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_第1页
简体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_第2页
简体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_第3页
简体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_第4页
简体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原因: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直接原因: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地点:沈阳用一个成语形容: 贼喊捉贼蒋介石政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日本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矛盾的变化: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根本原因: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其最大的威胁。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开始了局部抗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时间: 1936年12月12日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原因:根本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直接原因:蒋介石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各派态度: 何应钦 主张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实质是置蒋介石于死地) 宋美龄 竭力营救蒋介石。中共: 出发点: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和平方解决 结果:和平解决和平解决的意义:(1)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3、14课 全民族抗战开始、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7、7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淞沪会战: 1937.8.13 上海南京大屠杀:1937.12.13南京沦陷 南京大屠杀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历史不容否认和篡改。南京沦陷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 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要对日本的侵略实行抵抗。3、 淞沪会战以后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至此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扩展:列举不同时期中共所领导的武装的名称? 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全民族抗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林彪领导)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李宗仁)百团大战: 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进行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0年 华北 彭德怀特点: 破坏铁路,奇袭据点影响:牵制日军的进攻,遏制国民党内的投降倾向,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政策的改变:(1) 政治军事方面:对国民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把进攻的主要兵力转向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2) 经济方面:加紧掠夺沦陷区的资源,以达到“以战养战”.影响: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内容:1、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2、通过新的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标志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核心是毛泽东)。 意义:(1)团结的大会:大会选出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集体领导,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 (2)胜利的大会: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号,向盟国签订投降书。1945年9月9号,向南京国民政府签订投降书。1945年10月,被日本统治达50年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意义:1、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的野心,雪洗百年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3、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抗战胜利的原因:第一,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第二,中共领导,中流砥柱;第三,正义战争,得道多助第四,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第五单元第16、17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的胜利战后广大人民愿望:民主、和平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重庆谈判谈判原因:蒋介石:1、为内战的发动做准备2、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毛泽东:1、争取和平 2、揭破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成果:1、签定双十协议(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签订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议) 2、通过政协会议决议双方争执的问题: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内战的爆发:战略防御:全面进攻: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共产党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重点进攻:目标: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山东战略反攻:开始标志: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1947、6 是个转折点):意义: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减轻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 关门打狗,“门”指的是锦州2、 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1、 以徐州为中心,是解放战中规模最大的决战,歼敌最多。2、 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基本解放3、 被陈毅称为“用小车推出来”平津战役1、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中间”指的是北平2、 傅作义 北平和平解放3、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成定局。 渡江战役:1949、4、21 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4、23 南京解放 ,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结束。材料: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共的正确领导 2、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4、国民党统治腐败,失去民心第18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并对他们有很大的依赖性。2、以轻工业为主 3、分布于通商口岸(二)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 、乡民的无知 (三)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兴起: 时间:在洋务运动中 原因: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后原因: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减轻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黄金时期:时间: 一战期间原因: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因)2、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外因)萧条:时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长期对民族工业采取压制政策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日渐萧条 对经济进行全面统治 2、抗战时期:破产倒闭战时经济体制3、抗战胜利后:山穷水尽敌伪产业接收弊病丛生、美货泛滥、内战爆发、金圆券改革 (四)代表企业兴起阶段(洋务运动中):发昌机器厂(上海)、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 陈启沅)发展阶段(甲午战后) : 大生纱厂(张謇)(五)张謇:“状元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 民族企业家身上体现之精神:爱国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启示: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第19课 物质文明的进步中国最早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轮船 第一艘实用性蒸汽轮船 :“黄鹄号” 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扩展: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上海)第一条中国自办的铁路 :唐胥铁路(比较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第一个出现汽车的城市 :上海第一个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 :天津照明工具:煤气灯、电灯,出现于上海第一条敷设的水路电报线 : 香港上海第一个使用电话的城市: 上海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 亚细亚影戏公司(上海)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思考:为什么说上海、天津是“近代文明的摇篮”?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下,这些地区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较早接受到近代西方文明成果。扩展: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把双刃剑?有弊:西方国家的入侵给我国带来的重大灾难,使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有利: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科学技术第20课 大众传媒的兴盛(一)申报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由英商创办于上海,后由中国人史量才接办,发扬光大.(二)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此外还有中华书局(三)国内首家广播电台:(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第一 座中国人自建的电台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上海)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本课重点参照图片理解,切不可死记)剪发辨:辛亥革命以后,催生了理发业的产生易服饰:民国时期流行长衫、西装、中山装、旗袍改称为:由以前的大人 、老爷、少爷 、老太爷变为某君 、先生、官职、同志废跪拜:由作揖、跪拜、拱手、请安变为鞠躬、脱帽、握手禁缠足:由“三寸金莲”变为“天足” 辛亥革命之后,缠足这一恶习被废除。倡女权:男女平等,女性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扩展: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上还有一些封建恶习?1、辛亥革命并不彻底2、旧的封建恶习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一)科举制的废除开始实行时间 隋朝废除时间 清末 在中国共存在 1300多年废除原因:科举制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标志: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意义: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二)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1)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2)民国成立后,对晚清学制进行了修改,主要是缩短了修业年限,强调自然科学。(3)后来,参照美国学制,再次进行改革。 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三)京师大学堂创办时间:戊戌变法期间地位: 它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也兼具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在“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自己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的知识点)第2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詹天佑与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开始修建,1909年竣工通车。侯德榜制碱:1、攻克西方制碱技术,生产“红三角”牌纯碱2、研制新的制碱方法 联合制碱法,或称为 “侯氏制碱法”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研究地壳运动开辟了新的途径。根据这一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和华北油田。华罗庚:伟大的数学家,在数论特别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情感题:从这些科学家身上你学到的什么?参考答案:崇高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