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9 海燕(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2学习象征手法。学法指导:阅读领悟法、互动研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高傲(o) 呻吟(yn 翡翠(fi) 困乏(f) 蜿蜒(wn yn)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困乏:疲乏。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3、了解作者:高尔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着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海燕。三、问题导学: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描写的。2.划分层次,归纳层义。第一段(第16段)写海燕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渴望;第二段(第711段)写海燕为暴风雨逼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第1216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即将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3.你觉得海燕是怎样的形象?那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海燕的这种精神?勇敢无畏,乐观战斗,不但不畏惧暴风雨,而且呼唤暴风雨的到来。词语:(1) “高傲”: 体现它的勇敢无畏。(2)“碰”勇敢低飞,触及海浪。 “冲”迅猛高翔,锐不可当。(3)“叫喊”, “ 大笑”, “ 号叫” 体现了海燕的勇敢、乐观(4)“直冲” “穿过” “掠起”体现了海燕敏捷、勇敢、有战斗力。(4)“精灵”体现了智慧 “深信”体现了乐观、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4.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仅仅是写海燕吗?不,借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即所谓的托义于物。)除了海燕其他具体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5.作者采用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