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doc_第1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doc_第2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doc_第3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初探德保县城关镇云山小学 翟成芳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小学古诗教学,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我是这样把握的。一、以多种形式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呢?以故事导入。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我就是引用了关于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的故事,孩子们的年龄正好跟骆宾王作这首诗时的年龄一样,对骆宾王产生了羡慕之心,同时对骆宾王作的这首诗也想一睹为快,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心理。以画导入。低段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教学江南、村居、所见等,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的彩色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给学生美的感受,激起读诗的强烈愿望。 二、 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古诗,没有很多古诗知识的积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授之以鱼,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胃口。且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教学时要以读代讲,要力避对古诗的词句做主动的讲解。否则,不但会破坏诗中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能旁证博引,探幽发微,把学生弄得懵懵懂懂。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心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理解。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古诗反复吟诵,才能读出韵味来。要让学生通过小声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同时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辅以手势、动作,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吟诵一边做动作,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读古诗要强调背诵,哪怕学生一时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读成诵,时间久了,就会逐步理解。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有助于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可使儿童在舒缓的读诵、细细的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创设语境,想象画面,积累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但是低年级学生阅历浅、阅读量少,要让他们从精练、跳跃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中之情更是难点。所以让学生结合实践对熟读的古诗去感悟和体验,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具体的的语言环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利用低年级学生爱表现的特点。熟读了忆江南后,我对孩子们说:“熟读了这首词,你知道江南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美景呢?”引导学生看图说,接着再用诗句说。我又说:“今天老师带学们到江南玩了一趟,江南的美景令我们留连忘返。你回到家,就想把这首词背给妈妈听”生绘声绘色地背了起来。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具体的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想象,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如熟读了李白的静夜思后,我就创设:中秋节到了,远在广东的妈妈非常想念家乡,它就吟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学生争先恐后地吟起来。如熟读了李绅的悯农后,我会创设:我吃饭时,有饭掉在了桌上,妈妈会提醒我(生读)我看见弟弟在玩米,我对弟弟说(生吟)。如熟读了孟郊的游子吟后,我给学生创设了:诗人准备出远门了,妈妈在昏暗的灯光下给他缝补衣服,真是(生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生病了,妈妈焦急地带我去医院看病,真可谓是(生吟后两句诗)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诗中情境。诗句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可见,能帮助学生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有诗。教学古诗,还可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动笔画简笔画,把诗中的景物画下来,进入了自由的空间,乐在其中。如写景的古诗杨万里的小池、孟浩然的春晓等,都能用此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