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夯基固源)3.2.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诗中“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人物形象例子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诗词都反映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艺术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附: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类: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名称解析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长亭古代路旁设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中“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酒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名称解析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鸿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莼羹鲈脍典出世说新语。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捣衣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名称解析梧桐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忧愁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杜鹃古代神话中,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斜阳、夕阳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名称解析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来比喻恩爱夫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名称解析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严整,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拓展提升】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拾遗1.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名称解析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菊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花香因风飘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屡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以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竹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冰雪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2.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名称解析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东篱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二、古典诗词中情与景的交互形式(一)触景生情内涵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举例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解说这首诗的作者,因见到菊花在秋天生长的情况,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同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二)缘情写景内涵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解说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在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三)情景分列内涵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晰,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举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解说这首诗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四)寄情于景内涵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举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解说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五)景略情在内涵表面看来,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臆举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解说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美三、意象与物象、意境之间的关系1.意象与物象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抽象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成为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更多的富于主观色彩、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意趣。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看门用人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技术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及答案-实操训练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试题及答案
- 麻醉卡应急预案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物理与精准医疗试题
- 2025年自动驾驶技术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
- 破茧与重塑:找准“四化”转型后体育好课的看力点
- 2025年血液透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院队应急预案
- 西藏介绍课件
- 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 会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
- 高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简约风共青团团支书竞选自我介绍
- 降铬剂使用管理制度
-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社会工作行政(第三版)课件全套 时立荣 第1-11章 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行政的挑战、变革与数字化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