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5分)a跋涉(b)狭隘(i)熟悉(x) 要挟(xi)b闲暇(xi) 斑斓(ln)慰藉(ji) 麻痹(p)c戕害(qin) 符箓(l)钥匙(ch) 恢宏(hn)d遐迩(r) 斑驳(b)锁钥(yu) 孤僻(p)解析a项挟xi。b项痹b。c项匙shi。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闲瑕遐迩锁钥怪癖b孤僻 癖好 斑斓 慰籍c沉溺 沉缅 缅怀 跋涉d戕害 斑驳 斑斓 骁勇解析a项瑕暇。b项籍藉。c项缅湎。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5分)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b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d在数千年来汗牛充栋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解析d项“汗牛充栋”不能修饰“语言”。答案d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5分)a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b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c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d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解析a项“心灵”后“的”多余。答案a5请运用“恪守与改变”这组词语,仿照例句写一句话。可适当增减、更换个别词语,句式相同或相近。(5分)例句: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答:_解析例句中陈述的对象是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一组词语,“烦恼”与“希望”同样如此。“节制”与“坚忍”意义上趋同。例句饱含哲理,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事物。另外,注意句式上的特点。答案恪守所需要的美德是忠诚,而改变所需要的美德是创新。一切恪守都并非没有愚蠢,而一切改变也绝非没有聪明。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68题。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6作者倡导一种怎样的读书观?试分条概括。(6分)答:_解析从文段中寻找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观点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可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答案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7“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5分)答:_解析理解这段话的意义要结合语境来进行。“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说明读书会挤占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时间;“不反对任何人倾心读书”,说明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不能没有书。答案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书。8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6分)答:_解析要从“名著(经典)”和“报纸和流行文学”的对人的影响即作用方面来考虑。答案因为流行文学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只是为了“散心消遣”,而杰作需要我们集中心智,用心、用爱去对待,所以,读杰作才能获得教养。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悖论,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1898年的剧作狼群。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小说为20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它被称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另一方面,现代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之间变化不息。即便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有趣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这引起了有人对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有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成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节选自斯蒂芬茨威格罗曼罗兰)9请从精神和作品方面对罗曼罗兰作出精要的概括。(9分)答:_解析认真阅读文本,抓住其精神和作品方面的特点进行概括。答案罗曼罗兰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也颇受非议和指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