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高一年级(2012级)地理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类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卷(选择题,共30题,60分)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6420246()6420246()6420246()6420246()108出生年810年龄a1990-19941920-19241930-19341940-19441950-19541980-19841970-19741960-19641915之前0-470-7460-6450-5440-4410-1420-2430-3480+dcb男女男女男女男女3、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图表。阅读下列四国人口金字塔,根据年龄构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判断,表示德国人口构成的是 4、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山师附中幸福柳学校2012级新生每周日晚上返校,连续上课五天,周五下午离校。d、我校2005级学生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至美国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最终被硅谷企业录用为技术人员。读图,完成56题。 5.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78题。7.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8.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910题。 9.在图b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a. a b. b c. c d. d10.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a.坦桑尼亚 b.肯尼亚 c.加拿大 d.阿富汗下图为“印度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113题。11.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 a.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于房地产开发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d.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12乙地土地价格高,人口密度低,应属于 a.中心商务区 b.园林 c.住宅区 d.工业区13丙地在城市中 a.是最为普遍的用地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416题。14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d.人口密度大15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b.印度 c.英国d.美国16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718题。17.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18.若要在图中的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a处b处c处d处19.我国青藏地区的居民“身穿棉毛缝制的藏袍,白天束带为衣,夜间解带当被”所反映出的环境特征是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小游牧地区的生活 定居牧区的生活a. b. c. d.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2021题。20.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1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盆地读图,完成2223题。22.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2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a. b. c. d.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完成2425题。24.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25.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右图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26.该地频率最小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7.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右图是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2829题。28分别和、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b.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c.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向中西部d.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天津滨海地区是政府主导下建立的综合性工业地域,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政府修建了大量的相关配套设施,结合图回答30题。30.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 b基础设施c燃料 d消费市场第卷(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 三种生产概念图(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4分)(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6分)(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4分)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 分)(1)图中、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2)、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其收获季节是否相同? ( 填“相同”或者“不相同”)(4分)(3)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2分)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33.如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 工业,属 导向型工业。请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8分)(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2分)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4分) 山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年级(2012级)地理学科答案选择题答案babdc accbc caaac bbcad cbdbd dbbcb31:(1)人口老龄化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32:(1)商品谷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