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doc_第1页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doc_第2页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doc_第3页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doc_第4页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通讯2008年第2期(总第8期)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秘书处编 2008年3月15日热点关注CFE2008初期招展火爆 赞助区展位销售告罄() 问题研究中国食品渠道新财富经销商,通过推动产业变革赚大钱()厂家VS经销商 痛并快乐着佟铁兵()调味品经销商的6个转型思路()商会动态调味品经销商区域整合和突围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2008年第一季度工作会在广州召开 ()总结报道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2008年度第一次工作会会议纪要()会长专栏白燕会长出席“2008太太乐通路奥运大奖赛暨首届经销商联盟论坛”启动仪式() 市场调查高档鸡精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域外传真意大利的强劲需求,促进中国番茄酱出口()墨西哥:已产食糖277.79万吨()调味品小常识清徐老陈醋()会员信箱()热点关注CFE2008初期招展火爆 赞助区展位销售告罄 近日,从2008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简称CFE2008)组委会了解到,节后近半个月的时间,无论是标展还是光地展位销售都呈现全面开花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赞助商单位的征集更为火爆,20家征召名额已经告罄,主办方应广大企业的邀请考虑新增展示区域,特在二层开辟新的赞助区和光地展位,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08年的展会销售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各类型参展企业提前定展明显增多,特别是包装、机械企业定展踊跃,如行业内知名企业上海迈威、淞川远亿、味华、金瓯、义龙、瑞达等在去年参展基础上都扩大参展面积;二是行业知名企业均希望借助这一专业平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档次,在赞助区好的位置争夺上尤为激烈;三是展会特别赞助单位、晚宴、经销商酒会冠名权的争夺更为白热化,每项都有34家企业参与竞争,主办方一方面会根据优先申请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会从展会的专业化、品牌化的角度出发选择更适合展会和企业的冠名方。负责人还表示将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和协调好企业参展和展位宣传,同时也提醒各企业欲报从速。问题研究中国食品渠道新财富经销商,通过推动产业变革赚大钱“经销商如何赚钱”是经销商朋友一直关心的“老问题”。现在一个有企图心的经销商更关心的话题则是:“经销商如何赚大钱”? 什么能让经销商赚大钱?要谈“经销商赚钱”的话题,很多经销商都有兴趣,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你以为赚钱很容易吗?”“赚钱还不是靠两条腿跑出来的吗?”“经销商赚钱,还不是靠产品代理赚钱吗?”“要赚大钱,不就是做名牌产品代理吗?”“要赚大钱,搞个买断产品啊!”以上这些就是很多经销商目前已经有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这些方法,究竟能不能帮助经销商赚到大钱呢?能赚钱,但不一定能赚大钱!原因很简单:用传统方式赚钱,发不了大财!我们看到很多经销商的经营模式十分简单,一点也不复杂,通常只有两种:一、新产品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销商不断找新产品,不断找市场新热点,但往往找到后,做不过“两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经销商不是产品的所有者,产品是企业的,没有控制权。一个产品做起来以后,往往企业很快就会准备分拆经销权。这是经销商无法掌控的。二、低价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销商通过主动或被动降价,赢得短期销量激增。其实对主动降价者来说,优势有时只有几个月甚至更短。更重要的是这种经营模式并不受单独经销商个体的控制,往往是整个行业降价压力导致经销商们不得不承受这样的结果。所以从经销商的经营循环看,你就常常能看到:经销商找到一个新产品,然后各种各样的促销,随后不断降价,等过了一段时间降到了一定程度后,经销商们开始不赚钱了,消费者开始不信任了,结果产品“死”了,最后只好换新产品。为什么经销商越来越累?因为产品的寿命越来越短。老换产品能不累吗?光沟通就麻烦死你!更何况在更换产品的时候,往往又有很大的风险。谨慎吧,会错过机会,大胆吧,会血本无归。可是最关键的是不找新产品,经销商就找不到自己的利润来源。这才是经销商们的最大痛苦。那什么手段才能让经销商赚大钱,才能让经销商摆脱这种“挣扎”呢?改善或改变模式,即通过改善或者改变传统业务模式!其实,买断之所以成为一条路,就是经销商想通过买断品牌经营的手段来减缓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在老产品身上赚足利润。这是赚钱的“延长”之路。这样做能赚大钱,但是投入也不小,时间也比较长。如金六福前后投入了数十亿元。 另外,物流配送商也是一条路,因为“这游戏俺不玩了”。这是一种模式改变。通过物流中心的集中配送功能和物流信息化,物流配送商向企业提供一种服务功能,通过有效计算成本,物流配送商能够稳定获得利润,而增加“包装”、“分拣”、“贴标”、“灌装”、“结算”等功能,他们还能有效增加利润,如上海的“海烟”,做到了年营业额上百亿。剩下的出路,在传统思维下,似乎并不理想:向上买厂?向下建终端?真正成功的经销商没几个。其实经销商们,你们需要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们的天地,实际上很广。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目前已经有的共识是:绝大多数行业已经供大于求,制造商盈利能力不断下降。面对这样的局面,谁能左右产业方向、谁能引导产业变革,谁就能赚大钱!产业变革中,如何赚大钱?供大于求和制造商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告诉我们:影响未来食品行业的竞争和推动力量主要集中在市场层面。而市场是由制造商和渠道成员参与并组成的。随着制造商经营环境和竞争手段的同质化,加上自身生存与相互竞争的压力,市场层面的主角已经逐渐从制造商转移到渠道,渠道成员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必将成为引发并推动所在行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这里,国美(家电零售企业)和九州通(药品批发企业)是最好的例子。前者通过家电卖场的建设,2005年已经成为年销售额500亿元的巨大航母,而1999年它才刚踏出北京。后者通过在医药产品领域“快批”的经营模式,2005年已经成为年销售额110亿元的药品流通行业的销售冠军,而1999年它才刚成立。一个是零售企业,一个是批发企业,他们凭什么发展得如此之快?因为他们推动了产业变革。因为国美推动了家电行业的平价风暴和引导了部分家电产品的潮流及走向!因为九州通推动的农村普药的降价和平价大药房的“发芽”!所以他们的付出有巨大的回报!所以对于快速消费品产业链而言,产业变革的力量无疑有相当大的爆发力。谁能推动产业变革,谁就能赚大钱。在这里,具体的方向主要有三个:1.推动产品创新产品创新通常包括二种方式:一种是形式创新,如包装、容量、规格等;另一种是内容创新,如口味、品种等。2.加速成本降低方便面制造商的利润已经计算到每包几厘钱,啤酒行业制造商已经从每瓶几分钱争利润食品行业制造商的亏损额度及比例在不断加大。那经销商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第一,分销成本的降低。对于食品行业来说,销售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众多厂家头等也是头疼的大事。最近几年的事实证明,食品厂家自建渠道或者直接分销是行不通的,“分销、物流、结算”这三座大山是快速消费品企业越来越难以靠自身力量可以跨越的,低值快销品更是如此。所以,最近很多食品厂家在经历了“决战终端”的人海战热潮之后,开始冷静地重新思考渠道模式的问题。第二,市场管理费用。不可否认的是,厂家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普遍高于渠道成员,尤其是经销商;但另外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渠道成员的执行能力要普遍高于厂家人员,而且更加关键的是从市场管理的执行成本上看,厂家要比商家高出很多,仅仅人力成本就相差巨大。道理明摆着:让渠道中“肯干”的人更加“会干”,要比让厂家“会干”的人更加“肯干”更容易做到。3.促进品牌集中最近几年食品行业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制造业的整合,如啤酒厂家从2002年的1000多家整合成现在的400多家,乳业从3000多家到现在的1500多家。制造业整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品牌集中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和能力,但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制造业的整合目的还远远没有达到很多行业厂家数量在减少,但是品牌并没有减少,盈利能力并没有产生本质上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渠道难以整合。渠道无法整合,作为管理和区隔市场的工具产品和品牌的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而作为渠道的重要成员经销商,正是渠道整合过程中,最重要的发起者或参与者。因为由他们发起的渠道整合,远比企业更容易完成。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利益相近,模式相近,管理手段相近,一旦一个成熟的模式导入,可以迅速引起聚合效应。谁能在产业变革中赚大钱?正人先正己,经销商要想在产业变革中赚大钱,打铁先要自身硬。对于经销商来说,有两个功课是必须的:一是企业化变革。现代化的企业体制、严密有效的组织机构、人才的聚积、有效的人员管理和市场管理手段、知识的更新企业化管理的能力决定了经销商扩张的能力。二是品牌化变革。长期以来,品牌似乎是制造商的专有名词,与渠道无关。但是当渠道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时,企业开始关注并越来越关心:渠道占有率、渠道忠诚度等渠道指标。但经销商很少面对一家企业的,如何在更多企业的老总面前,腰杆更直,“便宜”占得更多,就需要建设自己的渠道品牌。更何况终端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消费体验、购买服务等价值。经销商自己的公司品牌决定了经销商的要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光做好“内功”,依然不足以让经销商在产业变革中赚到大钱!因为原先的传统业务模式还没能改变。所以想在产业变革中赚到大钱,还要再进两步:一是专业化变革。所谓专业化,即在某领域成为专家。对于经销商来说,专业化的最大作用是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的目的是在该领域、该区域成为行业老大。行业老大才能赚大钱!二是整合化变革。收购、兼并、重组等发生在制造业的整合行为,已经开始在渠道环节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的经销商无疑能赚大钱。最直白的利益在于联合采购后与厂家谈判能力的加强,从竞争优势看,这种整合能集中力量消灭不同地区的对手;从长远利益看,这能造就区域内的行业领袖;从潜在利益看,这能赢得资本青睐,被收购增值或上市增值也并非遥不可及,10倍以上的资本增值也并非天方夜谭。在未来510年里,可以预计的是:大型经销商将不断涌现。这将促进渠道资源逐步整合集中,从而突破区域竞争的壁垒,促进产品大规模流通和销售,从而降低市场的流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变革必将发生。产业变革的环境下,大经销商也必将涌现。若干年以后,中国也会有自己的“三菱商社”(日本的大型经销商,2005年营业额1400亿美元)。专业、规模、投资、整合我们将在这些关键词不断涌现中,见证中国食品经销商的“雄起”!厂家VS经销商 痛并快乐着 佟铁兵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获利,这一点大多数企业可以说都是一样的,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在现有市场阶段大部分企业还不能做到完全直营来销售自己的产品,经销商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需要推广销售自己的产品来实现最大化的销量;经销商需要代理企业的产品获得利润,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在实际的运做中,并不是每首厂商恋曲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两者关系总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甚至反目。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问题接踵而来,厂家烦恼,经销商不满。而市场的现实却让彼此欲罢不能,有时还须面对。所以研究探讨厂商的关系甚为重要。企业的产品需要很好的推广销售,借助经销商利大于弊;而经销商又要通过代理推广厂家的产品来实现盈利,本来二者应是一拍即合,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1厂家从自身的产品推广销售和整体市场角度出发,不可能对所有经销商都考虑得面面俱到;2经销商也是以盈为目的,一旦有暂时不赚钱或获利小的情况,便可能对代理的产品失去经营信心,对厂家配合度忠诚度下降,从而导致彼此合作出现裂痕甚至矛盾;3部分业务人员素质偏低,急功近利,为完成任务不择手段,伤害了经销商。如某业务人员得知要调走,便强制经销商进了很多很多的货,至于如何消化便和他不相干了,导致经销商对厂家颇有怨言;4很多厂家的产品品种很多,有畅销的也有不畅销的,在代理权分配上,不能让经销商满意;5部分厂家在开发市场阶段,对经销商许下很多承诺,可是市场运做成熟后,不能兑现诺言,导致经销商不满;6经销商一般同时代理多家的多个产品,对某一产品不可能做到全力投入,此时,厂家便产生不满,怪其配合不够,导致关系恶化。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真是舍不掉,理不清。可是市场还要做,经销商还需要企业的产品,那么,如何把握,把这一难题处理好呢?1企业在选择经销商时,务必慎重,多了解,多考察,对其方方面面都要了解透彻,如人品,资金,经营理念等等,做到择优选择;2厂家要从“大市场”和全局的角度,切实维护经销商正当合理的利益;承诺的东西只要合理就要如期兑现;3经销商要依据自己的实力适当发展,合作了就要配合厂家的市场运做,不为一时的利润低而自断“财路”,要知道只有产品销售得好,双方才有利益;4厂家和经销商要以业务人员为纽带,多对话,少对抗,提高配合能力以实现共赢;5厂家有责任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完善制约机制,对经销商的管理要理性,要顾全大局;6以“培训,联谊,座谈会”为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实现双方良好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强化忠诚度,实现共赢。总之,只要彼此拿出诚意,同舟共济,每首厂商恋曲都可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让彼此少一些伤痛,多一些快乐!调味品经销商的6个转型思路第一思路:主动营销 调味品经销商希望通过企业来推动销售,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我们多数的调味品经销商忽视了市场不仅仅需要推动,更需要拉动。这就需要经销商主动出击,主动营销。 主动,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 第二思路:伙伴营销 伙伴关系是由交易型关系向战略伙伴型关系的转变和延伸。另外,调味品经销商和下游网点的渠道伙伴关系的实施基础由原来的以交易为中心,变为以市场建设为中心。 第三思路: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是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掌控终端,提升客户关系价值,滚动式培育与开发市场,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 企业的深度营销应关注三个转变:由简单交易关系(短期行为)转化为做市场维持、深化、发展关系;由粗放式扩张转变为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的精耕细作;由单枪匹马的业余选手转化为行家里手的职业化团队。 卖产品:利用自己的渠道、社会关系、市场掌控能力来为厂家提供产品转包服务; 卖市场:掌控市场主动权,才有发言权,经销商可以代理进行开发网络、产品铺市、产品招商工作; 卖方案:依靠自己在当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来代理厂家促销活动、商业谈判、公关传播等,成立专门的策划服务部门; 卖信息:搜集情报、提供信息等; 卖物流:利用自身配送能力为上下游客户服务等。 第四思路:区域为王 调味品经销商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客户、渠道网络、信誉、资金、政府及公共部门关系等等)集中于某一个区域,或者集中精力成为某一类渠道上“经销大户”,在局部资源的垄断上,设置制造商不可逾越的天堑。 目前,这种经销商已经为数不少了,他们虽然不够强大,但是很精壮、专注,如近来市场出现的餐饮经销商、夜场经销商、酒店经销商等等。 第五思路:品类霸主 调味品经销商可以在某个品类,在这个产品、甚至在某个产品的型号上争取拥有独特优势和独特资源,使自己能够在这个方面成为市场统领者。 品类经销商往往不是代理或经销厂家的所有品项,而是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适合市场特点的产品品项,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时效性。品类经销商往往销售区域较大,更多地“占有”邻近的一些区域市场,通过扩大自己的地盘,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六思路:自建品牌 在营销界里有一句话:欲创品牌,先做经销商。这恰恰印证了经销商自创品牌的优势。调味品经销商演变成为制造商的方式:借助厂家融资时机,成为厂家的股东之一;独资或合资建厂。 总之,调味品经销商的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同的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思路。 商会动态调味品经销商区域整合和突围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2008年第一季度工作会在广州召开 2008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2008年第一季度工作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商会秘书处组织,广州渝龙工贸有限公司承办,商会常务副会长大连大雷物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雷、商会副会长广州渝龙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武胜、商会副会长温州市新纪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旭忠、商会副会长浙江祥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商会副会长青岛永生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青、商会副秘长贾名友等参加了本次会议。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调味品行业进入了大调整、大分化、大转折时期,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升高、利润下降、人员波动、管理和营销升级的问题,如何在产业升级换代中求得发展壮大,成为与会企业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会议重点探讨了在商会的组织和支持下,联合各地大型经销商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组建区域经销联盟,进行区域渠道资源整合的设想,并取得了初步进展。与会人员并对加强商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扩大商会的影响,积极拓展会会员,增强商会经济实力,以多种形式组织厂商沟通,提升调味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合作效率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会议决定,今后将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商会工作会,初期以副会长单位为主,轮流在全国各地举办,并欢迎广大感兴趣的调味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参与,共同探讨中国调味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会议期间考察了广州渝龙工贸有限公司,听取了渝龙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汇报,渝龙公司规范化的管理,良好的企业形象,激情的管理团队和独特的“六心”企业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衷心感谢商会副会长单位、广州渝龙工贸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总结报道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2008年度第一次工作会会议纪要时间:2008年1月16日至18日地点:广州渝工贸有限公司参会人员:商会常务副会长大连大雷物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大雷商会副会长广州渝龙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武胜商会副会长温州市新纪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旭忠商会副会长浙江祥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杰商会副会长青岛永生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青商会副秘书长、中国调味品协会会展部主任 贾名友会议主题:1、 研讨组建全国经销商联盟的可行性,促进调味品专业经销商的渠道整合;2、 加强商会内部沟通和协调,确定商会例会工作会议制度;会议决议: 1、研讨了由广州渝龙公司起草的组建全国调味品经销商联盟蓝海联盟建议书,认可建议书的主要思路,在商会的主导下加强全国调味品流通渠道的整合,提升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逐步扩大联盟的影响。2、加强商会的对外宣传,积极发展和壮大商会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商会的经济实力。3、确定商会例行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初期以商会副会长为主,轮流在全国各地举办,欢迎全国感兴趣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积极参与。4、2008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定于4月10日至15期间,在温州举办,由温州新纪元食品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商会秘书处协助。5、全国春季糖酒会期间在成都召开全国经销商联谊会,由商会副会长林杰和副秘书长贾名友配合办理。 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秘书处 二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会长专栏白燕会长出席“2008太太乐通路奥运大奖赛暨首届经销商联盟论坛”启动仪式据悉,“2008太太乐通路奥运大奖赛暨首届经销商联盟论坛”启动仪式于2008年1月18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会长白燕女士应邀出席此次活动并为启动仪式揭幕及发表致辞。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太太乐公司的各级领导、相关部门部长、各营销公司总经理及经销商代表。在启动仪式现场,中国调味品经销商商会长白燕女士代表中国调味品经销商会对“2008太太乐通路奥运大奖赛暨首届经销商联盟论坛”的正式启动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白会长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商会与品牌企业及专业经销商的合作,在2008年继续发挥商会的力量,为广大调味品企业与专业经销商服务,一道开创中国调味品营销的美好明天!最后,大家还对2008经销商联盟论坛及奥运大奖赛项目工作提出了期望、建议及对论坛发展美好前景的展望。市场调查高档鸡精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我国的消费者主要食用味精的趋势在下降,鸡精在调味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在不断增长,且主要消费客户在饭店、酒楼,越高档的餐饮场所消费的鸡精档次越高,进入家庭和食品加工领域的数量还很少。鸡精作为一种高级复合调味品,因其天然美味、富含营养物质、无副作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我国拥有十多亿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潜力消费市场。很多国外公司以重金收购中国的调味品牌,正是看中了我国广阔的鸡精等高级复合调味品快速增长态势的消费市场。 2004年,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数据统计,美国、日本、瑞士、韩国等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鸡精和味精的消费比例为85%比15%,食用鸡精者占绝大多数。但中国大陆鸡精和味精的消费比例为10%比90%。 鸡精是一种高级复合增味增鲜调味品。它除了含有纯鸡肉粉、蛋黄粉,又添加了蛋白质、呈味核苷酸,还有一定比例的精盐和鸡油等。所以,除了味道更鲜外,它也更富有营养。鸡精以其特有的风味和纯正的鲜味,又富有营养,目前销量很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风味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烹饪上已不局限于盐、糖、酱、醋、姜、葱、蒜等传统调味原料,家庭使用既要味道好,又要使用方便。近些年来,各种复合型调味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趋势和品位也越来越高。 目前鸡精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酒店、连锁餐饮、小吃等饮食及食品生产,所用鸡精的档次与其在餐饮业中所处的档次和类别相当,鉴于中低档餐馆数量众多的原因,中低档鸡精的销量最大,但是价格较低;华南主要是煲汤型鸡精比较受欢迎,华中主要是炒菜型鸡精比较受欢迎,西南主要是火锅型鸡精受欢迎;家用鸡精方面除了少数几个大中城市的部分家庭外,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并未用上鸡精,这是鸡精在家用方面增长较慢的原因。而且,由于鸡精鲜度、滋味远远超过前几代调味品,吃过的人往往都会成为回头客,这也是高档次鸡精不断被消费者认同,销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可见,高档鸡精是一个成熟而又具有相当大潜力的消费需求市场。 来源:食品伙伴网域外传真意大利的强劲需求,促进中国番茄酱出口尽管中国番茄的主产区内蒙,因病害和气候不好,使本产季的产量有减少,但中国在今年头3个季度里仍然提升了番茄酱的出口量。中国的番茄酱,经过去年出口的下降和其它几个产区番茄产量的减少之后,今年1-9月出口增加了25%,达512190吨,创了历史新高。意大利对中国的番茄酱进行重新包装。意大利今年番茄的收成略少,共计410万吨,于是从中国进口了番茄酱达一倍以上,共75410吨,使其成为中国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客户。去年,俄罗斯是中国番茄酱的最大进口国,但是其极大的进口能力似乎最后在减弱,今年头9个月从中国的进口,由去年同期的63190吨,减少到46670吨。当然,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今年货源减少造成的高价,导致在价格比较敏感的市场上进口的下降。另一个主要客户日本,从中国进口番茄酱增加了22%,达43490吨,英国增加了48%,达11410吨,德国从中国的进口,由一年前的3530吨增加到8030吨,而美国的进口增加了一倍多,达7520吨。在最近几年该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之前,早就一直是中国番茄酱买主的许多东亚国家,从中国购买番茄酱的数量比较稳定。韩国从中国进口了10680吨,比去年下降了非常少;菲律宾的采购量差不多同以前一样,为9430吨;泰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连续第3年增加,达到了6000吨;马来西亚进口了5460吨;印尼的进口稍有下降,为4680吨;中国台湾省的进口,恢复了去年的亮点,达创纪录的4460吨;同时,印度从中国的进口,连续第6年增加,达7300吨。去年,罗马尼亚从中国进口的番茄酱增加到了10440吨,而今年的进口稍有减少,共为8930吨,但这仍然是一个数量相当多的数字。波兰进口了8290吨,增长了54%。好几个中东国家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但仍然是中国番茄酱的重要买主。阿联酋从中国进口了20170吨,下降了13%;沙特的进口有减少,但仍超过10000吨,达11600吨;也门的进口减少了800吨,共9175吨。但最有趣的发展情况是,中国正在非洲大陆的绝大部分市场上勤奋创业。在非洲的番茄酱重新包装中国番茄酱在非洲的最大客户是加纳,那里同意大利一样,重新包装中国的番茄酱。今年头9个月,加纳从中国购买了36330吨。而尼日利亚从中国的进口,有了令人难忘的增加,由去年仅仅的4200吨,增加到了16300吨。多哥也大幅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采购了13380吨,增长了几乎150%。贝宁从中国的进口增加了52%,达7610吨,冈比亚的进口增加了84%,达6660吨,南非的进口增加了35%,为5710吨,而刚果的进口增加了一倍,达5575吨。事实上,阿尔及利亚是非洲唯一的国家减少了进口,但减少得也很有限,达7520吨。墨西哥:已产食糖277.79万吨道琼斯报道,据墨西哥食糖和酒精商会称,截至3月8日墨西哥2007/08榨季已生产食糖277.7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58.24万吨增长7.6%。第20周(3月2日-3月8日)期间的食糖产量为26.71万吨,略高于第19周的25.13万吨。第20周的出糖率较去年同期提高8.3%,达到11.18%,去年同期仅为10.32%。截至3月8日,墨西哥已有57家糖厂在生产,与去年同期持平。墨西哥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中旬开榨,到次年的7月收榨。美国农业部预计本榨季墨西哥的食糖产量将从上榨季的563.3万吨小幅增至570万吨。(小麦编译)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调味品小常识清徐老陈醋山西清徐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部,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悠久的酿造历史清徐老陈醋之所以给人以视觉、味觉和嗅觉的满足,是同它悠久的酿造历史有关。我国古代称醋为酢、酐、苦酒或醯。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清徐人便已以液态发酵方式用缸、瓮酿醋,这种酿醋技艺一直延续下来。西汉时,清徐出现商业性的酿醋作坊。北魏时期,酿醋技艺由液态发酵改为固态发酵,这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为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地阐叙了酿醋的过程。历史学家郝树侯对太原考证的结果是:在公元前479年前,“在晋阳城(今太原市南郊晋源镇)建立起来时,应该就有醋的制造者了。”外地人将山西人称为“老西儿”,这“西儿”就是古字“醯”的谐音。把古代的醋字作为山西人的代名词,也可以反映出历史上山西酿造醋的时间之早和人数之多。 在明末清初,太原府以南的清徐县一带村镇,到处是酿醋的作坊。在酿醋业漫长的历史竞争中,有一家叫“益源庆”的作坊,渐渐地有了名气。“益源庆”酿醋,十分注重质量,选料精良,配方得当,制作工艺复杂,深受群众欢迎,一直经营到解放前夕。他们的酿造方法,为清徐醋厂所沿用。清徐、太原一带,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清徐的酿造工艺,也逐渐向各地推广开来。 独特的酿制工艺 清徐老陈醋是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各种皮糠为辅料,以红心大曲为发酵剂并以曲代料,经合理配料、蒸料,采用稀醪厌氧酒化,固态醋酸人工翻醅,按需人为变温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