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访福建土楼安贞堡 经济管理系 2009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陈小兰土楼是福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在福建省永安市有一座名为“安贞堡”的土楼,它的外形十分罕见,综合了广东梅州“围垅屋”和福建楼的特色,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安贞堡升格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距永安市区75公里处的槐南乡洋头村,为当地乡绅池占瑞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完工。该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福建现存土楼中最大的一座,足以和永定土楼、泰宁尚书第等大型民居相媲美,一共有300多个房间。在安贞堡的外墙上,不仅建有碉楼,墙体上部还密密麻麻布满了180个射击孔、90个瞭望窗。一座民居为何布置如此众多的战争设施呢?这是因为古时设永安县前,这里匪患众多,安贞堡的主人池占瑞为了保护百姓的家产不受侵犯而建成这座坚固的城堡。相传池家父子建堡前曾多次进京观摩皇城的建筑风格,回来后有所借鉴,亲自设计了这座客家围楼。此堡座西朝东,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开,这是取天圆地方的含义,依山而建,逐次增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称其为城堡毫不夸张。据说,池氏祖上薄有田产,池占瑞父子知书识礼又长袖善贾,终年经商,奔走南北,不失为当地见过世面的巨富豪绅。他们生活的年代,已是封建社会的末世,时值世纪的中后期,那是一个外患内乱频繁的多事之秋,他们饱尝社会动乱之苦,渴求安定祥和的生活,父子俩动念返乡筑堡,保境护民,本不应有所非议。但筑堡历时年,此间中国社会在洋务运动、变革维新的冲击下,已渐见新世纪的曙光。遗憾的是,已经走出闭塞山村的池氏父子,竟拒绝外边世界的精采,重又回到穷乡僻壤,而且筑起了坚固的壁垒,把自己的身心埋进古堡之中,这种安土重迁的排外观念与拼死守护宗法的传统思想,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自给自足的农耕惰性,最终把两代人紧紧地捆绑在几近是与世隔绝的荒山野岭里,这是池氏父子的不幸,也是怀抱传统保守文化心理的中国人的不幸。安贞堡墙厚宅深,外墙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堡前有一块可容数千人的露天练兵场;堡正面两侧有凸出5米的角楼,内墙四壁布有180个射击孔和90个眺望窗;正门则有木板门和铁门前后两重,顶上设有两处灌水孔,防范火攻。几近完美的防御设计在当时使得建筑固若金汤,无怪其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抵御了土匪的围攻。堡正门为一道用巨石砌成丈余高拱形大门,上有“安贞堡”三个大字,两旁书有楹联:“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沐风谧静多。”可谓对仗精当,言简意赅。内部建筑为二进,左右对称,随地势逐次升高,远眺其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有内走廊,厅、堂、卧室、书房、粮库、厨房、厕所齐全,还有水井和下水道,可容千余人居住。堡内装饰华丽,雕刻、彩绘、泥塑和壁画随处可见。堡内石阶梯层级皆为单数,被视为阳数;楼梯和窗棂条数目必为“九”的倍数;堡内前天井大、后天井小,两者相合,似“昌”字,象征“昌盛”;在主楼天井中部的出水处,有螃蟹形状的滤水饰件,寓意守住宅院“财气”古堡中暗合传统风水之说的细节不少,不失为参观中的小小趣味。作为民居而言,堡内建筑之精致,装饰之华美,文化品味之典雅,在闽中可谓首屈一指。漫步其中,大小各异的庭院、围廊,层层叠落的屋顶,外观华丽的飞檐,雕镂精细的梁架,图案多变的门窗、隔扇以及兼融南北风格、内涵丰富的砖雕、木刻、泥塑和彩绘,令人赏心悦目、情趣盎然。 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其功能独具,机关巧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堡内大小房间300多个,如同迷宫一般,且附属设施如水井、粮库、厨房、厕所、下水道等一应俱全,在如此荒僻的乡村,能出现如此规模宏大、森严壁垒的军事性设防,实属罕见。 安贞堡兼有军民两用的建筑特点,不仅显示出池氏父子的才具与胆识,也充分体现了当时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工艺水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闽中的建筑艺术和山村的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十分典型的实例。江山易代,世事如棋,安贞堡在风风雨雨之中走过了年的历程,如果你以现代的眼光去检索池氏父子当年筑堡的心态与作为,会引发出不少的感慨与反思。 关于安贞堡,有另一个叫法是“漂浮的城堡”。 据老人们传说,安贞堡是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漂浮城堡,尽管现在无法清晰地看到安贞堡的地基是否是沼泽地,但是在安贞堡的周边,到处都是村里耕作用的水田,植物茂盛、水源充沛。水田中,随便找根棍子都能轻松插入泥中一米多深。在当地有种说法:“松木下地同石烂”,松木遇水是越浸越坚硬,用松木填埋在沼泽地里做地基,可以像石头一样结实、不易腐烂。据说当时主人选用大批松木一层层铺埋下去,整整铺了18层,然后在层层松木上垒石夯土,使沼泽地变成了极其坚固的地基,确保了百年来安贞堡的安然无恙。安贞堡有一处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建堡一百多年,堡内的任何一个角角落落里,从来不结蛛网。神秘的是,堡内有两幅壁画,是当初建堡时画的。一幅是“千蛛扫去”,画中一个仙童正拿扫帚拂去飘落的蜘蛛;一幅是“万蝠招来”,画中仙童手挥芭蕉叶将蝙蝠收入一个巨大的葫芦中。仔细寻找,堡内几乎看不到任何蜘蛛的踪迹,但堡外不过数十米远的附属建筑里蛛网随处可见;而每到夏秋的傍晚,确有大群蝙蝠飞来堡中栖身。当然,安贞堡没有蜘蛛的原因不可能是壁画那么简单。有人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考察以及动手试验探索导致安贞堡无蛛蛛、蚊子的真正原因。经过近一学年的研究,终于得出:大量的蝙蝠存在是安贞堡没有蜘蛛、蚊子的直接原因,这些蝙蝠吃掉了蚊子、苍蝇等。蜘蛛没有食物,只能迁徙;堡内无人居住,没有灯光的堡内环境,是安贞堡没有蛛蛛、蚊子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