学习单词要在语言材料中去学,要结合词组,通过句子,阅读文章来活记单词,死记的单词是记不牢的。坚持在读、说前,先反复听,听的时候反应单词、句子的意思和节奏,想一下单词的拼法、句子结构。并要同学习语法规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3)掌握好基本语法。语法在学习英语中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把握住英语的基本规律,通过例句或语言现象把死的语法规则要记住,活的规则要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掌握。总之学习英语要通过听、说、读、写、译来进行操练,不但要注意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质量,尤其是基本知识要掌握的准确,熟练。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提前预习,有的放矢 作为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要学的课文提前预习。首先在音标的帮助下试着拼读单词,也可以借助配套磁带反复听,对比一下,把握不准的要标出来,注意上课老师的发音,还要记一下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词性。借助课文的注释或辅导材料,预习一遍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课时注意听这些地方。总之,预习的目的是熟悉要学的内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 认真听课,积极配合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的主要场所。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一方引导学生搞好课堂教学是很必要的,但也需要学习者的积极配合。上课要专心听讲、作好笔记、认真操练、积极思考。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到的,要向老师提出,把问题搞清楚,老师讲授的问题,先注意听,下课后整理一下笔记,反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抓住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总之,上课时要做到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调动起多个感官来。 完成作业,找出问题 学完每一课,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一定不要看参考书上题的答案,做完后再对答案,对于作业中所出现的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记下来,等下次上课时提出来。做作业是英语学习的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消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笔头作业要动一动笔,口头作业要动一动嘴,提高听力要练一练耳,课文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最好背诵某些精彩段落。总之,要做大量的练习,英语是练出来的, 一定不要偷懒。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学会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遗忘,但学语言有遗忘现象是正常的。更不必因为有遗忘现象而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决心。问题在于怎样来减轻遗忘的程度。善于类比,总结知识,把新学的知识同过去学的有关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和联系。建立错误档案记录,加深印象,以避免再反同样错误。我们大部分知识和技能是靠重复获得的,及时复习对于记忆非常必要,学英语就是要坚持天天不断的练,不断地重复基本句型,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等。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 总而言之,只要你能做到下定决心学,注意学习方法,把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这些环节作好了,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认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认知理论模式注重从外在语境、背景知识、语义内涵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听力能力培训,这种“自上而下”(up - bottom)的模式,与行为主义“自下而上”(bottom-up)的教学模式根本不同。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听力教学运用中之异同,并提出在高中听力教学中提倡认知理论模式的根据,着重说明了认知理论模式在听力教学中之运用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提出了实际验证的结果。关键词:认知理论,高中英语,听力一、听力教学中的认识理论模式与行为主义模式(一)认知理论模式与行为主义模式认知从广义讲,即指人的认识过程。从狭义讲,即指学习者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意识语言涵义过程中的思维、记忆、感知、分析等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必须重视他们尽力去理解或表达的语言的每一个方面,只有逐渐地通过经验和实践才能够自觉地运用语言。按英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观点,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总和,语言的学习机制就是对语言内容本身的理解过程,换句话说,语言学习不是学习书本上已经写好的知识,而是认识其中的规则并将其在脑海中内在化。但现阶段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受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较深,即感到外语教学应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听力教学因而也就在语言形式的四个层面上进行:在训练学生听懂一段课文时,教师首先是从元音和辅音的识别出发,然后依次进入单词、句子和篇章的层面。这种“自下而上”(bottom-up)的听力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语音识别来理解单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来把握整个篇章的意义。这种语言教学模式被深深地打上了“刺激一反应”模式的烙印,语言能力的获得和发展被看作是对行为的反复操作的结果。因此,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反复进行语音的识别和听辩训练,而意义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往往让学生将所听到的单词翻译成本族语,以检查学生对听力教材的理解情况。应承认,这种行为主义思想重视了对人体感知行为刺激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提高学生语言的外在接受和感应能力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在听完一段文章后,仅仅记得的是零碎的单词和词组,或者对其中的某一段对话和部分情节理解的比较准确,但对文章整体涵义的把握则惶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认知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恰恰弥补了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的不足。它注重从外在语境、背景知识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听力能力培训。这种“自上而下”(up - bottom)的模式,能让学生更接近于掌握听力技能培训的主旨精神。我们从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认知理论模式与行为主义模式的四个不同点:强调“先入为主”的知识灌输而非单纯的信息辩义。强调学习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材料分析,而非人物场景的简单摹描。强调语言语音信息的理解性“吸收”,而非被动的刺激反应型“接收”。强调学生的自主理解和纠错能力,而非只讲结果的标准化评定。我们以下图来表示认知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听力教学运用中之异同。(图)A认知理论模式B行为主义模式(二)提倡认知教学模式的根据应当看到,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都有其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客观根据。语言既是一种形式符号,更是一种意义符号,两者不可偏废。学生既要提高对语言的感知技能,更要提高对语义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师既要把听力作为一种感官技能培训来设计教学,更要作为一种意义输入方式进行功能实践。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在高中听力教学中提倡认知理论教学模式的根据是:1、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已远远超出所学语言意义的理解层次和深度。虽然现今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无论是新高中英语还是牛津英语,其词汇量和语言结构都比以前的使用的人教版精深得多。但就其内容的思想性而言,与高中学生所学的母语相比较,其深度和广度仍有很大的认知差距。两者认知能力差距约为六到七年。2、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基础。现在的高中生,大都经过九十年代后期英语教学环境五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已经掌握了约一千以上的词汇量,占到了英语最常用词表达率的85%。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也都经过必要系统训练。3、从当前听力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看。从教学实践情况看,学生听力障碍大多表现在对个别单词意义的过度重视。比如,在听力测试中,因个别单词未能听懂(所谓的听力“卡壳”现象)而无法跳过,导致了对整个句子,甚至是整篇文章不能理解。4、从学生更长远的学习发展角度考虑。在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正常人在醒着的时候,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其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42%的时间用于听(Cooper1998)。Rivers还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交际,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口语的理解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1966:196,240)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当然两种听力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有所侧重,但就学生听力能力培养而言,这既关系到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对听力教学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提出教学模式的根据非常重要。前面已有论述。二、听力教学中的认知理论的运用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人的认知过程分为感知、记忆、分析、思维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代表了人对事物的认知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完整历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G.Brown(1997)曾就听力理解的性质总结了以下五点:辩论单词并记住与该单词相联系的意义。理解每一个单词是如何与语境发生相互作用并为邻近单词的意义创造语境;理解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构成主语,哪些构成谓语,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称的人或物。既要理解每一个句子在局部上下文中的意义,也要理解该句子在整个语篇的宏观中的意义。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知识和背景来理解语篇内容,对语篇中所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作出推理。对于较长的语篇来说,应至少记住其大意,对于较短的语篇来说,应记住尽可能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说话者当前意图相关的内容。根据上述理念,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加强对听力背景知识学习训练。听力材料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语音知识(语音、语调等);语言知识(词汇、短语、句型、语法);日常交际用语;文化背景知识等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多,有听辨能力;听写能力;交际英语运用能力;语篇理解能力;语篇理解包括理解各种信息、谈话者之间的关系、谈话者的意图、观点等等。这些知识都要在平时的听力训练准备阶段突出出来,让学生一听到材料马上能产生“角色联想”“知识联想”“经验联想”,迅速进入情况.提高信息感知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英语无论在词组、句型还是语法上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英语语言的表达丰富,一词多义也很普遍。句子的时态、语气、语态经常暗示着说话人所处的场景和意图。有这样一则对话:W:Some friends and I are going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How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longM:If only I didnt have to work today. 这里的if only引导虚拟语气,表示他很希望来但苦于要工作。如果听者不熟悉if only这个句型,就很难对说话人的态度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问候、告别、问路、看病、购物)中会出现的词汇、习惯语都要练习得耳熟能详。加强听力技巧培训中的记忆能力训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有的学生听懂了前半句,却想不起后半句,听懂了后文,又忘了前文。这是认知过程中的记忆缺失造成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接触到的大量听力材料,不仅仅要求学生从所听到的语言中找到准确的信息,更要对说话人的意图、态度、语篇的大意做出判断。如,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短文加标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记忆,并加以分析、判断、综合,才能得出结论。教学实践要顺应这一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从高中教学的初级阶段出发,该记忆的内容可以先从简单的,如电话号码、时间、年龄、价格、人名等开始。记录时要速记、简写,如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用第一个字母等等方法,这些技巧性、方法性的训练对加强学生语音语义的记忆能力效果很好。可以说,记忆能力训练是听力训练的基础性课目,同时对提高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认知准确度也很有必要。例:听力材料 Here is the nine oclock news. A terribl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on Highway 77 at five give this afternoon. A school bus was hit by a truck from the back and about fifteen students were seriously hurt. The truck driver had both his arms broken. All the injured people were sent to hospital immediately. So far no death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accident. All the students were from Mary Girls School.It is said that bad weather caused the accident. The police told drivers to be more careful on the highways because the weather has not been so good recently. Our reporters will keep an eye on this accident. And more details will be reported in two hours time.我在AB 平行班分别做这个听力, 先听磁带一遍然后提问题并要求回答. 在A班我要求学生做速记, 有一学生的速记如下, “ 9, traffic accident High 77, 5 pm, school bus, hit by truck, 15 , no deaths, bad weather, more careful on highways” 在B 班, 我没有要求学生做速记,而是给学生讲解了deaths, injured 这两个单词.然后我提出问题What is the news about?A.A traffic accidentB.The weatherC.A school busWhat happened to the school bus?D.it was burntE.It was hit by a truckF.It didnt workHow many people got hurt?G.TenB. FifteenC. SixteenWhat did the police tell drivers to do?H.They told them to be more careful in driving.I.They told them to drive slowly on the bad roads.J.They told them to be careful about students.Keys ABCA 听力的结果是A 班略好于B班, 主要是第三题做的较好, A 班由于做了速记, 大部分学生记下了15个学生和truck driver受伤,因此共16人受伤, 而B 班学生凭自己的记忆只记住了15 ,所以很多人选了B (15人受伤)排除思维分析过程中的知识性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很大的障碍。教学实践要突出学生对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的了解。比如对西方国家过感恩节的了解若不如对圣诞节的了解,那么在听一篇很长的有关感恩节文章时,对于它是否固定在每年的某一天,以及为什么人们要在那天吃南瓜、火鸡等细节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进而对整个文章大意主旨精神产生误解。例:听力材料 You may like the fat, happy man who brings presents to kids on Christmas Eve. But do you know why hes called Santa Claus and why he is dressed in red? The history of Santa Claus begins in the 4th century with a man called Saint Nicholas. Saint Nicholas lived in Myra, which is now called Turkey. He came from a rich family, but he felt sorry for poor people and decided to give them all his money. Nicholas, though, was shy and didnt want people to know he gave them money. So he climbed onto the roofs of houses on Christmas Eve and dropped bags of money down their chimneys. He wore red clothes when he did this. Nicholas died in 340 AD.问题:What does Santa Claus do on Christmas Eve?A.He gives money to poor people.B.He brings gifts to children.C.He helps people with their housework.How is Santa Claus usually dressed?A. In redB. In blackC. In white 3. What do we know about Saint Nicholas?A. He lives in Britain.B. He was from a poor familyC. He wanted to help poor people4. Why did Nicholas climb onto the roof to give money to poor people?A. He didnt want people to know about it.B. His father didnt want him to help others.C. He wanted to show his abilityKeys: BACA笔者分别在A, B两个平行班做这个短小听力, 在A班我首先让学生口头谈谈有关圣诞节与圣诞老人的基本情况, 而在B班我提了几个学生比较陌生的单词. 听力的结果是A班更好一点, 主要是第四题做的较好, B班的部分学生没有听到听清Nicholas, though, was shy and didnt want people to know he gave them money.而A班的学生在听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在方法上要更强调对文章的整体连贯把握。要减少学生对听不懂的语句进行反复的辩识性训练的依赖,要培养学生善抓文章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个生词或一个难句跳不过,而忽视了其它内容,产生所谓的“思维停滞”现象。如果要强调关注细节,也要要求学生注意对关键句的理解,强调在上下文、和全篇文章大意中理解听力空白中的可能涵义。例: 听力材料Act Two, Scene 2Narrator: The clerk drops Henrys suit coat. Then he folds it again, as if looking at something he cant believe is there.Owner: Well, 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Henry: I am just waiting for my change.Owner: Come, come, give him his change, Todd. Get going. Would it- could it be the one I saw in the papers last week? I remember thinking that never would I hold such a note as this. Youre a born fool, Todd to bring this find gentleman into this part of our shop. Hell think we never dealt with a rich man before. Oh, take off this coat, sir. Why, its fit only for a man in a circus. Well, dont just stand there, go get the others, Todd! Allow me, sir! This way, sir.Henry: This is nice, but I really dont need it.Owner: Never mind. Oh, its perfect! It was to be for some king but hell just have to wait for another one to be made. Youll need many suits for many occasions. Yes, indeed you will.Henry: Now, wait a minute. I only came here to get a suit coat to wear today.Owner: Now, now, sir.Henry: But I cant buy all these things. You would have to wait a long time to get paid.Owner: A long time, sir? A long time? Why, I will be glad to wait. Forever.Clerk: Yes, we can wait forever!Henry: Well, all right. Ill take the suit coat for now and get the others later.Owner: Fine, fine. Your address, sir?Henry: I dont have one, Er- Im moving.Owner: Of course you are! A busy man, Im sure. Well, take my advice and stay at Ritz. Its the finest hotel in this part of London. Ill call them and tell them to expect you. Leave it to me!这段听力材料是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戏剧一幕.文章较长而且有一些不常用的词. 在A 班我运用认识理论模式, 先和学生一起从总体上了解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这部戏剧,尤其是第一幕的第四场的大概内容:衣衫褴褛的流浪汉Henry到餐馆用餐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 又倍受关照的有趣故事. 这样学生对于发生在服装店里的故事也能猜出一二. 我在A班听了两次. 在B班我运用行为主义模式, 给学生先讲解了一些比较陌生的单词词组, 如fold, change, circus, Ritz等单词然后反复三次听这段听力材料. Questions:Why doesnt the clerk give Henry his change right away?Is the owner really angry at the clerk or does he just pretend to be angry? How do you know?Is Henry glad to get more than one suit coat? How do you know?Henry tells the owner that he is moving. Give two reasons why the owner isnt surprised to hear this news.What does the owner offer to do for Henry? Why?A 班学生对故事大概内容的掌握比B 班好, 题目1, 2, 4 三道涉及关键内容的题目, A班75%的学生能答出, 而B 班只有60%的学生能答出. 而对于第5 题, B班的学生由于已经知道宾馆Ritz一词, 正确率80%,而A 班的学生答对的只有65%. 对于第4题, A,B 班差不多,正确率都在65%. 三、认知理论模式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笔者在两个高一平行班对听力教学中的两种不同模式作过实证性调查。A班侧重于认知理论教学模式, B班完全实行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十个星期、每星期两次听力测试中,标准化答案的正确率测算如下: A班 B班 第一个星期 67% 68% 第二个星期68%67% 第三个星期67%67% 第四个星期70%69% 第七个星期73%70% 第八个星期69%67% 第九个星期76%72% 第十个星期75%71% 从上述实际测算的结果看,虽然两个班成绩相差不大,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其中的微小的差别。这也许正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对认知理论教学模式从内容到方法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参考书目: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贾冠杰,姜宁中学英语教育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