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马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章小马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章小马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章小马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章小马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类型: 地质学实习 学 号: 2010304816 学生姓名: 章小马 专业班级: 土木10-3班 院(部): 土木建筑学院2010年 7 月 1 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 实习概况1、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和组织情况土木建筑学院2010级工程地质实习是在2012年6月25日至2012年6月29日。土木建筑学院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同学都需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十个班每班都配有一名实习老师。我所在的是土木10-03班。我们班共三十八人,共分六组,每组六人或七人,有组长一名,组员五名。组长:杨灿灿组员有:章小马、杨灿灿、陈润生、薛靖元、章杰、王伟清2、 实习地点 安徽淮南地区的罗山、洞山、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茅仙洞3、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1)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2)了解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个阶段的影响,并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3)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测要求和方法,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4、实习地区地质地理概况实习地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习区地处北纬32度40分,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969毫升,属于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等二、实习基本要求1 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2 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3 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4 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三、本实习基本内容1 岩石矿物的野外识别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状判断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具体确定岩石的具体名称,注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细小的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盐酸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就是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野外岩石在纵向上,横向上会发生变化。观察时应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观察它们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岩石及其组合特征。岩石的结构类型识别:注意观察岩体中结构面(裂隙面、断层面、岩层层面等)发育的情况,包括发育方位、密度、延伸情况、充填。由此确定岩体是属于如下哪一类型:a 整体块状结构 b 层状结构 c 碎裂结构 d 散体结构。2 常见堆积物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首先观察堆积物所处的位置特征,然后结合堆积物的组成,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岩的关系等判断是属于那种堆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等)2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1)会利用罗盘,测量岩层的特性,如岩层走向和倾向。(2)根据指导教师的指导,观察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的变化,地层移动方向,断层面的特征,并由此判断断层的性质。(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有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3 常见地貌类型及场地工程地质特征根据指导教师的指导,观察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山岭地貌、岩溶地貌等);根据场地平整情况,岩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质,土的类型以及分布情况,场地周围地形复杂程度等初步判断场地的工程地质复杂程度。4 各种地质作用(1)河流的侧蚀作用 注意观察侧蚀方向和建筑物位置的关系。(2)滑坡注意观察滑坡附近地形特征,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3)岩溶注意观察和描述岩溶的形态特征,岩溶发育和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的关系;岩溶发育和土木工程的关系。实习具体内容实习的日程安排及主要路线内容2012.06.25 星期一 早上8:00在北校区2201教室举行地质实习动员大会。下午2:00领取地质实习工具,实习指导书,实习日志。2012.06.26 星期二 罗山实习实习内容:1、 观察舜耕山断层和岩体结构类型; 2、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岩性和地层接触关系;4、认识风化作用。2012.06.28 星期四 舜耕山和本部实习实习内容:1、观察洞山地区的岩石的地层,岩性;2、 练习罗盘的使用,测量岩石产状;3、 了解洞山地区的地形地貌,差异风化。 4、了解地层倒转5、观看地板砖墙上装饰材料6、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性岩石,拍好照片,注明地点7、写前期的实习日志和报告2012.06.29 星期五路线 八公山茅仙洞实习内容:1、 观看了解边坡稳定性 2、 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了解边坡冲蚀作用实习日程:我们今天实习的第一站是淮南罗山。按照路线顺序分别为刘家沟组、石千峰组、石顶山组、九里桥组、寿县组、五山组等组。1、 罗山油库公交车站站牌南侧,为十千峰组2、 紫红色砂岩 该处岩体为三叠纪形成的紫红色砂岩,岩体表面可以看到有泥皮构造,为陆相河流沉积成。岩体呈槽状层理,厚层状结构,岩体表面有微弱风化。2、 行至半山腰的蓄水池旁,四顶山组;该处岩体为震旦纪形成的白云岩,为沉积岩。对比断层前石千峰组二叠纪形成的紫红色砂岩可以发现,中间缺失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的岩层。因此,石千峰组与石顶山组岩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此处的白云岩风化现象比较明显,表面呈刀砍状。刀痕越密,说明白云石含量越大,Ca2+被Mg2+取代越严重。白云石与灰岩想象,但白云岩风化,表面呈刀砍状,灰岩风化,表面光滑,由此可以辨别白云岩和灰岩,两者间有异质同相的关系,工程性质较差。 3、九里桥组该处岩体为形成于比震旦纪更早的南华系,岩体为中厚型层状结构的灰岩,其含少量泥质。 九里桥组4、山顶的寿县组寿县组,由一套细致微粒的陆源碎屑岩所构成。据岩性及原生沉积构造划分为24层,组合为六个韵律;对其中11个层作薄片粒度分析,表明其物质来源系由河流搬运沉积在浅海盆地后,又经受波浪式潮汐作用的改造。其沉积环境属河控三角洲类型,沉积深度大致应在浪基面(或风暴浪基面)附近及潮间带的范围内。该处岩石以粉砂岩和粗砂岩为主,形成年代比九里桥组更加早,岩层厚约40米,但构造不连续。属砂质结构,有清晰的水平层理。其含泥质,强度不是特别大5、 刘老碑组刘老碑组,地质年代是青白口系,以页岩为主,夹杂灰岩,砂岩其与寿县组之间为断层接触,两者中间为断裂破碎带。该处地势下凹是由于盖在寿县组砂岩之上的泥页岩风化、剥落、堆积而形成的。该处泥岩、页岩岩性软弱,易风化成碎片,强度低,并且与水作用易于软化而丧失稳定性,工程性质差。6、 公墓南侧的伍山组该处岩石以砂岩为主,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硅质含量较高,属石英砂岩,强度大。在石英砂岩中,我们发现了海绿石。它是在还原状态的浅海环境及缓慢的沉积作用之下形的。深度十至二百五十公尺温带海底产海绿石,因此可作为缓慢沉积的指示矿物,这说明这一带曾经沧海。淮南位于华北板块南缘,海绿石多产于震旦纪,又可以作为大致辨别岩层地质年代的依据。我们实习的第二站是淮南洞山。由于刚刚下过雨,去山上看岩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不小的挑战,除了地面与许多积水外,道路泥泞不堪,在行走过程中对我们此次实习照成了很大的阻碍,但是看见老师都能坚持下来,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在行走的过程中还要停留在不同的地方为我们讲解不同的地质构造与岩石种类,让我们倍感感动,我们也发挥了最大能动性,跟随老师的脚步向前走去。此处地质主要分为肖县组,贾王组,土坝组,崮山组,张夏组,徐庄组,毛庄组。1、 肖县组 该处岩石主要是以奥陶纪时期形成的灰岩为主,夹杂白云岩,它呈断层角粒状,类混凝土结构,属薄层状岩体,工程性质差。2、 贾汪组该处岩石主要是以奥陶纪下统时期形成的页岩,泥质白云岩为主,具有刀切面,且刀切面光滑,为黄绿色,具有石英脉。有此处向左侧山上走去,来到了老佛洞,此处岩体为整体块状结构,主要是以灰岩为主,灰岩呈鲕粒状,岩面呈颗粒状。 老佛洞3、 土坝组此处岩石为寒武纪时期形成的白云岩,风化表面呈蜂窝状,因此称为蜂窝状白云岩。在其附近,发现岩石有蠕虫状硅质条带,成分为石英。另一岩体表面发现有浪层波痕,波峰朝下,即:岩层为倒转的。 土坝组 4、崮山组继续该处岩石主要是寒武纪形成的泥灰岩,它呈鲕状,因而又叫做鲕状灰岩。岩层较薄,泥质含量高,属薄层状岩体,工程性质较差。我们在此处又发现一个较小的溶洞中间被坡积物充填。往南,我们来到崮山组与张夏组的分界线,此处岩层间有明显的擦痕,是由于顺推所形成。 崮山组5、 张夏组该处岩石主要是以寒武纪时期形成的石灰岩为主,夹杂生物碎屑灰岩,厚层岩体,呈鲕粒状。此处岩层间有明显的擦痕,是由于顺推所形成。6、徐庄组该处主要为砂岩,中厚层岩体,节理发育23m,力学性质强,耐风化,呈暗灰色,工程性质好。在徐庄组顶部灰岩处有葛万藻化石。继续往东南方向前进,发现中厚层细砂岩,厚度小于一米,强度较大,抗风化,差异风化是得此处地表隆起成山。7、毛庄组该处岩石主要是以寒武纪时期形成的灰岩,页岩互层为主,岩性为豹皮状,是由于寒武纪时期藻类死亡遗留,在灰岩表面形成的豹皮状灰岩。我们实习的第三站是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学校本部外部装饰运用了大量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大理岩,汉白玉等诸多岩石种类。花岗石的品质决定于矿物成分和结构。品质优良的花岗石,结晶颗粒细而均匀,云母含量少而石英较多,并且不含有黄铁矿。花岗石不易风化变质,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因此多用于墙基础和外墙饰面。由于花岗石硬度较高、耐磨,所以也常用于高级建筑装修工程。 花岗岩天然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属于中硬石材,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纹石和白云石组成。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其他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由于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而且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碳化物、水气的作用,也容易风化和溶蚀,而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所以少数。 大理岩我们的第四站是茅仙洞 南天门 茅仙洞风光绮丽,令人心旷神怡,被道家奉为“清虚仙境”。西汉时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观修道,以后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点是真实的,是淮河的地质作用造就了这如画的风景。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河道会逐渐北移,茅仙洞会慢慢消失,如此发展下去,也许几十万年以后,茅仙洞与二道河之间的山体会被侵蚀殆尽,夷为平地,或者形成一个“牛轭湖”,而河道则会“去弯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东北在八公山镇附近流向二道河。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将不复存在。河流既是如画山水的“雕塑师”,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淮河河床内沉积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其次为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介壳碎片等。分选较好,磨圆程度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为细砂。河漫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形成完整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淤积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场所。河流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地质作用之一,通过其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断改造地表形态,形成各种矿产,孕育着人类文明。茅仙洞附近,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形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特别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逐渐形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 凤凰台五、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地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地质教学是地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就是引导让一年前对地质学还一无所知的我们运用在课堂上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