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大纲第一部分毕业设计的组织工作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学生必须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并且成绩合格后方能参加毕业设计工作。它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毕业成绩的最终考核,其目的是:1、 使学生在采矿工程总体上深入认识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 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科技资料和生产技术经验的能力;4、 进一步训练撰写技术文件和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5、 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态度的考察、毕业设计成果的评阅和毕业答辩,综 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级。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应严肃认真、坚持独立思考、努力钻研、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要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控制工作进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提交的毕业设计必须是学生亲自劳动的成果,不得相互抄袭和代做,否则以舞弊论处,取消参加毕业答辩资格。二、毕业设计的命题与指导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原则上是以学生毕业实习所在矿井的实际自然和地质条件为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拟订,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发给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在毕业设计开始时,经系教学副主任批准后以设计任务书形式下达,作为毕业设计的正式依据。 毕业设计的内容见毕业设计大纲。 整个毕业设计是在系教学副主任的领导下,由采矿工程教研室组织进行。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从设计开始到结束都担负设计的指导工作,其主要任务是:1、 拟订设计题目;2、 对设计内容进行答疑;3、 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设计,定期检查设计的工作量是否适当内容是否符合大纲要求,设计进展是否按计划进行,必要时在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可调整设计的工作量;4、 审阅已完成的设计,对学生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级评定设计成绩,签写评语。经教师审阅考核为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答辩。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生在请求答疑时,必须事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再向教师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计算结果、拟订的方案、主要技术决定和存在的困难等,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避免不动脑筋、无主见、依赖教师的现象。 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时,应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介绍有关的参考文献。教师不应代替学生作出最后决定。三、毕业答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须通过毕业答辩最终确定毕业设计成绩。毕业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采取大会答辩、公开答辩和分组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四、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 已完成的毕业设计由评阅教师进行评阅,签写评语,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给出评审成绩。评审为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答辩。评审为及格及以上者,最后通过答辩确定毕业设计的成绩。经答辩委员会主任批准公布。 毕业设计的成绩可按以下几方面来衡量:1、对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完成的情况、工作态度及工作过程中表现的独立工作的能力;2、主要技术方案决定的程度、适当与否;3、是否正确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4、对方案措施的论证分析是否清晰、准确,计算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清楚;5、设计图纸(包括插图)是否正确、完善和美观;6、设计说明书编写是否完整,文字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7、设计中是否表现出创造性或独特见解;8、答辩和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和有说服力。第二部分 毕业设计大纲前 言简述编制毕业设计的依据、主要技术原则,对设计内容的简要评价。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况 矿区及矿井的位置与交通:矿区或矿井所属省(市)县,位置之经、纬度,距大城市、铁路车站的距离。附近的铁路、公路、河流航运等情况。 井田地形、地势:属平原或盆地或丘陵地形,区域内的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伯、水库分布,井田内的地面标高,河流之流量、流速以及历年最高洪水位。气候、温度、雨量、雨季、旱季、风向和风速、结冰期、冻土深度和地震。煤田开发历史,矿区内现有生产矿井、基建矿井及小窑分布,小窑开采范围。矿井附近的厂矿企业和农业情况。水源、电源、劳动力及建筑材料的来源。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内的地形情况:按地层沉积顺序(由老至新)叙述地层的地质时代、厚度、岩性及其走向和倾斜的变化,煤层层位对比及主要标志层。 井田及其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各断层、褶曲的性质、产状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特征:煤系地层内所含煤层数目,可采煤层数目,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厚度、层间距离、煤层结构,煤层露头深度和风化带深度,薄煤带的分布和火成岩侵入情况。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和特征。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潜水的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及对开采的影响,各含水层的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预计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沼气、煤尘与自燃性。 煤质、煤的牌号与用途。第三节 井田勘探程度井田勘探情况。对勘探程度的评价:煤田类型、勘探密度是否合理,对补充勘探的要求、储量圈定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高级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水文、沼气、老窑及风化带分布范围等资料的精确程度、构造的控制程度等。地质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本章附图附表:1、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1:500,000);2、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3、主要地质构造表;4、开采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特征表;5、煤的工业分析表。 第二章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 井田境界井田四周边界和毗邻矿井名称。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将来是否有扩大的可能性。井田范围:走向长度、倾斜宽度和井田面积。第二节 井田储量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根据地质报告(精查)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进行计算。矿井设计储量的计算: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的计算: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采出率的储量即为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将上述所计算的Z工、Z设、Z可 按煤层、开采水平汇总。井田及第一水平高级储量所占的百分比。第三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年工作日数、日作业班数、每日净提升时数。确定矿井合理的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当设计任务书未给定井型时,可根据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和储量的合理关系确定矿井生产能力。若已给定生产能力,则验算是否合理。根据矿井生产能力、水平服务年限和水平储量的合理关系计算水平服务年限。本章附图、附表:1、矿井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分煤层、水平及储量级别列出);2、矿井工业场地安全煤柱计算图(说明书插图)。第三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概 述矿区内生产矿井的开拓方式概述及评价。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井田开拓应用方案比较法或其它设计方法来选择井田开拓方案。井田开拓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井田再划分;2、 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开采水平的确定;3、 煤层群分组;4、 主要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布置及煤层间的联系方式;5、 采区(或盘区)划分及其要素;6、 矿井提升、运输、通风和排水系统;7、 开拓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第三节 井筒特征井筒穿过的表土层和基岩性质,井壁厚度和支护材料的选择。井筒内的布置与井筒装备:确定主、副井和风井井筒断面及井筒装备。列出各井筒的特征:井口坐标、深度、断面、形状、材料、壁厚、倾角和提升方位角等。第四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井底车场轨道线路总平面布置:确定主、副井存车线长度,调车线长度,进行线路连接计算,线路的平面闭合计算。计算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确定调车方式。绘制车场调车系统图,编制机车运行图表,计算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确定井底车场各硐室的位置、支护材料及特殊技术要求,水仓容量、断面、长度、支护方式。绘制井底车场总平面图。第五节 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井田两翼的开采顺序、采区的开采顺序。沿井田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煤层间、水平间、阶段间、区段间的开采顺序v。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采煤工作面数。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产量时的采区、工作面分布情况(第一水平煤层配采的正常比例及达到此比例的措施)。矿井年产量验算。第六节 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工期井巷工程量:分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采区巷道等计算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产量时的井巷工程量(巷道长度和硐室掘进体积)。建井工期:安排施工组织,确定掘进速度指标,编制施工进度图表,确定建井工期。本章应附图附表:1。技术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平、剖面图(说明书插图);2、参加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基建工程量及费用计算表,生产经营费用计算表、方案比较表;3、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2000或1:5000)(急斜煤层附“井田开拓方式立面图”);4、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或1:5000);5、井筒断面图(说明书插图);6、井筒特征表;7、井底车场线路总平面布置图(说明书插图);8、井底车场线路区段划分图(说明书插图);9、井底车场机车运行图表及调车图表;10、井底车场总平面图(1:200或1:500);11、井底车场道岔一览表(附于井底车场总平面图);12、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表和井巷工程施工进度表。第四章 准备方式第一节 概 述矿区内现有准备方法概述及评价。井田内影响准备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准备方式设计采区概况位置、边界、范围(采区走向及倾斜长)、可采煤层数及层间距、煤层赋存状态、地质特征及储量。选择采区准备方式,确定下列重要问题:1、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 区段斜长及区段数目。3、 采区上山布置:位置、数目、倾角、断面和支护形式。4、 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断面及支护形式。5、 采区中巷的布置方式、位置、数目、断面及支护形式。6、 各种联络巷道的布置方式、倾角、断面及支护形式。7、 采区内同采工作面个数及位置。8、 选择采区上、中、下车场型式及线路布置方式,并说明选用依据。9、 采区硐室:采区煤仓形式、容量、支护形式,上山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硐室的位置。10、 采区生产系统:运输、通风、供电、洒水系统及选用设备的型号。本章附图附表:1、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图(1:1000或1:2000);2、采区上山与煤层相对位置剖面图(说明书插图);3、区段平巷、中巷与煤层相对位置剖面图(说明书插图);4、采区车场线路布置示意图(说明书插图)。第五章 矿井运输、提升、排水及采区供电第一节 井下运输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矿车的型号和数量:矿车、人车、材料车、平板车的型号和数量。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计算:电机车运输时选择电机车粘重大小,按启动、温升及制动条件进行列车组重量计算,确定列车组车数,全矿电机车台数,采用其它运输方式时,对选择的设备要进行验算。第二节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确定提升系统。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主、副井提升容器、钢丝绳、天轮、提升机、电动机的选型计算(提升机一定按最终水平的提升距离选择,钢丝绳可按第一水平选择)。第三节 矿井排水概述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只作第一开采水平的排水设备选型设计):计算水泵最小排水能力、估算水泵扬程、选择水泵型号和台数、选择吸、排管直径、管材、决定排水管路趟数;计算水泵吸水高度、管路阻力、水泵总扬程、绘制管路特征曲线、确定水泵的工况。第四节 采区供电选定一个首采区进行采区供电的主要内容设计。采区供电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选择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供电电压及供电方案,完成采区内的用电负荷分析与统计,提出两种以上的供电方案进行技术比较与选择,拟定采区供电系统及进行分组负荷计算。选择采区动力变压器及移动变电站,选择高、低压开关及高、低压电缆。本章附下列图表:1、井下运输系统及设备配置图(说明书插图);2、提升系统及设备配置图(说明书插图);3、排水系统图(说明书插图);4、水泵工况图(说明书插图);5、采区用电负荷统计表;6、采区设备布置图(说明书插图);7、采区供电系统图(说明书插图)。第六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第一节 通风系统通风设计的基本数据。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确定的依据。矿井通风最容易时期与最困难时期通风系统示意图。第二节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确定矿井总风量。风量分配:按采煤工作面、掘进头、硐室等地点进行风量分配。风量调节方法和措施。第三节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计算矿井最大和最小通风阻力(汇编成表)。计算矿井通风最容易时期的最大等级孔和最困难时期的最小等级孔。第四节 通风设备选择通风机选择计算:根据最大风压、最小风压的风量选取主扇。说明通风机的型号、主要技术规格、工况点和台数。电动机选择计算。第五节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煤尘爆炸的防治措施:煤尘爆炸指数及爆炸性。洒水防尘地点、水源、供水路线、洒水器型式和数量。巷道内刷浆、清扫时间。撒布岩粉时的岩粉材料、来源、撒布地点、次数及岩粉的消耗量。岩粉棚的设置地点,每一岩粉棚区内的岩粉消耗量,每架岩粉棚内岩粉量,每岩粉棚区内岩粉棚架数及占巷道长度,岩粉年消耗量。若使用水棚时,应说明其结构,每棚装水量、总棚数、棚间距,以及所占用的巷道长度。在煤尘爆炸较严重的矿井,还应考虑采用煤层注水的防尘措施,采用此项措施时,应对几个主要参数进行简要的设计。沼气爆炸的防治措施,矿井沼气等级、沼气涌出量。防止沼气积聚和引燃,限制爆炸扩大的措施,采用抽放沼气的办法时,应说明方法、设备、抽放管路系统,沼气爆炸时的人员撤退路线、避灾硐室、自救器供给等。煤与沼气突出的预防措施:开采解放层时解放层的名称、特征,距解放层的距离、解放层应超前的距离等,采用水力冲孔的孔深、直径、孔数、冲孔水压、水源及钻机设备等,超前钻孔、超前支架、震动性放炮的具体方法、措施。沼气突出时人员撤退路线、避灾硐室等。矿井水灾的预防措施:矿井冲水条件、主要的水患威胁,打超前钻眼探放水时钻眼超前深度、孔径、钻孔分布、防水墙,防水闸门设置地点,防水矿柱的位置与尺寸,发生水灾时人员撤退路线,安全出口,水泵房的回风系统。矿井火灾的防治措施:防止外因火灾的主要措施、自燃发火期,防止自燃的主要措施,采用黄泥灌浆时,应说明材料选择、泥浆制备、输送和灌浆的方法等,防火器材存放地点,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路线。本章应附下列图表:1、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说明书插图);2、通风阻力计算表;3、通风机工作特性图(说明书插图)。4、安全措施(插图)。第七章 矿山环保第一节 矿山污染源概述矿山主要的污染源如噪声、污水、粉尘等的描述。第二节 矿山污染的防治矿山周围受污染对象,如学校、村庄、企业等的简述。风机、选煤楼等噪音或减音措施。矿井水,尤其是洗煤厂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措施。粉尘的治理措施。其它污染源的治理措施。第三部分 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毕业设计图和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一、 毕业设计图1、 对设计图的要求正确、完善表达设计内容;图面布置整齐、匀称、清洁、美观;线条分明、均匀、字体工整。2、 对设计图纸格式的规定:图幅采用国家标准GB126-74的规定如下:基本图幅代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148210101010555252525252525 图纸规格 bCCa C L如图纸尺寸不够,可按5号图幅相应边长整数倍加长或加宽。图例参照原煤炭部颁布之采矿制图标准 MTJI-81的规定,尽可能采用标准形式。文字采用长仿宋体,数字及字母按工程字体书写。采用绘图铅笔绘制,一般不着色。图纸右下角标题栏的规格式样(65170)如下。 图纸右下角标题栏的规格式样17XX省XX集团公司XX煤矿矿井初步设计88姓名日期(图名)比例8设计图号8制图共计张数8指导第 张8审阅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矿业工程系采矿工程 班8系主任2020157520203、对设计图纸的原则规定开拓方式平面图(比例1:2000,1:5000或1:10000)以煤层底版等高线图为基础,绘制井田、阶段、盘区或采区的边界线,工业广场等安全煤柱境界线,属于开拓巷道的全部井筒、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石门、大巷、主、要上、下山等以及投产采区上山,其余各上、下山采区只绘出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或采区石门的连接部,用标准符号会出防水闸门等安全构筑物。 图中标准巷道名称、井口坐标、运输及回风大巷的基准标高和采区编号。平面图上线型采用部颁标准,著名投产时期的各种开拓巷道长度尺寸。布图方向尽可能采用正方格经纬网,并用箭头表示指北方向。急斜煤层要绘制与平面图对应的立面图。煤层群开拓平面图,以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基础,其余煤层按投影关系会出其煤层风化带、井田边界、断层构造线、阶段、盘区、采区的边界线。各种巷道及其它内容要求与上相同。急斜煤层群开拓须补作开采水平切面图。开拓方式剖面图(比例1:2000或1:5000) 图中绘出等距离高程线、剖面附近的所有钻孔(注明钻孔的各种资料数据)、剖面地形、冲积层和基岩地形、煤层和影响开采的主要含水层(注明煤层和岩层名称)、地质构造代号)。绘制主、副井筒;各水平的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和回风大巷以及主要上、下山和剖面附近(百米以内)的其它井筒的开拓巷道。注出平面图中为主的巷道名称,注出各开采水平的标高、井筒长度。剖面图上各类巷道按投影关系采用通用线型绘制。剖面的位置和视图方向要标注在平面图上。井底车场总平面图(比例1:200或1:500)井底车场总平面布置图中要表示:主、副井相对位置、轨道线路布置、巷道布置、硐室布置、主、副水仓、道岔编号、断面变化点编号、图上应表示不同断面的巷道、硐室的位置以及巷道连接点尺寸及道岔和轨道联系系统尺寸与弯道参数,图中应附有道岔一览表。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置图(比例1:1000或1:2000)。绘制经纬网、采区边界、煤层露头及风化带、煤层底板等高线、构造线、钻孔、划分区段的界限线、采区范围内的各种安全煤柱境界线,绘制采区范围内的运输和回风大巷及其它开拓巷道,为采区服务的各种准备巷道、投产区段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备用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绘出采煤工作面的停采线。注明巷道名称、各种巷道长度和间距尺寸。用标准符号绘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风流和煤流路线。用标准符号注明各种机械的使用地点和数量,并列表汇总各种机械的型号和使用量、备用量。在平面图上要辅以采区上(下)山位置剖面图,内容包括采区上、下边界范围内的等距高程线、采区内的煤层及影响开采的主要含水层、地质构造等、剖面及其附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镀锌钢踏板采购合同范本
- 签了三方协议不用签合同
- 网络主播与公会合同范本
- 礼品定做合同协议书模板
- 精装房公寓出售合同范本
- 聘请临时足球教练协议书
- 空压机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灯光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甲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BB/T 0019-2000包装容器方罐与扁圆罐
- 超市生鲜蔬菜培训资料
- 输血反应的发生及防治
- 湖北省仙桃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粮集团朝阳大悦城招商手册
- 钢板仓施工方案
- 现代制造技术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 中航信离港系统培训(3)
- 第九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