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64 学时适用 1 1 试分别计算图示各种情况下力 F 对 O 点之矩 题 1 1 图 1 2 画出下列各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设铰链及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除图上已画出重力 P 的以外 物 体的自重都忽略不计 www zhinanche cc 题 1 2 图 1 3 画出下列结构中各指定构件的受力图 设铰链及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未画重力 P 的物体 其自 重不计 题 1 3 图 1 4 画出电视塔 包括人字架 OA 为整体 的受力图 电视塔正在起扳中 塔身连同人字架 OA 重 P O 为铰链 AD 为拉索 www zhinanche cc 题 1 4 图 1 5 钢桁架桥中 通常用螺栓或铆钉联接杆件 为了将 两块钢板联接起来 另外加了两块小的 联接板 并在两头各用若干铆钉加以联接 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 设每头只用一个铆钉 试分析左边一 个铆钉受力情况 铆钉自重不计 题 1 5 图 1 6 分析下列物体系统中各物体的受力 画出其受力图 构件自重均不计 a 支架杆 AB 带滑轮 B 和直杆 DK b 杆 AC DH 不带滑轮 H 滑轮 H 题 1 6 图 1 7 图示厂房为三铰拱式屋架结构 吊车梁安装在屋架突出部分 D 和 E 上 试分别画出吊车梁 DE 屋架 AC BC 的受力图 1 8 飞机舵面的操纵系统如图所示 各杆自重忽略不计 试分别画出操纵杆 AB 连杆 BD DH 和舵 面 O1E 的受力图 www zhinanche cc 题 1 7 图题 1 8 图 1 9 分析下列各物体系统中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并画出各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各构件自重均不计 a 整体 杆 ABD 带滑轮 B D 杆 CH 滑轮 E b 杆 BC 轮 A 1 10 分析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情况 并画出其受力图 各构件自重除已注明 P1或 P2者外均略去 不计 题 1 9 图题 1 10 图 第二章 力系的合成 64 学时适用 2 1 螺栓上作用有 F1 F2 F3三力 方向如图示 大小分别为 F1 400N F2 500N F3 600N 用 几何法求这三力的合力 2 2 由一平面共点力系画出的力多边形如图示 a 求 P1和 P2的合力 b 求 P1和 P5的合力 c P1 P2和 P3的合力是否等于 P4和 P5的合力 d 将 P1沿 AE 和 BE 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 e 将 P1 P2和 P3的合力沿 AE 和 DE 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 f 原力系是否平衡 www zhinanche cc 题 2 1 图题 2 2 图 2 3 试求图示各力在 x y 轴上的投影 已知 P1 100N P2 80N P3 100N P4 50N 各力方向如图 其中 P2平行于 y 轴 P4平行于 x 轴 由此总结出 求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时 其大小和正负号应怎样 确定 2 4 可沿铅垂杆滑动的套环上作用有 3 个力 其中 F1 2 4kN F2 1 6kN 方向如图 F3力的方向是 可以改变的 若给定 a F3 4 8kN b F3 2 8kN 问 F1 F2和 F3三个力的合力能否成为水平 并求此时 F3的方向 题 2 3 图题 2 4 图 2 5 齿轮节圆直径 D 160mm 受力 P 1 5kN 压力角 20 试求 P 力对齿轮轴心 O 的力矩 2 6 450N 力作用在 A 点 方向如图 求 a 此力对 D 点的矩 b 要得到与 a 相同的力矩 在 C 点所加水平力的大小和指向 c 要得到与 a 相同的力矩 在 C 点应加的最小力 题 2 5 图题 2 6 图 www zhinanche cc 2 7 图中 O 为转轴 a 1kN 铅垂力作用在杠杆的 A 端 求此力对 O 点的矩 b 在 A 点应作用 多大的水平力 可使它对 O 点的矩与 a 中的力矩相同 c 要得到与 a 中对 O 点的同样力矩 求在 A 点应加的最小力 d 2 4kN 的铅垂力应加在杆上哪一点 则它对 O 点的矩可与 a 相同 e 在 b c d 三种情况中的力是否与情况 a 中的力等效 2 8 作用在滑轮系上两个 9 75kN 的力组成一力偶如图示 求在下列情况下与之等效的力偶 a 作 用在 A C 点的两个铅垂力 b 作用在 B D 点的两个最小力 c 作用在这一装置上的两个最小 力 题 2 7 图题 2 8 图 2 9 两力偶作用在板上 尺寸如图 已知 P1 P2 1 5kN Q1 Q2 2kN 由下述两种方法证明这两 力偶的和为零 a 计算两力偶矩的代数和 b 将 P1 和 Q1 P2 和 Q2 分别合成 得合力 R1 R2 证明 R1 R2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重合 2 10 四个直径为 2 5cm 的小滑轮装在板上 两根绳通过滑轮用 P 200N Q 350N 的力拉住如图示 求作用在板上的合力偶矩 题 2 9 图题 2 10 图 2 11 手柄受力矩 m 68N m 作用 同时在 B 点受大小为 134N 的 F 力作用 欲使此力和力偶的合力通 过 A 点 求尺寸 x 2 12 图示等边三角形 ABC 边长为 a 今沿边缘作用大小均为 F 的力 方向如图示 试将该力系 a 向 A 点简化 b 向 B 点简化 由这两个简化结果可说明什么问题 2 13 重力坝受力情况如图示 沿坝长 垂直于图面 1m 受上游水压力 F 10120kN 材料的容重为 24kN m3 试求坝体的重力 P1 P2与水压力 F 的合力 FR的大小和方向 用它与铅垂线的夹角 表示 以 及合力与 x 轴的交点到原点 O 的距离 x www zhinanche cc 题 2 11 图题 2 12 图题 2 13 图 2 14 已知 F1 2 5kN F2 3kN 二力方向如图 分别求 a 两力在 x y z 轴上的投影 b 两力 方向角 2 15 三力作用于 O 点 其大小与方向如图所示 图中坐标的单位为厘米 求此力系的合力 题 2 14 图题 2 15 图 2 16 求图示力对 z 轴的矩 F 1kN 2 17 正立方体的边长 a 20cm 沿对角线 AB 作用一力 F 其大小以对角线 AB 的长度表示 每 1cm 代表 10N a 求 F 力在 x y z 轴上的投影 b 从力对轴之矩的定义求 F 力对 x y z 轴的矩 c 由 b 的结果求 F 力对 O 点的矩 d 用矢量的矢性积求 F 力对 O 点的矩 www zhinanche cc 题 2 16 图题 2 17 图 2 18 求下列各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 题 2 18 图 2 19 某单柱冲床床身的截面 m m 如图示 试求该截面形心的位置 2 20 机车车轮平衡重的截面如图示 设 2 150 R 0 5m R1 0 5m 求图形的形心位置 题 2 19 图题 2 20 图 2 21 计算图示 U 形桥台截面 T 形梁截面和某双曲拱桥主拱圈截面的形心坐标 题 2 21 图 2 22 为了研究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 需要测量汽车重心离地面的高度 为此 可将汽车前轮支高 并 将后轮支在地秤上 测得后轮的反力 FN 经过计算即可求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 H 已知汽车空载时质 量为 3 43t 重心在 C L 3 1m b 1 16m R 0 45m 后轮反力 FN 22 8kN 试求 H 的值 www zhinanche cc 题 2 22 图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 64 学时适用 3 1 支架由 AB AC 杆组成 A B C 三处都是铰接 在 A 点悬挂重量为 Q 的重物 试求在图示三种情 况下 AB AC 杆受力的大小和拉压情况 杆的自重忽略不计 题 3 1 图 3 2 匀速起吊预制梁如图 如果要求绳索 AB BC 的拉力不比 W 2 大 20 问 角应在什么范围内 3 3 绳索 AC 与 BC 联结于 C C 点作用有 1 2 kN 的力和另一力 P 力的方向如图 a 若 P 1 kN 时 求绳索 AC 和 BC 中的拉力 b AC 和 BC 保持受拉 问 P 力应为多大 题 3 2 图题 3 3 图 www zhinanche cc 3 4 因拔桩需要很大的力 所以在工地上常常用图示的机构进行拔桩 绳索在 E C 两点栓在架子上 在 B 点与栓在桩上的绳索 A 连结 在 D 点上加一铅垂向下的力 F 设 A 可视为铅垂 DB 可视为水平 并知 0 1 rad F 0 8 kN 试求在绳 AB 中产生的拔柱力 T 当 很小时 tg 3 5 铰接四连杆机构 ACD 的 A B 铰固定 在铰链 C 上作用一力 Q 在铰链 D 上作用一力 R 四边形 ACDB 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 力 Q 与 R 的方向如图所示 求 Q 与 R 的关系 杆重略去不计 3 6 图示压榨机 在铰 A 处作用水平力 P B 处为固定铰链 由于水平力 P 的作用 使 C 块压紧物体 D 如 C 块与墙壁间为光滑接触 压榨机的尺寸如图示 BC 线与墙平行 求物体 D 所受的压力 题 3 4 图题 3 5 图题 3 6 图 3 7 起重机的构架 ABC 可沿铅垂轴 BC 滑动 但在轴上有一固定凸缘借以支持构架 设荷载 P 10 kN 求 B C 处的反力 忽略构架的重量和摩擦 3 8 用绳索竖起一根质量为 10 kg 的柱子 AB 当柱与地面成 45 角且绳与柱成 30 角时 求绳中拉力与 A 点 反力 题 3 7 图题 3 8 图 3 9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为 2t 半径 r 40cm 如用一通过其中心的水平力 F 将此碾子拉过高 h 8cm 的石坎 求此水平力的大小 如果要使作用的力最小 问应沿哪个方向拉 并求此最小力的大小 3 10 图示三铰拱受铅垂力 P 的作用 如拱的重量不计 求 A B 处的支座反力 题 3 9 图题 3 10 图 www zhinanche cc 3 11 已知 AB 梁上作用一力偶 力偶矩为 m 梁长为 l 试求在 a b c d 四种情况下求 A B 的约束反力 题 3 11 图 3 12 已知在构件 BC 上作用有一力偶如图示 力偶矩 m 1 kN m a 0 3m 构件本身的重量略去不计 求支座 A 和 C 的约束反力 3 13 锻锤在工作时 如果工件作用于锤头的力有偏心 就会使锤头发生偏斜 这样在导轨上产生的压力将 加速导轨的摩擦 也影响锻件的精度 如已知打击力 P 1000kN 偏心距 e 20mm 锤头高度 h 200mm 试求锤头加给两侧导轨的压力 3 14 两块尺寸相同的长方板由铰链 C 互相连结 两板相对位置如图示 A B 为固定铰支座 在每一板平 面内都作用一力偶矩为 m 的力偶 如 a b 不计板重 求 A B 处的约束反力 若 a b 情况将如何 题 3 12 图题 3 13 图题 3 14 图 3 15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题 3 15 图 www zhinanche cc 3 16 对称屋架 ABC 重 100kN AC 边承受风的压力 风力均匀分布 垂直于 AC 其合力为 8kN 作用在 AC 边的中点 试求 A B 的反力 3 17 铸造起重机 ABC 具有铅垂转动轴 AB 起重机质量为 0 35t 重心在 D 在 C 处吊有重物 P 质量为 1t 试求轴承 A 与止推轴承 B 的约束反力 尺寸如图示 题 3 16 图题 3 17 图 3 18 图示一减速箱 重 P 250N 已知电机对主动轴作用的转矩 m1 50 N m 工作时从动轴作用的转矩 m2 200 N m 转矩代表力偶矩 求地脚螺栓 A B 的约束反力 3 19 鱼口钳的手柄受到一对力 F F F F 的作用 试求钳口夹持管子的压力 不计摩擦 题 3 18 图题 3 19 图 3 20 求图示曲杆 刚架等结构的支座反力 不计结构自重 题 3 20 图 3 21 一塔式起重机的机身总质量 包括机架 机器及压重 为 22t 重心在轨道中线上 最大起重量为 5t 问平衡重质量 m 应该取多大才能保证这个起重机不会翻倒 起重机的主要尺寸如图示 3 22 水塔由圆柱形水箱及支柱所构成 水箱高 6m 直径为 4m 固定在对称安放的四个倾斜支柱上 水箱 底面高出支座平面 17m 整个水塔质量为 8t 风的压力按水箱曲面在垂直于风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来计算 取单位面积上风的压力为 1 25 kN m2 求柱基间应有的距离 AB www zhinanche cc 题 3 21 图题 3 22 图 3 23 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质量为 10t 其重心在离右轨 1 5m 处 起重机的起重量为 25t 突臂伸出离 右轨 10m 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在任何位置起重机均不致翻倒 a 给出平衡锤的质量 m 与平衡锤到左 轨间距离 x 应满足的关系式 b 求平衡锤的最小限制质量及其到左轨的最大限制距离 3 24 图示杆件结构在 C D 用铰链相连 杆重略去不计 尺寸如图示 在杆端 G 处受力 P F 540N 方 向如图示 求支座 A B E 的约束反力 题 3 23 图题 3 24 图 3 25 承重框架如图所示 重物质量为 50kg 杆件和滑轮的质量略去不计 求支座 A C 的约束反力 3 26 挤压机如图 在 C 点作用一个垂直于 AC 杆的 200N 的力 求被压物体受到的水平压力及铰链 A 的反 力 各杆重量略去不计 题 3 25 图题 3 26 图 3 27 四连杆机构 OABO1 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 已知 OA 0 4m O1B 0 6m M1 1 N m 转向如图 各杆重量均不计 试求作用在杆 O1B 上的力偶矩 M2的大小及 AB 杆所受的力 3 28 在胶带传动机构的轮 中 用绳索吊有重 P 300 N 的物体 在轮 上作用着力偶而使机构处于平衡 已知半径 r 20cm R 30cm 求力偶矩 M 的大小 假定胶带不打滑 www zhinanche cc 题 3 27 图题 3 28 图 3 29 电线的角柱系由两根斜度相同的杆 AB 与 AC 所构成 两杆在顶点用铰链相连接 BAC 30 电杆 支持二水平电线 AD 与 AE 二者互成直角 每根电线上的拉力为 1 kN 设平面 BAC 恰好等分 DAE 并略 去电杆自重 试求杆所受的力 并说明拉或压 3 30 重物 P 质量为 100kg 用杆 AO 及两根等长的水平拉链 BO 和 CO 吊住 杆 AO 在 A 点用铰链与墙联 接 并与铅垂线成 45 角 CBO BCO 45 求杆 AO 所受的力 FAO 及拉链内的力 FB 及 FC 杆重不 计 题 3 29 图题 3 30 图 3 31 重物 P 质量为 1t 挂在 D 点 A B 与 D 三点用铰链联接 试求杆 AD BD 与绳 CD 所受的力 杆与 绳自重不计 3 32 用起重机吊起质量为 2t 的重物 P 其安装情况如图所示 AB AE AF 2m EAF 90 起重机 的平面 ABC 等分两面角 EABF 起重机重量略去不计 试求铅垂支柱 AB 上所受的压力 P1及吊索 BC 与拉索 BE BF 上所受的拉力 P2 P3与 P4 题 3 31 图题 3 32 图 3 33 设有一均质长方体 ABCD 其两角 B D 和铅垂杆相铰接 物体上作用有两个力偶 其矩分别为 P1a 及 P2b 若此长方体能够平衡 求 P1与 P2的比值 3 34 10m 长的柱子上作用一 8 4kN 力如图示 A 处用球形铰链与地面联结 B 处用绳 BD 和 BE 联结在地面 www zhinanche cc 上 略去柱子自重 求绳子拉力和 A 处支座反力 题 3 33 图题 3 34 图 3 35 梁 AB 是一半径 r 2m 的均质圆弧的四分之一 其 A 端插入墙内以维持圆环在水平面 xy 内 AB 重量 为 450N F 力在水平面内 大小为 900N 方向如图示 求支座 A 的反力 圆弧的重心位置参看表 2 1 3 36 车箱内的搁板 ABCD 可绕 AB 转动 用杆 ED 支撑在水平位置 杆 ED 用铰链 E 连结在铅垂墙上 搁 板连同其上重物的质量为 80kg 且作用在矩形 ABCD 两对角线的交点上 已知 AB 150cm AD 60cm AK BH 25cm 杆长 ED 75cm 其自重略去不计 求它的内力 FD 以及蝶形铰链 K 和 H 的反力 题 3 35 图题 3 36 图 3 37 在水平轴 AB 上装有两个带轮 C D 半径分别为 r 0 25m R 0 5m 又知 a 0 25m b 0 75m c 0 5m 胶带拉力 T1 6kN T2 3kN T3 2T4 各力方向如图示 试求在平衡情况下的胶带拉力 T3 T4 并求轴承 A B 处反力 题 3 37 图 3 38 一起重吊杆 其主桅 AB 支于轴承 A 并用钢索 BD 及 BE 拉牢 A D E 在同一水平面上 荷载 P 加于 C 点 铅垂平面 ABC 与 yAz 平面间成 角 a 求两绳中的拉力 F1 F2 b 求 A 点的反作用力 FAR www zhinanche cc c 起重吊杆能维持平衡时 角应为多少 题 3 38 图 3 39 重为 W 长为 L 的均质杆 AB A 端靠在光滑墙角上 与铅垂线间夹角为 B 端支在粗糙水平地板上 OB 线与 y 轴间夹角为 a 求平衡时 A B 处的反力 b 如果在 B 处静摩擦系数为 f 平衡时 角最大 为多少 3 40 均质杆 AB 的两端各用长 l 的绳吊住 绳的另端分别系在 C 和 D 两点上 杆长 AB CD 2r 杆的质 量为 m 现将杆绕铅直轴线转过 角 求使杆在此位置保持平衡所需的力偶矩 M 以及绳内的拉力 F 题 3 39 图题 3 40 图 第四章 平衡方程的应用 64 学时适用 4 1 一个质量为 400kg 的物块 按图示 3 种方式悬挂支架上 已知滑轮直径为 300mm 求在图示 3 种 情况下铅垂杆 A 端的反力和它在 D 点受的力 A 为固定端支座 www zhinanche cc 题 4 1 图 4 2 求图示结构在支座 D 处的反力及杆件 BF 和 CE 的内力 4 3 汽缸质量为 1000kg 用夹钳夹住而提升 题 4 3 图 a 求作用在钳柄 BCD 上 D 点和 C 点的力 如果在夹钳上加上肘节装置 题 4 3 图 b 汽缸由作用在 G 点的一个力提升 求作用在钳柄 BCD 上 D 点和 C 点的力 题 4 2 图题 4 3 图 4 4 两杆件 AB BC 由光滑的套筒 B 连接 已知力偶矩 mA为 100 N m 求在图示两种连接方式中使 物体系平衡的力偶矩 mC和 C 点的反力 4 5 构件 ABC 和 CDE 在 C 点用销钉连接 并由连杆 AF BG GD 和 EH 支承 求当 0 时各连杆 的内力 题 4 4 图题 4 5 图 www zhinanche cc 4 6 图示一可动式起重机简图 假定销钉是光滑的 并略去构件的自重 欲使起重机不致翻倒 求平 衡块 C 的质量 并求当平衡块具有最小质量时 D 点的反力 设平衡块恰好位于轮 A 上方 重物质量为 1000kg 物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4 7 铰接平面机构如图 略去杆件自重 求作用在杆 BD 上的全部反力 4 8 杆系的支座和荷载如图示 已知滑轮 D E 的半径均为 r 滑轮 H 的直径为 r 其余尺寸如图 物 体 M 重 P 如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 求 A B 处的反力 题 4 6 图题 4 7 图题 4 8 图 4 9 起重机在多跨梁上 载有重物 P 10 kN 起重机重 Q 50 kN 其重心位于铅垂线 EC 上 如不计 梁重 求支座 A B D 三处的反力 4 10 东方红 40 轮式拖拉机制动器的操纵机构如图所示 作用在踏板 A 上的力 P 通过杠杆 AOB 和拉 杆 BC 传给遥臂 CD 若不计各构件的自重 求平衡时 F 力与 P 力大小的比值 图中长度单位为毫米 题 4 9 图题 4 10 图 4 11 绳的一端挂有质量 m 3 kg 的重物 另一端跨过滑轮 0 与外伸梁 AC 的 C 端相连接如图示 若 a 1m F 60N q0 3N m 试求支座 A B 处的反力 不计梁 AC 与滑轮的自重 4 12 汽车 或飞机 称重用的地秤简化如图 杠杆 AOB 可绕 O 轴转动 BCE 为整体台面 已知 AO b BO a O1C OB 且 O1C 处于水平位置 试证明平衡时砝码的重量 P1 和被称重物体的重量 P1 之间的关系式与尺寸 d 无关 地秤各部分自重不计 www zhinanche cc 题 4 11 图题 4 12 图 4 13 一结构由三杆铰接而成 其荷载如图所示 若 q0 50 N m m 400N m a 1m F 200N CE ED 试求 A B 处的约束反力 不计各杆的自重 图中 F 力及 AC BD 杆方向为铅垂 4 14 将一质量为 m1 半径为 R 的均质球 置于光滑墙面和插入墙内的光滑均质杆 AB 之间 杆的质 量 m2 4m1 杆长 l R 试求固定端 A 处的约束反力 题 4 13 图题 4 14 图 4 15 摆杆 CE 和棘轮安装在同一轴上 可独立地绕 C 轴转动 在曲柄 AB 上作用一力偶 其力偶矩 m0 30 N m 在图示位置连杆 BE 垂直于 AB CF 垂直于 CA 问作用在棘轮上的力偶的力偶矩 m 多 大才能保持机构的平衡 并求这时摆杆 CE 的端点 C 所受的约束反力及 C 处支座反力 4 16 图示一轧钳 设轧钳柄上手的握力大小为 P 求轧钳对工件作用力的大小 F 并讨论尺寸 C 有无 影响 图中 a b 均为已知 不计摩擦 题 4 15 图题 4 16 图 4 17 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 www zhinanche cc 题 4 17 图 4 18 试求图示各梁在 A B C 处的约束反力 q 为均布荷载的集度 M 为力偶矩 比较 a b c 三种情况下的约束反力 这里力的平移定理能否成立 比较 d e 两种情况下的约束反力 这里力偶的等效性能否成立 并各说明理由 题 4 18 图 4 19 求下列各多跨度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题 4 19 图 4 20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www zhinanche cc 题 4 20 图 4 21 钢拱支撑作为一个对称的三铰拱 承受着均匀分布于跨度 l 的铅垂荷载 pkN m 求铰链 A B C 处的约束反力 图中尺寸单位为米 钢拱自重不计 4 22 钢拱支撑作为一个对称的三铰拱 承受着铅垂的和水平的岩石压力 求铰链 A B C 处的约束 反力 压力图和所需尺寸如图 不计钢拱自重 题 4 21 图题 4 22 图 4 23 下撑式屋架结构及荷载如图示 求支座 A B 和铰接点 C 的约束反力 以及杆 1 2 3 4 5 的内力 题 4 23 图 4 24 求图 a 所示的组合式屋架中拉杆 AB 的内力及铰接点 C 的约束反力 又求图 b c 所示结构的支 座反力及杆 DE 的内力 www zhinanche cc 题 4 24 图 4 25 求下列平面机构的支座反力 不计各杆的自重 题 4 25 图 4 26 试用节点法求图示桁架中各杆的内力 4 27 一杵架及受力如图示 若 22 5 2 3 4 5 各杆等长 试用节点法求杆 1 3 4 的内力 题 4 26 图题 4 27 4 28 用截面法计算下列桁架中杆 1 2 3 4 的内力 题 4 28 图 4 29 试用较简捷的方法 节点法 截面法或联合应用节点法和截面法 计算图示 塔式桁架中指定杆 件的内力 www zhinanche cc 4 30 试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图示各桁架中杆件 1 2 3 的内力 题 4 29 图题 4 30 图 4 31 图中物块原处于静止 试分别计算在图示各种施力情况下的法向反力 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已知物块质量为 100kg P 100N f 0 4 f 0 35 题 4 31 图 4 32 物块质量为 10kg 用水平力 P2 将它压在铅垂墙上 设 P2 490N f 0 3 问摩擦力是多少 4 33 不计自重的滑块放在固定曲面上如图示 已知铅垂力 P2 8kN 滑块与曲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f 0 35 动摩擦系数 f 0 25 30 求当水平力分别 P1 10kN 和 P1 7kN 时滑块与曲面之间的摩擦力 www zhinanche cc 题 4 32 题题 4 33 图 4 34 质量 m 为 200kg 的圆筒 承受 P 500N 和 M 24N m 的力偶作用 墙壁是光滑的 圆筒与地 板的摩擦系数 f 0 3 圆筒的半径 R 0 08m 求作用在这个圆筒上的全部未知力 4 35 两物体 B C 重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设 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1 B C 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为 F2 在物体 C 上施加一水平力 P 设 a F1 P F2 b F2 P F1 c P F2 F1 问物体 B 和 C 将发生怎样的运动 题 4 34 图题 4 35 图 4 36 求能使均质卷轴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所需摩擦系数的最小值 已知 r1 0 305m r2 0 61m 其 它尺寸如图 4 37 证明 如果 f ctg 则无论水平力 F 取何值都不会使 CD 杆向右滑动 两杆重量忽略不计 式 中 f 为 AB 杆与 CD 杆之间及 CD 杆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题 4 36 图题 4 37 图 4 38 攀登电线杆的脚套钩如图示 设 A B 间垂直距离 h 10cm 套钩与电杆间摩擦系数 f 0 5 问 欲保证套钩在电杆上不打滑 l 应为多少 4 39 质量为 m 的均质圆筒 由对中心铅垂线对称的两个支点 A B 支撑着处于平衡 设圆筒与 A B 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为 f a 求圆筒将要开始转动时在圆筒右侧边缘所必需加的铅垂力 P b 求在 圆筒上施加任意数值的铅垂力 P 圆筒将不能转动 自然固定即自锁 的相应角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4 38 图题 4 39 图 4 40 夹钳夹住钢管如图示 已知钳口的张角为 20 问钢管与夹钳间的静摩擦系数至少应为多少才不 致打滑 4 41 物块 E 的质量为 m AB 和 BE 杆的质量不计 物块 E 和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f 证明当 tg 1 f 时 无论在 B 点上的水平力 P 为何值 物块 E 不可能向右运动 题 4 40 图题 4 41 图 4 42 为防止轮 A 顺钟向转动 将一个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圆柱放在轮子和墙壁之间 已知接触处 B 和 C 的静摩擦系数都是 f 0 3 轮子半径 R 200mm 图中 a 225mm 现在轮上施加任意数值的顺钟 向转矩 试确定能阻止轮子转动的圆柱体最大半径 r 4 43 图示圆柱 O 与板 D 重量不计 欲使系统能自锁 即不管 P 力多大 杆子均不会向下滑 试求板 与墙之间及 B C 处各自允许的最小摩擦系数 题 4 42 图题 4 43 图 4 44 现代钢结构中常使用的高强度螺栓 对公称直径 24mm 的螺栓 设所需最小拉力为 210kN 摩擦 系数为 0 4 求应作用在螺母上的力矩 螺纹的平均直径为 22 05mm 导程为 3mm 忽略螺母与垫圈间 的摩擦 并假定螺栓是矩形螺纹 4 45 已知螺旋压力机的螺杆平均半径为 25mm 手柄长 l 0 5m 螺杆与丝孔间摩擦系数 f 0 1 导 程 h 12mm 若要产生压力 19 6kN 问在手柄末端所加的水平力 P 应有多大 www zhinanche cc 题 4 44 图题 4 45 图 4 46 质量为 50kg 的物块 W 放在粗糙斜面上如图示 已知 25 斜面与物块间摩擦系数 f 0 20 求 a 使物块向上滑动 b 阻止物块向下滑动 所需力 P 的最小值及其方向 4 47 楔形滑块 A 放在夹角为 2 的槽 B 中 P1是作用在滑块上的荷载 包括自重 接触面间摩擦 系数为 f 驱动力 P 沿楔形槽的纵向轴线 求推动滑块 A 所需力 P 的最小值 属于这种类型的摩擦有机 床的 V 形导轨间的摩擦 梯形或三角螺栓与螺母间的摩擦以及三角形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等 题 4 46 图题 4 47 图 4 48 欲使质量为 1000kg 的物块 A 能被顶起 求所需的水平力 P1的最小值 各接触面间摩擦系数为 0 30 楔块 B 的质量略去不计 4 49 质量为 20kg 的梯子靠在墙上 梯长为 L 与水平面的夹角 60 各接触面间摩擦系数均为 0 25 今有一质量为 65kg 的人沿梯子上爬 求 a 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C 到 A 点的距离 s b 若人要沿 梯子爬到顶端 B 则 角应在什么范围内 梯子的重心设在中点 题 4 48 图 题 4 49 图 4 50 一起重用的夹具由 ABC 和 DEF 两相同弯杆组成 并由杆 BE 连接 B 和 E 都是铰链 尺寸如图 示 此夹具依靠摩擦力提起重物 试问要能提起重物 静摩擦系数 f 至少应为多大 4 51 图示一制动装置 已知圆轮 B 与制动块间摩擦系数为 f 荷载重 Q 各部分尺寸如图 求制动力 P 最小应等于多少才能制止重物下落 www zhinanche cc 题 4 50 图题 4 51 图 4 52 质量 60kg 的物块 C 放置在均质绕线轮上 物块的两端用滚柱约束在两墙之间 已知绕线轮质量 为 50kg 接触处 A B 的摩擦系数分别是 fA 0 3 和 fB 0 5 轮子和轴的半径分别是 r1 0 4m r 0 2m 试求能使绕线轮运动的最小水平拉力 4 53 一质量为 10kg 高 h 12cm 底面半径为 r 3cm 的均质正圆锥体放在一倾角为 30 的斜面上如 图示 锥体底面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 f 0 5 求圆锥在斜面保持静止时作用于锥顶的水平力 P 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 题 4 52 图题 4 53 图 4 54 均质杆 AB 和 BC 在 B 端铰接 A 端铰接在墙上 C 端由墙阻挡 墙与 C 端接触处的摩擦系数为 f 0 5 试确定平衡时的最大角 已知两杆长度相等 质量相同 铰链中摩擦不计 4 55 均质物体 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25kg 50kg 和 5kg A B 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 0 15 和 0 30 A B 之间是光滑的 求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水平力 P 的最大值 题 4 54 图题 4 55 图 4 56 若没有物块 B 的阻止 均质轮 C 的中心将会向右运动 设物体 A B C 的质量均为 m 三个接 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 f 求能使物系保持平衡所需 f 的最小值 假定 B 的宽度足以使它不致倾倒 4 57 均质圆柱直径为60cm 质量为300kg 在F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滚动 已知滚阻系数 0 5cm F 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 求 F 力的大小 www zhinanche cc 题 4 56 图题 4 57 图 4 58 总重为 P 的拖车 以匀速爬上倾角为 的斜坡 设车轮半径为 r 轮胎与地面间的滚阻系数为 其它尺寸如图示 求拖车所需牵引力 F 的大小 设 F 与斜面平行 并略去车轴和轴承间的摩擦 题 4 58 图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64 学时适用 5 1 点沿直线运动的方程为 式中 x 以米计 t 以秒计 a 什么时候点的 速度为零 b 当加速度为零时求出点的位置和点所走过的总路程 5 2 动点M作平面曲线运动 并已知其运动方程为 a b c d 式中 t 以秒计 x y 以米计 画出动点的轨迹 并求出 t 0 时动点的速度 加速 度和此时动点的位置并在图上表示 5 3 半圆形凸轮以匀速 vo 1cm s 沿水平向左运动 从而使活塞杆 AB 沿铅垂方向运动 当运动开始 时 活塞杆的 A 端位于凸轮的最高点 如凸轮的半径 R 8cm 求活塞 B 的运动方程和速度 5 4 曲柄 OB 以匀角速度 2rad s 绕 o 轴顺时针转动 并带动杆 AD AD 上点 A 在水平滑槽内运动 点 C 在铅直滑槽内运动 已知 OB AB BC CD 0 12m 求点 D 的运动方程和轨迹 以及 45 时 的点 D 的速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5 3 图题 5 4 图 5 5 在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中 OA AB a 试证连杆 AB 上任一点 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设 a 0 6m AM 0 4m 4t 以弧度计 t 以秒计 试求 0 时 M 点的加速度 5 6 如图所示 杆 AB 长 l 绕 B 点的转动方程为 t 其中 为常量 与杆连接的滑块 B 按规律 s a b sin t 沿水平线作谐振动 其中 a 和 b 均为常数 求点 A 的轨迹 题 5 5 图题 5 6 图 5 7 M 点在直管 OA 内以匀速 u 向外运动 同时直管又按 t 规律绕 O 轴转动 开始时 M 点在 O 处 求动点 M 在任意瞬时相对于地面和相对于直管的速度和加速度 5 8 一单摆 M 悬线长 l 1m 在平衡位置 o 点附近往复摆动 M 点的运动方程为 s 20sin t s 以毫 米计 t 以秒计 分别求 t 0 及 t 1s 时 M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 5 7 图题 5 8 图 5 9 图示摇杆滑道机构中的滑块 B 既在固定的圆弧槽中滑动 又在摇杆 AB 的直线滑道中滑动 已知 摇杆 AB 在一定范围内以角速度绕 A 轴匀速转动 固定圆形滑道的半径 R 0 1m a 选取 oxy 坐标系 用直角坐标法建立滑块 B 的运动方程 并求 B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b 以 o1为弧坐 www zhinanche cc 标原点 用自然法建立滑块 B 的运动方程 并求 B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5 10 点沿曲线 AOB 运动 曲线由 AO OB 两圆弧组成 AO 段曲率半径 R1 18m OB 段曲率半径 R2 24m 取圆弧交接处 O 为原点 正负方向如图 已知点 M 的运动方程 s 3 4t t2 t 以秒计 s 以 米计 求 a 点由 t 0 到 t 5s 所经过的路程 b t 5s 时的加速度 题 5 9 图题 5 10 图 5 11 列车在半径为 900m 的曲线轨道上行驶 速度为 100km h 因故突然刹车 在刹车后的最初 6s 内速度均匀减至 60km h 求开始刹车时火车的加速度 5 12 求出 5 2 各小题中点沿轨迹的运动规律 5 13 某点的运动方程为 x 0 75cos4t2 y 0 75sin4t2 长度以米计 时间以秒计 求它的速度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5 14 已知动点沿空间曲线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x 7t y 3 t2 z t3 3 式中长度以米计 时间以秒计 试求当 t 3s 时 动点的速度 切向及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以及轨迹在该 点处的曲率半径 第六章 刚体的平动 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 64 学时适用 6 1 试画出下列各转动物体上 A 点和 B 点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6 1 图 6 2 振动筛如图示 杆 O1A 与 O2B 相等且平行 设在图示位置时 杆 O1A 的角速度 1 rad s 角加 速度 2rad s2 转向如图示 O1A O2B AM 1m 求此时 M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6 3 图示一四连杆机构 O1O2 CD 曲柄 O1C O2D 长 r 在图示铅垂位置时绕定轴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转向如图 试分别求出刚体 CD 上 A B 两点在此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 6 2 图题 6 3 图 6 3 图示一四连杆机构 O1O CD 曲柄 O1C O D 长 r 在图示铅垂位置时绕定轴转动的角速度 为 角加速度为 转向如图 试分别求出刚体 CD 上 A B 两点在此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6 4 搅拌机构如图所示 已知 O1A O B R O1O AB 杆 O1A 以不变的转速 n rpm 转动 试分 析构件 BAM 上 M 点的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 6 5 皮带传动系统如图示 两轮半径分别为 r1 0 75m r 0 3m 轮 B 由静止开始转动 其角加速 度为 0 4 rad s2 设皮带轮与皮带间无滑动 问经过多少秒后 A 轮转速为 300rpm 题 6 4 图题 6 5 图 6 6 一轮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转动 在 2min 内转过 1000 转 求它的平均转速及在 t 1min 和 t 2min 时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6 7 一升降机装置由半径 R 0 5m 的鼓轮带动 被升降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x 5t2 其中 t 以秒 x 以 米计 求鼓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并求在任意瞬时鼓轮轮缘上一点全加速度的大小 6 8 提升机的鼓轮半径 R 0 5m 其上绕以钢丝绳 绳端系一重物 若鼓轮的角加速度随时间 t 的变 化规律如图示 当运动开始时 转角 0 角速度 0均为零 求重物的最大速度和在 20 秒内重物提升的 高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6 7 图题 6 8 图 6 9 在图示机构中 O1A O B O1A O B 0 5m O C O D O C O D 0 8m 设O1A以n 30rpm 作匀角速转动 试求 M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6 10 轮半径分别为 r1 0 1m r 0 15m 平板 AB 放置在两轮上 设两轮与板接触处均无滑 动 已知轮 在某瞬时的角速度 2 rad s 角加速度 0 5 rad s2 求此时平板移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以 及轮 边缘上一点 C 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 6 9 图题 6 10 图 6 11 齿轮 A 以转速 n 30 rpm 转动 带动另一齿轮 B 刚连于齿轮 B 的鼓轮 D 亦随同转动并带动物 体 C 上升 半径 r1 r 和 r 各为 0 3m 0 5m 和 0 2m 求物体 C 上升的速度 6 12 高炉料车的铰筒要经过两级变速 设绞筒的半径 r 1m 轴的转速是 700r min 各齿轮齿数为 z1 42 z 132 z 24 z 148 求料车上升的速度 题 6 11 图题 6 12 图 6 13 摩擦传动机构的主轴 的转速为 n 600 r min 轴 的轮盘与轴 的轮盘接触 接触点按箭头 A 所示方向移动 距离 d 的变化规律为 d 100 5t 式中 d 以毫米计 t 以秒计 已知 r 50mm R 150mm www zhinanche cc 求 a 以距离 d 表示轴 的角加速度 b 当 d 50mm 时 轮 B 边缘上一点的全加速度 6 14 图示仪表机构中 齿轮 1 2 3 和 4 的齿数分别为 z1 6 z2 24 z3 8 和 z4 32 齿轮 5 的半 径为 40mm 如齿条 BC 向上移动 10mm 求指针 A 所转过的角度 指针和齿轮 一起转动 题 6 13 图题 6 14 图 6 15 椭圆规的 AB 杆由曲柄 OC 带动后作平面运动 曲柄 OC 以匀角速度 0绕 O 转动 若 OC AC CB r 取滑块 B 为基点 求 AB 杆的平面运动方程 6 16 两齿条以速度作同向直线平动 两齿条间夹有一半径为 r 的齿轮 已知 V1 2 求齿 轮的角速度及轮心 O 的速度 题 6 15 图题 6 16 图 6 17 在题 6 17 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中 已知曲柄 OA 0 2m AB 1 0m OA 以匀角速 10rad s 绕 O 轴转动 求在图示位置滑块 B 的速度及连杆 AB 的角速度 6 18 图示四连杆机构 当 OA 往复摇摆时可使杆 O1B 绕 O1轴转动 设 OA 0 15m O1B 0 1m 在 图示位置 2 rad s 试求 O1B 杆的角速度 题 6 17 图题 6 18 图 6 19 图示行星齿轮机构 曲柄 OA 以匀角速度 2 5 rad s 绕 O 轴转动 齿轮 借助曲柄 OA 转动而 沿定齿轮 作无滑动的滚动 已知行星齿轮 的半径 r1 50 mm 定齿轮 的半径 r2 150mm B 点是 行星齿轮 与定齿轮的接触点 当齿轮直径 CE BD 时 求齿轮 上 C D 两点的速度 6 20 图示三铰刚架 由于地基的沉陷 使支座 B 在 a 水平方向 b 铅垂方向有微小位移 试分 别求出此刚架的二部分速度瞬心的位置 刚架各部分的尺寸如图示 www zhinanche cc 题 6 19 图题 6 20 图 6 21 试找出下列各图中 作平面运动刚体在图示位置的速度瞬心 并确定角速度的转向 以及 M 点 的速度方向 题 6 21 图 6 22 图示筛砂机 由于曲柄O1A转动通过连杆AB带动筛子CD运动 已知O1A 50mm 转速n 400rpm O C O D 600mm CD O O 求在图示位置时筛子的速度和摇杆 O C 的角速度 6 23 图示机构中 已知 OA BD DE 0 1m EF 0 1m A 4rad s 在图示位置时 曲柄 OA 与水平线 OB 垂直 且 B D 和 F 在同一铅垂线上 CDE 板的 DE 边垂直于杆 EF 求此瞬时杆 EF 的角 速度和点 F 的速度 题 6 22 图题 6 23 图 6 24 图示机构 已知曲柄 OA 的转速 n 400rpm OA 0 15m AB 0 76m CB BD 0 53m 当 曲柄与水平线成 30 角时 连杆 AB 处于水平位置 而 CB 与铅垂线也成 30 角 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 连杆 AB BD 的角速度 以及 D 点的速度 6 25 滚压机构的滚轮沿水平地面作无滑动的滚动 已知曲柄 OA 长 150mm 绕 O 轴的转速 n 60rpm 滚轮的半径 R 150mm 求当曲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60 且曲柄与连杆垂直时 滚轮的角速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6 24 图题 6 25 图 6 26 在题 6 1 中 当 60 时 求规尺 AB 的角速度 角加速度以及 B 点的速度 加速度 6 27 在四连杆机构中 长为 r 的曲柄 OA 以匀角速度 转动 连杆 AB 长为 l 4r 某瞬时 O1OA O1BA 30 且 O A 和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试求此瞬时曲柄 O1B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并求连杆 中点 M 的加速度 6 28 在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中 曲柄 OA 绕 O 轴转动 在图示位置瞬时其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曲柄与水平线之间成 60 角 而连杆 AB 与曲柄 OA 垂直 滑块 B 在半径为 O1B 的圆弧形槽内滑动 连 杆 AB 与 B 点法线的夹角为 30 已知 OA a AB 2a O1B 2a 求在该瞬时滑块 B 的切向和法向 加速度 题 6 27 图题 6 28 图 6 29 在题 6 17 中求滑块 B 的加速度和连杆 AB 的角加速度 6 30 在题 6 19 中 计算 轮上 C D 点的加速度 6 31 一半径为 R 0 4m 的轮子 沿水平地面滚动而不滑动 铰接在轮缘上的套筒 A 可以在直角导杆的 EB边上滑动 导杆的另一直角边BD则在铅垂导槽内滑动 若轮心以匀速Vc 0 8m s向右运动 当L 0 6m 时 求导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www zhinanche cc 题 6 31 图 第七章 点的合成运动 64 学时适用 7 1 塔式起重机的水平悬臂以匀角速度 0 1 r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缝纫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产品干燥能耗评估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景区运营管理师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陶瓷釉面涂层涂层镭射装饰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肉品分级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疗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心室相关电生理手术问题及心动过速诊断试卷
- 2025年XX学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公安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尿培养的采集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招聘面试经验及模拟题集
- 乡镇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航空业面试者必看航空公司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秋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