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陈少东PDF.pdf_第1页
论文答辩-陈少东PDF.pdf_第2页
论文答辩-陈少东PDF.pdf_第3页
论文答辩-陈少东PDF.pdf_第4页
论文答辩-陈少东PDF.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福 建 中 医 学 院 2 0 0 3 届 硕 士 研 究 生 MASTER S DEGREE GRADUATE OF FCTCM 2003 S 学 位 论 文 MASTER S THESIS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 寒热夹杂型 尿白三 烯 E4变化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Level of Urine Leukotriene E4 in the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Attack Cold heat Com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专 业 中 医 儿 科 学 研究生 陈 少 东 导 师 李 学 麟 主任医师 二 三年五月 中国 福州 分类号 R259 622 5 单位代码 10393 学 号 20000902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1 目 录 中 文 摘 要 1 英 文 摘 要 3 正 文 5 前 言 5 材 料 与 方 法 6 结 果 9 讨 论 1 0 小 结 2 2 参 考 文 献 2 3 致 谢 2 6 附 录 2 7 综 述 2 7 发 表 论 文 摘 要 3 1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2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 寒热夹杂型 尿白三 烯 E4变化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专 业 中 医 儿 科 学 研究生 陈 少 东 导 师 李 学 麟 主任医师 中 文 摘 要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 寒热夹杂型 与尿 白三烯 E4 尿 LTE4 的关系及中药 舒咳合剂 治疗本病前后的变化 旨在探讨白三烯在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热夹杂型 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中 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 为寻找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及预防气道重塑发生 的抗哮喘中药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论证 方法 按纳入病例标准和排除病例标准选择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 作期 寒热夹杂型 6 0例 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中药组 治疗组 和西药 组 对照组 各 3 0例 治疗组采用 舒咳合剂 治疗 对照组采用舒喘 灵 酮替芬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 LTE4水平及症状 体征和肺功能 PEF 的变化 同时选择小儿哮喘发作期 寒热夹杂型 3 0例作为哮喘 组 正常健康儿童 3 0例作为正常组 并同时观察这两组的尿 LTE4水平 尿 LTE4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结果 1 哮喘组 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尿 L T E4水平均非常显著高 于正常组 P 0 01 哮喘组的尿 LTE4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 喘组 P 0 01 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尿 LTE4水平均仍非 常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1 3 治疗组治疗后的尿 LTE4水平非常显 著低于治疗前 P0 05 两组治疗后的尿 LTE4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4 治疗组与 对照组两组治疗后 PEF 均较治疗前非常显著升高 P0 05 5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显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 著性差异 P 0 05 6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比较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结论 1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热夹杂型 患儿的尿 LTE4水平较正常 健康儿童显著升高 但显著低于哮喘 寒热夹杂型 患儿 说明咳嗽变异 性哮喘 寒热夹杂型 发作时 作为炎症介质之一的白三烯参与了气道的 炎症反应 同时说明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热夹杂型 的气道炎症程度较典 型哮喘 寒热夹杂型 轻 而尿 LTE4可以作为判断哮喘 寒热夹杂型 炎症 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2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 PEF 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 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虽然治疗组没有明显优于对照组 但在尿 LTE4水平 下降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却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说明可能与中药 舒咳合剂 能干预白三烯生物合成或作用于白三烯受体 抑制白三烯 的释放 从而达到减少气道炎症和扩张支气管的双重作用 为中药抗气 道炎症的研究提供思路 主题词 哮喘 诊断 哮喘 中药治疗 寒热夹杂 白三烯 E4 尿 止咳化痰平喘剂 药理学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4 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Levels of Urine Leukotrienes E4 in the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Attack Cold heat Com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Major Pediatrics of TCM Postgraduate Chen Shaodong Tutor Chief Physician Li Xuel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levels of urine leukotrienes E4 LTE4 in the cases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Cold heat complication at onset and after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explore the relation with leukotrienes to the pathogenesis for CVA and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decoction of Shukeheji on CVA and find a new way to treat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V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for diagnosis 60 children with CVA at attack st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Among 60 cases 30 cases treated with the Chinese decoction of Shukeheji we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other 30 cases put on Ventolin and Ketotifen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pulmonary function PEF and the levels of urine LTE4 were respectively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apy 30 healthy children were us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30 asthmatic cases were taken as the asthma group The levels of urine LTE4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se two groups The urine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LTE4 by ELISA Results 1 The levels of urine LTE4 in both the CVA group and asthma group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P 0 01 The level of urine LTE4 in the asthm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VA group P 0 01 2 Even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urine LTE4 in both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still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P 0 01 3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level of urine LTE4 was obviously reduced after therapy P0 05 There was qui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P 0 01 4 After therapy much improvements of PEF were se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5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6 The time of disappearing symptom was qui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P1个月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 运动后 加重 痰少 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 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基本诊断条件 3 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 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 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5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 2 1 2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 年龄 3岁 喘息呈反复发作者 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 素有关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8 2 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 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4 除外其他引起喘息 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 可作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 张试验 1 用 2受体激动剂的雾化剂或溶液雾化吸入 2 0 1 肾上 腺素 0 0 1 ml kg 皮下注射 每次最大量不超过 3 ml 在作以上任何一项试 验后 5分钟 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 或一秒钟用力 呼气容积 FEV1 上升率 1 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可作哮喘诊断 1 2 2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 中医儿科学 第六版 5 寒热夹杂型 咳嗽和 或 喘息哮吼 畏寒 发热 鼻塞流清涕 喷嚏 吐痰粘稠色黄 口渴引饮 大便干结 舌红苔薄白 脉滑数 1 2 3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并排除 排除病 例标准 中各项者 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1 2 3排除病例标准 参照 1 9 9 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的 中 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指导原则 6 1 年龄在 5岁以下或 1 4岁以上者 2 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者 3 合并有心血管 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精神系统疾病患 者 4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在观察期间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 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研究方法 2 1分组方法 按纳入病例标准 排除病例标准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 儿 6 0例 采取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中药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3 0例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8 3 7 2 1 4岁 病程 1 8 3 3 5 9 2月 西药组 以 下简称对照组 3 0例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8 2 7 2 4 2岁 病程 1 9 9 3 5 2 3月 并选取发作期哮喘患儿 以下简称哮喘组 3 0例 男 1 5例 女 1 5例 年龄 8 2 2 0 4 3岁 病程 3 3 2 5 2 4月 正常健康儿 童 以下简称正常组 3 0例 男 1 5例 女 1 5例 年龄 8 4 2 0 3 9岁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9 经 t 检验及 Ridit 检验 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临床一般资料 年龄 性 别 病情 病程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具有可比性 2 2治疗方法 1 治疗组用舒咳合剂 组方及用法 蜜麻黄 6 g 杏仁 6 g 石膏 3 0 g 先 煎 桂枝 4 g 白芍药 6 g 黄芩 9 g 地龙干 1 5 g 干姜 3 g 细辛 3 g 五味子 6 g 浮海石 1 5 g 甘草 3 g 每付加水 5 0 0 ml 浓缩 4次 共成 2 0 0 ml 即为舒咳合剂 用法 5 0 ml 次 4次 天 早 中 晚饭后及 临睡前服 2 对照组用舒喘灵 0 1 mg kg 次 3次 天 酮替芬 1 mg 次 2次 天 必要时予常规对症处理 两组均服药两周 2 3 观测内容 2 3 1 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 体征的变化 2 3 2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值的变化 峰流速仪 KOKA 测呼气峰流速值 PEF 的变化 2 3 3 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 LTE4的变化 尿 L T E4试剂由美国 Cayman 公司提供 仪器由 Japan BIO RAO 生产的酶标仪 Model 5 5 0 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2 4 临 床 疗 效 判 断 参 照 卫 生 部 颁 布 的 药 物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1 9 9 3 0 7 中有关镇咳平喘药疗效判断标准 1 症状评分 咳嗽 不咳 0分 轻咳 间断咳 不影响睡眠 1分 中咳 介于轻 咳与重咳之间 2分 重咳 连续频繁咳嗽 影响睡眠 3分 痰量 无痰 0分 少量 昼夜痰量2 0 ml 3分 2 疗效评估 临床控制 咳 痰症状消失 显效 咳 痰症状由 3分 1分 好转 咳 痰症状由 3分 2分或 2分 1分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10 无效 咳 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2 5统计方法 试验测定的数据均以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计量资 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 所有统计处理均在 SPSS8 0 软件中完成 结 果 表一 正 常 组 与 哮 喘 组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组 尿 LTE4的 比 较 例数 尿 LTE4 pg umol Cr 正常组 3 0 5 8 7 5 1 1 7 7 哮喘组 3 0 2 0 5 2 5 6 5 5 5 咳嗽变异性哮喘组 6 0 1 4 2 9 3 3 3 1 6 注 表示与正常组比较 P 0 01 表示与哮喘组比较 P 0 01 结果表明 发作期哮喘患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尿 LTE4水平均 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儿童 P 0 01 发作期哮喘患儿的尿 LTE4水平 非常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 P 0 01 表二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与 正 常 组 尿 LTE4的 比 较 例数 尿 LTE4 pg umol Cr 正常组 3 0 5 8 7 5 1 1 7 7 治疗组 3 0 8 3 2 8 2 2 1 1 对照组 3 0 1 2 8 2 9 4 7 0 8 注 表示与正常组比较 P 0 01 结果表明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尿 LTE4水平仍均非常显著 高于正常健康儿童 P 0 01 表三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前 后 尿 LTE4的 比 较 例数 治疗前尿 LTE4 pg umol Cr 治疗后尿 LTE4 pg umol Cr 治疗组 3 0 1 4 4 3 8 3 2 5 5 8 3 2 8 2 2 1 1 对照组 3 0 1 4 1 4 8 3 4 2 6 1 2 8 2 9 4 7 0 8 注 表示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 P 0 01 表示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P0 05 而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 两 组治疗后的尿 L T E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 但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有 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5 表四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PEF 占本人预计值的百分比 的比较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 0 8 2 2 8 6 6 7 9 7 9 4 9 2 1 对照组 3 0 8 1 8 6 5 5 4 9 4 9 4 9 4 8 注 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 05 而治疗后各组自身对照均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 P0 05 表六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临 床 症 状 消 失 时 间 的 比 较 例数 时间 天 治疗组 1 4 5 1 3 0 8 9 对照组 1 2 7 7 9 0 9 8 注 表示与治疗组比较 P 0 01 结果表明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二者有非 常显著性差异 P0 05 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为 5 1 3 0 8 9天 而 对 照 组 为7 7 9 0 9 8 天 两 组 比 较 有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01 在 P E F改善方面 两组分别由治疗前的 8 2 2 8 6 6 7 8 1 8 6 5 5 4 提升到 9 7 9 4 9 2 1 9 4 9 4 9 4 8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5 对 尿LTE4水 平 方 面 的 影 响 两 组 分 别 由 治 疗 前 的1 4 4 3 8 3 2 5 5 pg umol Cr 1 4 1 4 8 3 4 2 6 pg umol Cr下 降 到8 3 2 8 2 2 1 1 pg umol Cr 1 2 8 2 9 4 7 0 8 pg umol Cr 治疗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 著性差异 P0 05 同时两组治疗后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5 但 复 发 率 比 较 两 组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0 01 P0 05 远期 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吴氏 1 2 用抗敏定喘散治疗 处方由地 龙 僵蚕各 3 0 g 炙麻黄 川贝母 重楼 炙甘草各 1 5 g 北细辛 9 g 山 慈姑 1 5 g组成 经浓缩干燥制成粉剂分装 每袋 6 g 对照组服用博利康 尼 观察 2周 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舒氏 1 3 用六君子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0 汤治疗 CVA 对照组用博利康尼口服 青霉素肌注 治疗 1周 结果治 疗组治疗后 EC 计数及 IgE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周氏 1 4 分两阶段治疗 第一阶段治 标 中药用南沙参 9 g 射干 6 g 百部 9 g 僵蚕 5 g 广地龙 9 g 全蝎 5 g 五味子 6 g 蝉蜕 5 g 第二阶段治本 给予钱乙的补肺阿胶散 2 3 外治法 陈氏 1 5 等应用中药 皂角 桔梗 半夏 制成雾化剂治疗 CVA 患儿 1 0 0例 每次 1 0 ml 雾化 1 5 2 0分钟 每天 1次 结果全部有效 认为 中药超声雾化不但减轻了机体代谢的负担 而且也解决了幼儿喂药难的 问题 与西药 2受体激动剂喷雾相比 避免了应用过量导致肺 锁闭综 合征 王氏 1 6 采用穴位注射和西药对 6 4例 CVA 进行治疗 随机分治疗 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口服解痉剂和激素 结 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 4 对照组为 7 2 两组复发率比较 P 0 05 治 疗组复发率低 提示穴位注射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改善通气功能 加快炎症吸收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 展望 中医在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还存 在一定的问题 1 病因病机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且大多只是个人 观点 2 多数临床报道尚处在经验介绍阶段 缺乏客观检查指标 无说 服力 3 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实验研究开展不够广泛 并有待于深化 4 剂型多以汤药为主 无法做到方便服用 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 中不仅要立足于中医药这个基本点 还要结合现代医学 对中医药作更 加深入的研究 如加强客观指标的检测 证实中医药具有的抗炎以及降 低气道高反应性等 治本 的药理作用 同时改革剂型 开发适合儿童 应用的剂型 参 考 文 献 1 J o h n s o n D O s b o r n L M C o u g h v a r i a n t a s t h m a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A s t h m a J 1 9 9 1 2 8 2 8 5 9 0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1 2 黄少丹 钟南山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 中华结核 和呼吸杂志 J 1 9 9 7 2 0 5 2 8 3 2 8 6 3 卞国本 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 1 2 0例 中医药研究 J 1 9 9 8 1 4 1 4 3 4 4 4 王丽华 洪广祥 咳痒煎 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江西中医药 J 2 0 0 0 3 1 6 2 1 7 5 杜昌华 耳角窝中 喘点 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 湖北中医杂志 J 2 0 0 0 2 2 2 2 5 6 程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 3 6例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J 1 9 9 9 1 9 1 0 6 0 1 7 周茵 袁雄芳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6 2 例 江苏中医 J 1 9 9 9 2 0 6 2 7 8 易俊忠 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3 2例 江西中医药 J 2 0 0 0 3 1 1 2 1 9 梁辉 黄玉洁 古方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体会 新中医 J 2 0 0 0 3 2 5 5 7 1 0 王丽华 洪广祥 咳痒煎 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江西中医药 J 2 0 0 0 3 1 6 2 1 7 1 1 徐尔山 从风痰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4 2例 浙江中医杂志 J 2 0 0 0 3 5 1 1 4 7 8 1 2 吴迪祥 孙永峰 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3 8例 中医杂志 J 2 0 0 0 4 1 6 3 5 7 1 3 舒兰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J 1 9 9 8 1 8 1 2 7 5 3 1 4 周茵 袁雄芳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6 2例 江苏中医 J 1 9 9 9 2 0 6 2 7 1 5 陈芳瑜 陈红梅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福建中医药 J 1 9 9 6 2 7 2 3 4 1 6 王学诗 穴位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3 2例 上海针灸杂志 J 1 9 9 8 1 7 1 1 5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2 发 表 论 文 摘 要 1 题名 吴鞠通论治小儿温病特点初探 论文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 0 0 1 1 1 增刊 2 3 摘要 研读吴鞠通 温病条辨 后 深感其论治小儿温病独具匠心 总 结如下 1 生理上 吴氏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小儿为 稚阴稚阳 之体的概念 谓 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也 稚阳未充 是指各脏 腑组织功能尚不足 而 稚阴未长 则是指精血津液等有形之质皆未充 实 小儿总的体质特点是脏腑娇嫩 气血阴阳皆不足 在其生长发育过 程中更易偏于阴虚 2 病理上 小儿之体 由于肤薄神怯 卫外不力 易感外邪而发病 一旦感邪 尚未充实之正气 功能薄弱之脏腑无力阻 断温邪的深入 因此较易发生传变 且温病具有化燥伤阴动血的特点 故在病程中容易出现耗伤阴津等险重之证 3 治疗上 小儿行气娇弱 正在发育 儿科用苦寒 最伐生生之气也 提出慎用苦寒的治则 同 时认为小儿为阴虚之体 强调用药 宜甘多酸少 提倡 酸甘化阴 存 阴退热为第一妙法 2 题名 试从小儿阳气特点探讨通阳法的应用 论文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 0 0 1 1 1 3 6 0 6 1 摘要 通过对小儿阳气特点的探讨认为 1 小儿为 稚阴稚阳 之体 阳 气作为动力 对促进生长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与病邪作斗争的过程 中 更是抗病的主力 而精血津液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因其脏腑 功能的未臻成熟 往往显得不足 且易受损 因此 患病后往往有阳气 亢奋 阴液易伤的特点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其 有余 之阳气需要 通过适时的向上 向外的升发 蒸腾而得到正常的 适度的宣泄 从而 调节机体内阴阳相对的 动态的平衡 保持健康的状态 同时也是维持 机体蓬勃生长的需要 故小儿 阳多阴少 乃小儿生长发育所需 2 阳 气需要通过必要的宣泄 从而维持机体内阴阳相对的 动态的平衡 保 持健康的状态 但是在感受外邪或及其他致病因素作用下 阳气可因被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3 郁遏而不能畅通 舒展 宣泄 行其正常的温煦 升发 蒸腾等作用 从而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 导致百病丛生 故阳气郁遏可为小儿百病之 源 3 通阳法通过使郁遏之阳气得以舒展 畅达 宣泄 从而使气机得 以畅达 津液得以敷布 精血得以运行 达到阳通阴和 重新获得阴阳 平衡的目的 根据小儿阳气特点 对于病程中出现的阳热过盛之证 既 不可误予温补 也不可过用寒凉 避免阳气受到闭遏及戕伤 须时时注 意予邪以出路 必要时还须应用温热药鼓荡其闭遏之阳气 使其振奋而 能驱邪外出 但使阳气得到舒展 畅通并有所宣泄 只有这样 才能使 闭者开 郁者伸 滞者通 结者散 达到阳气流通 畅通无阻 津液敷 布上下 气机升降出入有常 恢复小儿体内阴阳相对的 动态的平衡 故通阳之义 旨在阳通阴和 3 题名 4 6例暴力型罪犯的中医辨证及与神经 肾上腺功能的 关系 论文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 0 0 2 1 2 2 8 9 摘要 为探讨暴力型罪犯的生理基础 通过中医辨证 西医体检 测定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 分析暴力型罪犯的中 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关系 结果显示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 痰 热内扰 心肝肾阴虚型 其生理基础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肾上腺髓 质激素分泌增加 4 题名 男性暴力型人群辨证与自主神经 肾上腺甲状腺激素病 理生理学关系 4 6例分析 论文出处 中医药学刊 2 0 0 2 2 0 5 6 1 0 6 1 3 摘要 目的 研究男性暴力型人群中医辨证的神经 内分泌发病学基础 方法 随机抽取 4 6例暴力型男性进行中医辨证 同时检测血液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NE 皮质醇 COR T3 T4 TSH 等激素水平 观察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该人群中医辨证均属肝郁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 届儿科学专业 34 肝火 或肝阳 痰热等邪实与肝肾阴虚 肝郁犯脾并存的复杂病机 体 检与化验显示交感神经兴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