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1.3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1.3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1.3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1.3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1.21.3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2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3初步尝试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前自主学习】1化学是一门研究_的基础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及研究成果都是通过_得到的。2找一支蜡烛,仔细观察:颜色为_色,密度比水_(“大”还是“小”,这是我通过_而得到的结论),质地_(“硬”还是“软”?你是怎样得出的?_),将一小块蜡烛放在手指上捏一捏,有什么感觉?_;尝试将一支蜡烛点燃,能燃烧吗?_;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_;火焰是否从内到外都一样的颜色?_;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吹灭蜡烛,你观察到_,尝试用燃着的火柴点燃上升的白烟吧,有什么现象?_。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_,你又有什么猜想或假设?_。3你认为,在化学实验中,要关注哪些内容?【课中合作研讨】知识点一、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探究活动的过程1观察的方法:实验前,重点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_等。实验中,重点观察物质能否燃烧,燃烧时是否有火焰及火焰的颜色,是否发光、发热,颜色是否发生改变,是否产生气体,是否形成沉淀等;即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过程;2描述的方法:要根据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抓住实质性的、客观的、能体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描述。描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成了实验结论(如将出现水珠描述成生成水,冒出气泡说成产生二氧化碳等)3探究活动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4实战演练(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科恩和波普尔,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一门纯实验科学 b化学的研究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2)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小雨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做的,在讨论时,欣欣同学提出“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晴晴同学于是就拿磁铁来吸。针对上述三个同学的做法,分别属于探究活动中的_、_、_的过程。知识点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完成教材p12页“活动与探究”,完成教材中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1)点燃前:观察蜡烛,为一种_状、_色的_体,有_气味;用小刀轻轻切蜡烛,_(“难”或“易”)切下,这表明:蜡烛的硬度_;将切下的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蜡烛_溶于水且能_水面上,这表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2)点燃时:用火柴尝试点燃蜡烛,发现蜡烛_、然后_(“能”或“不能”)燃烧,燃烧时_(“有”或“没有”)火焰产生,其火焰分_层,_层最明亮,_层最暗;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发现_层最先被烧焦,然后依次是_和_,这表明,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_温度最低;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表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倒转烧杯,迅速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_,这表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3)吹灭蜡烛,观察到有_产生,同时闻到_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发现蜡烛_。对此你提出的问题是:_,你作出的猜想是:_。(4)通过探究得知,蜡烛具有的性质有_。2实战演练(1)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是固体,燃烧时没有熔化而直接燃烧b蜡烛燃烧时,其火焰各部分并没有明暗之分c蜡烛燃烧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发现有水生成d刚刚熄灭蜡烛时,有白烟冒出(2)在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时,在蜡烛上方罩上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3)小兵同学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现象是否相同b查找资料,了解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关于蜡烛火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外焰温度最高 b内焰温度最高c焰心温度最高 d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一样高知识点三、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学习化学的哪些特点?_【中考试题链接】1酒精灯是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酒精灯燃烧产生的气体万分进行了探究。(1)提出问题:酒精燃烧后气体中含有哪些物质?(2)猜想与验证:酒精燃烧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出现的现象是_,气体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2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 。(3)猜想和验证猜想操作现象结论假设:焰心气体含co2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 . 假设不成立假设: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手入焰心,上端 假设成立试用火焰点燃。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课后强化训练】达标体验1下列对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 a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完全脱离了实际,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贡献b通过炼丹和炼金,了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c通过炼丹和炼金,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d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一些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2化学是一门自然基础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的基础是( ) 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物质测量3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中的是( ) a烛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 )a均匀的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5将某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确定该气体是( )a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化学实验室中才能做出化学实验,在家中是不可能完成任何化学实验的b由于石蜡中掺入了不同的色素,所以不同颜色的蜡烛燃烧现象不可能相同c化学知识只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d蜡烛火焰有明显的三层,普通打火机的火焰也有明显的三层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可知有关化学学习的特点有(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8蜡烛熔化时的变化属于_变化,理由是_,因为蜡烛燃烧时_,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9某同学在做观察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时,通过观察归纳出了蜡烛的一些性质:固体;白色;质地较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受热易熔化;能燃烧。这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填编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能力提高10根据我们所进行的探究实验,你认为在做一个化学实验时正确的顺序是( ) 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预习实验内容;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查对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拆开实验装置,做好清洁工作。 a b c d11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现象结论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林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_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_说明酒精燃烧时_12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 水,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时间(s)903045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1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我们了解到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的现象。请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铜呈_色,水是_色的,而我们周围的空气是_色。(2)写出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食盐_,二氧化碳_,汽油_。(3)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气味物质,请举出两个例子_。(4)铁和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的硬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的硬度。(5)将豆油倒入水中,我们看到的是_浮在_上面,说明水的密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油的密度。(6)在压强为101kpa时,下列物质的熔点、沸点如下表:物质氧气水铁金熔点/218015351064沸点/18310030002707在1200以上时,_是固体;温度在_范围内,上述四种物质都不是液体。(7)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试按要求各举两例能燃烧的物质:固体_;液体_;气体_。(8)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质,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其燃烧过程的现象是_,在火焰上方罩一支干冷的烧杯,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取下烧杯并迅速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_。14探究: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假设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理由是_。思维拓展二氧化碳甲乙15明明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实验一:如图中甲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对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2)实验二:将一个烧杯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上方,如图中乙所示,结果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3)你认为上述两个实验条件的不同点是_。(4)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各种现象,就会发现很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打开汽水瓶盖时会看到瓶中冒出大量的气泡,这是什么气体?“袅袅炊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又是那么富有诗意,这炊烟是农村厨房中燃烧柴草时产生的白烟,这些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诸如此类,请把你能想到的写下来: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3认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课前自主学习】1回忆学过的生物知识,人体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在人的呼吸过程中,吸入人体内的是_,而从人体内排出的是_。2进行猜想:人体吸入的是什么?只吸入氧气吗?_。如果不是,那吸入的是什么呢?_。人体通过呼吸排出的气体又是什么气体?_,只有二氧化碳吗?_,如果不是,那排出的气体中,又含有哪些成分呢?_。3课后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必要的信息:(1)如何证明一种气体是氧气?_。如何比较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_。(2)如何证明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_。如何比较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_。(3)如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_。如何收集一瓶指定地方的空气?_。【课中合作研讨】知识点一、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交流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讨论决定比较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的方法。2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1)采用的方法是_,需要注意的有_。(2)怎样知道气体已经收满?_。3收集两瓶空气。(1)怎样收集?_(2)如要收集指定地方的空气,该如何操作?_。4完成教材p15“活动与探究”的步骤2:“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1)要比较二氧化碳的多少,选取什么试剂?_。(2)通过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5完成教材p15“活动与探究”的步骤3:“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多少”,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1)要比较氧气的多少,选取什么试剂较好?_。为什么?_。(2)通过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6完成教材p16“活动与探究”的步骤4:“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多少”,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1)要比较水蒸气的多少,可用什么方法?_。(2)通过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7实战演练(1)集气瓶中分别盛放有下列气体,向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其中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空气和氧气 b蜡烛燃烧后产生和气体 c人体呼出的气体 d空气和二氧化碳(2)对收集呼出的气体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集气瓶装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c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d集气瓶收集满呼出的气体,先放在水里,等用的时候再从水中取出(3)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探究,你认为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中有不同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以上都不同(4)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5)实验室中配制的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失效,这是加为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15s通入空气15s5ml澄清石灰水现象: 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根据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中考试题链接】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x78%75%y21%15%二氧化碳0.03%3.86%h2o0.06%5.44%其它0.91%0.88%1某实验没得的人在呼吸过程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右表所示:(1)其中x是氮气,y是氧气(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填代号)。(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_。举一反三: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出的二氧化碳宣传部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2)人在呼气时,就将活塞a_,活塞b_,此时可观察到()瓶中的现象是_。(3)()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空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氧气21%15.7%二氧化碳0.03%3.6%水蒸气0.03%6.2%2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如表所示(含量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设计实验验证剩余的气体成分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的不同,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使用的仪器和药品可以任选,实验室制备有刚收集好的呼出气体250ml两瓶)操作现象结论取其中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盖上玻璃片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课后强化训练】达标体验1从冰箱中取出的瓶装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o2 co2 空气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入图中所示三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熄灭、变旺、不变 b变旺、熄灭、不变c、都变旺、熄灭 d、都熄灭3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_变浑浊,这是我们通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氧的的检验方法是_,当观察到_现象时,说明氧的浓度较高。图图人吹气图图4某同学按下列方法练习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如图所示。回答:怎样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水而不留气泡?_。(2)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内,如图所示。(3)将饮料管伸入集气瓶口并向其中呼气,直至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回答:如何判断集气瓶内已经充满呼出的气体?_。(4)用玻璃片在水里盖住集气瓶口,取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请你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回答: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_。5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会遇到很多需要我们将不同的物质分辨出来的时候,试回答:(1)实验室的台上放有两瓶无色的气体,已知其中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请你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写出你的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方法一:方法二:(2)在家庭装修时常会遇到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区分:红墨水澄清石灰水空气青蛙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动物的呼吸吸进_,呼出_。实验中还可观察到装置中的红墨水向_(填“左”或“右”)移动。能力提高7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吸入的空气减少了氧气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比较,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显著的增加金鱼藻 d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烧杯水,烧杯中再放一些金鱼藻,然后通入一定量的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再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体产生,试管内的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2)当试管内的液面如图中所示时,试管中的气体压强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3)试管内的气体可用_来检验。9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停止呼吸,以致死亡。而在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窑或干涸的深井中容易积存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人是否能直接进去。澄清石灰水氧气加热的泥土内装经高温加热的泥土内装未经ab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装置。请回答下下列问题:(1)实验刚开始时,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_。(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_。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石灰水阳光a黑色的塑料袋石灰水b11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两者的不同,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如图所示)。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分别从口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发现a中的小木条燃烧比b中的更明亮,打开塑料袋,观察到a中的石灰水仍保持澄清,而b中则变浑浊。(1)a中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说明a中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作用。(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中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的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作用。(3)很多人喜欢在天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你对这种晨练的习惯有什么看法。思维拓展12清晨,妈妈总是一边催促着孩子起床,一边把紧闭的窗户打末,同时还在念叨着:“换换新鲜的空气。”真的,深吸几口气,爽快极了!昏沉沉的脑袋也清醒了许多。请你学过和知识解释其中原因。唉呀,好难受哇!嘿嘿,好舒服哟!13化学领域内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下面是早期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的实验:用一个玻璃钟罩将一支燃烧着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扣上,过一段时间后,蜡烛渐渐熄灭,小白鼠也开始抽搐,直至死亡。普利斯特里被这种现象所困扰,小白鼠是不是死于被污染的空气?但是,当他用处理后的洁净的空气重复上述实验时,另一只小老鼠同样死去。到底是什么气体导致了老鼠的死亡呢?若用植物替代老鼠,其是否也会死亡呢?普利斯特里又用植物替代老鼠做了实验,结果是:蜡烛依旧渐渐熄灭,而植物不但没有死亡,反而在第二天长出了花蕾(如图所示)。请你思考:从普利斯特里的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如何解释?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导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2了解实验规则;3学会药品的取用。【课前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50 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了解各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名称及其用途。2阅读教材p152p153 “附录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了解实验室中药品取用的原则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取用食盐和白糖、将食盐装入瓶中、将酒倒入瓶中或将瓶中的啤酒倒入杯中等,阅读课本,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课中合作研讨】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1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讨论交流:可直接受热的仪器_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_存放药品的仪器_加热仪器_计量仪器_夹持仪器_ 知识点二、化学实验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1自由讨论、交流,并和老师一起归纳:(1)取用药品时要做到哪“三不”?_、_、_。(2)化学实验中,一定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ml,固体只需_。(3)实验用剩的药品处理原则是“三不一要”:_、_、_、_。(4)我们在物理课上一定已经学过了托盘天平的使用,请回忆其用法,同时阅读教材p152 3托盘天平的使用,了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_盘,砝码放在_盘;当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错放以后,则药品的实际质量_。添加砝码时用_镊取,取用的顺序注意先_后_。称量完毕后砝码放回盒内,游码要_;任何药品都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进行称量,干燥的固体放在_上进行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_上称量。2实战演练(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为了方便,直接用手取用砝码 c为了安全,不去品尝药品的味道 d为了学习,将用剩的药品带走(2)小雨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3.3g(1g以下用游码)的某固体药品,称量完毕后才发现在称量过程中,他将砝码放在了左盘,药品放在了右盘,则小雨同学称取的药品实际质量是( ) a12.7g b13.0 g c13.3g d无法计算知识点三、固体药品的取用1阅读课本p18,然后跟着老师一起完成【实验1-6】和【实验1-7】,练习将固体药品放入试管中。2讨论归纳:(1)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使用的仪器是_;要求是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操作的关键是:一横(_)、二放(_)、三慢竖(_)。(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使用的仪器是_,要求是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防止药品沾在试管中和管壁上;操作的关键是:一斜(_)、二送(_)、三直立(_)。知识点四、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观察老师的演示,完成课本中“讨论”的内容,并与老师一起进行归纳:倾倒液体药品时应该注意什么?_。2液体的量取:选取的仪器是_,选用规格是使其量程_,读数时,量筒必须_,视线与_保持水平。3完成课本“讨论”的内容:读数时采用仰视,将会使读数_(“偏大”或“偏小”),采用俯视将会使读数_。4取用少量液体时,选取的仪器是_,用其添加液体时,不能将其_,应使其_,使用后应该保持_向上,不可_,用过后同时注意要清洗干净,严禁_。5完成【实验1-8】,并注意及时记录实验现象。6实战演练(1)实验室中把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一般用( ) a纸槽 b手 c镊子 d药匙(2)量取8ml液体时选用的量筒最好是下列中的( ) a5ml b10ml c50ml d100ml(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试剂瓶上的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然后倾倒c倒完液体后,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从量筒刻度的背面进行观察读数(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燃烧匙(5)某同学采用俯视的方法量取了10ml的液体,则其量取的液体体积实际是( ) a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6)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中正确的是( )a滴瓶中的滴管用完后要立即洗净,以备再用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尖头竖直向上放置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竖立,滴管悬挂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入a b c d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倾斜,滴管伸入试管中,将液体滴在试管的内壁上(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中考试题链接】1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中错误的是( )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的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盛较多量的液体加热烧杯 d盛少量的试剂反应试管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块状的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b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课后强化训练】达标体验1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请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并用序号按要求填空:a_ b_ c_ d_ e_ f_g_ h_ i_ j_ k_ l_(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 ;(2)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3)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4)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是 ;(5)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6)可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是 ;(7)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8)常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9)必需垫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10)常用于支持和固定各种仪器的是 ;(11)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12)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2要取用7ml的盐酸,可选用( )规格的量筒。a5ml b10ml c50ml d100ml3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a在实验室的角落堆放废纸旧书 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 d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小心放回原瓶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手拿一颗锌粒放入试管 b用嘴品尝实验室中氯化钠的咸味c将鼻孔凑到瓶口上方闻无色气体的气味 d使用量筒时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5可用作少剂量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 b试管 c滴管 d烧杯6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是因为( )a防止标签脱落 b防止渗出药品腐蚀标签c便于观察 d防止药品腐蚀手心7某同学欲称量5.3g的固体药品,天平调平后,进行称量,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 ) a添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添加药品 d调节平衡螺丝a b c d8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有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因此实验室中的药品都贴有醒目的图标来指示,下列图中适合贴在浓硫酸、浓硫酸药品柜上的是( )a 针剂瓶 b 饮料吸管 c 眼药水瓶 9某校因仪器不足,老师发动同学想办法。(1)有一位同学想用右图所列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来代替试管,你放为b可代替_,c可代替_。(2)另一位同学找到一个带小孔的小瓷片,请你用日常用品组合成一盏代替实验室的酒精灯(写出日常用品的名称)_。能力提高10某学生欲量取8ml的水,把水倒入量筒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8ml,则实际量取的水是( )a大于8ml b等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估算11某学生先仰视读数为32ml的水,然后倒出部分水,再俯视读数为20ml,它实际倒出的数值是( )a12ml b小于12ml c大于12ml d无法计算1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食盐; b用量筒量取5.29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1吨食盐; d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13小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2.6g(1g以下用游码)食盐,称量后发现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放倒了,则他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