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doc_第1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doc_第2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doc_第3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doc_第4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个原子解析:A选项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分子中四个N原子为四面体型,不在同一个平面,故B错,D中15.2g该物质为0.1mol,106.02个原子。答案:C备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阿伏伽德罗常数及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 、B溶液中 、C溶液中 、DpH=12的溶液中 、解析:反应环境(酸性、碱性和中性;有其他物质存在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水解反应,产生沉淀或者气体的离子不能共存。答案:B备注:离子共存问题;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9电镀废液中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aq)+2(aq)+(l)2(s)+2(aq) 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达到平衡后,随pH的升高则反应产物中的H+减少,平衡向右移动,Cr2O72-转化率升高,故B错;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错;Pb2+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D错。答案:A备注:化学平衡;温度、pH、反应速率以及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将Fe氧化为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解析:稀HNO3和Fe反应生成Fe2+,现象为容易变浅绿色,故A错;实验现象与实际不符,AgI比AgCl更难溶,B错;实验现象与实际不符,应产生气泡,稀硝酸不能在Al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错。答案:D备注:掌握基本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判断反应,得出合理的结论。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解析: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由周期表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错误;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失去电子,所以氟元素无正价,B错误;只有再常温下pH6.8的溶液才一定显酸性,而在100时pH6.8的溶液却显碱性,因此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必需考虑温度,即如果不是在室温下,pH7就不一定显酸性,因此C不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方程式为:CO2 + 2ClO+ H2OCO32 + 2HClO,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答案:D备注: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之间的递变规律,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条件;pH的定义和计算。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B每生成1 mol转移2mol电子C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是还原产物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做负极,产物是氧化产物,A、D都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18/5价,所以每生成1mol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18/5)5 2mol,因此选项B正确。答案:B备注:氧化还原反应;电荷守恒;电池电极上的反应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电荷的变化判断氧化物(还原物)、氧化(还原)产物;根据电荷守恒计算电荷转移量。13室温下,将1.000mol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Bb点:Cc点: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离吸热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及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a点7pH14,因此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A错;b点时盐酸和氨水反应,氨水过量,此等式不成立,B错;c点容易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此等式成立;d点是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再加盐酸温度降低只能是加入盐酸的温度低于溶液温度,这才是温度下降的原因。答案:C备注:物料守恒式的书写;电荷守恒;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25(14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子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在此试卷上答题无效)答案:(1)3 IA 2 (2)Si HCl (3)SiCl4+3H2O=4HCl+H2SiO3(4)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kJ/mol解析:由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可推知,其质子数为8,即W为O元素;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则说明X可能是F或者是Na,由图可知X的原子半径比W大,则可知X为Na;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根据题意可推知:Y为Si,Z为Cl。此类题型主要考点为元素周期律,熟练掌握元素随周期和主族的递变规律,根据题意推出各元素元素符号,然后结合问题得出答案。备注:元素周期律;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元素推断题。26(17分)室安卡因(G)是一种抗心率天常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1)已知A是的单体,则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B的结构简式是 。(2)C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X是E的同分异构题,X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X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 。(4)FG的反应类型是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属于氨基酸解析:根据官能团及其性质等相关知识推断出未知化合物,结合结论解答即可。答案:(1)碳碳双键、羧基 (2)2-溴丙酸 CH3CHBrCOOH+2NaOH+NaBr+H2O(3)(4)取代(5)abc备注: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他们的结构;熟悉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常见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等);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和结构特性;熟记几种特殊的反应方程式(如银镜反应、水解反应);根据反应判断所属有机化合物类别;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书写。27(14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2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1)第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2)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 =MnO+Cl+ 。(3)第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 、 、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 (写化学式)。(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MnO2,并收集到0.224LCO2(标准状况下载),则在第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NaClO3。答案:(1)MnO2和MnCO3(2)5Mn2+2+4H2O=5MnO2+Cl2+8H+(3)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NaCl (4)0.02备注:熟悉M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常见反应,根据产物或者反应条件判断未知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化学基本计算;基本实验仪器及其使用和注意事项。28(13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 (写化学式)。(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 ;假设三: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答案:(1)除去铁表面的氧化膜 N2(2)4Fe+10H+=4Fe2+3H2O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Fe2+(3)溶液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4)实验步骤及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