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2013恩施学业考)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2.(2013苏州中考)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说明,可知该著作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情况。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专著,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故选c。3.(2014福州中考)右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赵州桥【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信息“两千多年”“水利技术”排除c、d,大运河和赵州桥都在隋朝兴建,距今一千多年。由图片信息“岷江”“内江”“外江”可知本题选a,都江堰坐落在岷江上,它将岷江分割成内江和外江。4.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开凿于隋朝,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长城大规模修建于秦朝和明朝,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制的农具。故选a。5.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a.发明了印刷术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制成了罗盘针【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物美价廉,纸逐渐普遍使用,并且陆续传到世界各地。故选b。6.(2013淄博学业考)小明同学上网查阅北宋时期毕升的发明成就,他查到的正确结果是()a.麻沸散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造纸术【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年。7.下图是清朝康熙帝为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称颂孔子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以下属于孔子的主张的是()a.兼爱 非攻b.无为而治c.仁 d.法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兼爱 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仁”是孔子的主张,“法治”是韩非的主张。8.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拓展延伸】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基础。尤其是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a.墨家b.兵家c.法家d.道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军事思想”,故选b。10.(2013宜宾中考)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右下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a.杜甫 白居易b.屈原 苏轼c.颜真卿 李清照d.汤显祖 辛弃疾【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静夜思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a中杜甫和白居易都生活在唐代;b中的屈原和苏轼分别生活在战国和北宋时期;c中的颜真卿和李清照分别生活在唐朝和两宋之交时期;d中的汤显祖和辛弃疾分别生活在明朝和南宋时期。故选a。11.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桃花扇【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12.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以下一组图片,它们均取材于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这部作品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图中的人物“诸葛亮”“蒋干”“马谡”,可判断是三国演义。13.(2014广东模拟)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目录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二夏本纪第二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a.论语b.史记c.齐民要术d.资治通鉴【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找到关键信息“五帝”“夏”“本纪”“列传”,结合所学可知是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c是农学著作,a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1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所以a正确。15.(2013连云港中考)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b.毕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司马迁编写了史记。所以a、b、d均有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6.(2014南京学业考)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问题探究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北京人”遗址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建立者的陵墓。写出明朝建立者和建立时间。(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解析】本题以“世界文化遗产”为话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都江堰、孔子及儒家学说、明朝建立等基础知识的记忆,联系课本知识根据识记作答即可。第(2)题中的认识由图中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简要概括;建议为开放性问题,只要围绕保护古代文化遗产这个主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秦国;李冰。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朱元璋;1368年。(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言之有理即可)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最终发展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材料三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后来的孟子从政治上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怎样的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3)请举例说明孔子“智慧”的现实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体现了“以德治国”的理念。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第(2)题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2世纪”,即西汉时期,链接所学可知汉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