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目标定位1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2.以西北地区为案例,理解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通过对荒漠化人为因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核心点一: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因此荒漠化并不仅仅是出现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也有发生和发展。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在我国的分布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荒漠化不同于沙漠化,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沙漠化形成的营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绿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核心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干旱的成因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位置;二是地形。具体如下图所示:2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由400 mm降至50 mm以下,由此引起自然景观和放牧牲畜的变化,经度地带性极为明显。思维拓展西北地区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导致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差异,比较如下表:西部东部降水200 mm以下200 mm以上农业特色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水源高山冰雪融水黄河等河水畜牧业特色利用高山草场山地畜牧业利用温带草原草原畜牧业牲畜骆驼、山羊马、牛、羊核心点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地区人为原因后果能源缺乏的干旱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破坏固沙植物采挖药材、发菜铲掉草皮,破坏草场草原牧区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干旱绿洲地区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灌溉措施不当土壤次生盐渍化思维拓展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如下图所示: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植被受损后又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植被减少后,植被蒸腾减弱,致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地面失去水的润泽,而蒸发因失去植被覆盖而得到加强,地面变得干燥;植被减少后,对雨后的地面径流失去阻滞作用,导致径流加强,下渗减弱,地面变得干燥。这样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类型一:荒漠化的概念例一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答案c解析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表现,具体包括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土地退化多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区蒸发旺盛,土地退化多表现为次生盐渍化,湿润区流水侵蚀强烈,石质荒漠化较明显。方法技巧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b.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c.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保护。 变式练习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源石漠化答案c解析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差异,分别出现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江南丘陵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显酸性,黏重贫瘠,一旦植被破坏,侵蚀强烈,就会形成寸草不生的类似荒漠的景观,被称为“红色沙漠”。喀斯特地区为石质山地,崎岖不平,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地面,石漠化现象突出。黄淮海平原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干旱,蒸发旺盛,假如灌溉不当,很容易出现土地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地区存在着许多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若人类活动不当,极易产生土地沙漠化。类型二、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例二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地处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a b c d答案a解析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受到地形重重阻挡,难以到达,故气候干旱程度为全球同纬度地区之最。例三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的地形分为两部分,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贺兰山的高度远不及天山和昆仑山等,内蒙古高原仅分布在本区的东部。变式练习2读“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地带分布图”,完成下题。图中原过渡地带与可能变动带的关系可以说明()a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原农牧过渡带在东侧,则此带的东部原来发展耕作业,西侧发展畜牧业;而在图中能看出西侧现在变为可能的变动带,则意味着西侧原来的畜牧业地区,现在有一部分开始发展耕作业,即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类型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例四阅读分析资料和“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土地面积的27.9%。防止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答案(1)见下图(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解析第(1)题,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关系:干旱地区应以风力作用为主,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湿润地区应以流水作用为主,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联系教材中影响土地退化的人为因素,即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城市建设不注重环保等。方法技巧填充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图,关键是要把握事物的直接内在联系。首先将有把握的内容填上,然后沿着箭头理顺关系,一一找到合适的选项。变式练习3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课堂练习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2题。1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南疆北疆呼伦贝尔草原辽河上游a b c d2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区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河套平原过度放牧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南疆过度利用水资源河西走廊过度垦伐a b c d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3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a b c d4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乱垦滥伐,破坏植被全球co2排放量增加a b c d5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题中的湿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