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 9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 9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 9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 9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2佛山模拟)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张謇的举动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重商轻农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2.(2011海南中考)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曲折发展 d.持续发展3.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 )a.甲午战争后 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纺织业 冶铁业轮船制造业 面粉业a. b. c. d.5.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赏评书 d.读报纸 6.(2012盐城模拟)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你知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什么吗( )a.申报 b.万国公报c.民报 d.新青年杂志7.下列各项是描写一个近代富商在1894年的生活场景,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乘火车出行 b.用电报传达生意信息c.与朋友合影留念 d.查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8.(2011南京学业考)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9.(2012河北模拟)右图是八达岭长城脚下,青龙桥车站站台上,矗立着的一座青铜雕像。它背靠雄伟的万里长城,面对巍峨的崇山峻岭,面容刚毅,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这座青铜像纪念的是( ) a.侯德榜 b.詹天佑c.林则徐 d.邓世昌10.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为该荣誉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张謇11.(2011潮州学业考)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革新救国思想。魏源在右图所示著作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要求维新变法b.提倡民主和科学c.师夷长技以制夷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2.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理论的论著是( )a.制碱 b.海国图治c.水经注 d.天演论13.“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1905年哪一事件的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废科举14.下图节选自一部音乐作品,这部作品的词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侯德榜15.一个外国记者在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c.走进新时代 d.我的祖国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二日常生活清末以前清末民初发式男子留辫子人际称谓大人、老爷服饰翎顶补服(2)在表格中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些变化表明了什么?材料三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四 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4)材料三、四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在他们的影响下,由此掀起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两场运动?17.(2011玉林中考)阅读以下材料:1896年6月,官员李端棻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光绪帝让有关部门议复。顽固派以经费困难为由,主张“缓办”。1898年初,康有为又提出“京市立大学”的建议。2月,御史王鹏运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帝表示“准其建立”。6月11日,下诏,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但顽固派数衍拖延,不予执行。6月26日,光绪帝再次发出上谕,严令“迅速复奏”,否则“定即从严惩处不贷”。这才请梁启超代为起草办学章程。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并于12月正式开学。由于“京曹守旧,耻入学”,原定招生500人,开学时“学生不及百人”,次年增至近200人。请回答:(1)从材料看,光绪帝对开办京师大学堂持什么态度?(2)材料所涉及的人物中,有两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请指出来。(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大学堂开学时“学生不及百人”的原因。(4)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近代出现的新鲜事物,从其创办过程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中国古代,状元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看不起的末业。张謇放弃仕途,投身工商业,是为了实业救国,反映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不惧世俗的勇气。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战后被吞并。所以,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所以“最景气”时期出现在“一战”期间。【拓展延伸】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跨度是一个世纪,在这期间,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3)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封建正统思想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发展不均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如纺织业、面粉业,而冶铁业和轮船制造业属重工业。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开眼界”的事情让人“如同身历其境”,有如此效果的当属电视和电影,在1909年,我国还没有电视。故选b。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随着国民政府的垮台而停办。故选a。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894年”,19世纪初火车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传入我国;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d。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废止缠足;用新式礼服代替翎顶补服;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故答案选b。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京张铁路”,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0.【解析】选b。詹天佑京张铁路;侯德榜侯氏制碱法;邓稼先两弹元勋;张謇大生纱厂。【拓展延伸】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历史地位(1)社会背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内战频仍、外敌入侵、统治者轻视科技、社会经济落后等因素,制约了近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2)发展原因:“科技救国”思潮的推动,詹天佑等科技工作者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并加以创新,洋务运动引进外国科技,新式学堂教育的发展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3)历史地位:中国虽然出现了“侯氏制碱法”等一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但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这说明科技的整体发展水平取决于有利的社会环境,更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辨析能力。图片所示著作是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中提出的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d项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1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05年”。1905年,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14.【解析】选c。根据图片中的歌词可判断是义勇军进行曲,其词曲作者分别是田汉、聂耳。1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从这句话中分析,他所听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面粉出口增长了,结合图中时间分析,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冲击了封建制度;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中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一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二受西方文明的影响。第(4)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魏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受其影响,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四中的“效法西方维新改革”可知是严复的主张,严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受其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比较他们的思想观点,可以得出其相同之处是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答案:(1)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自上而下分别是)剪辫 先生、君 新式礼服、中山装、西服、旗袍(3)辛亥革命的影响、西方文明的传入。表明了国民人格平等观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意思相近即可)(4)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