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2.6 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练习 语文版必修4(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2.6 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练习 语文版必修4(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2.6 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练习 语文版必修4(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2.6 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练习 语文版必修4(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并序)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摧藏(zng)彷(png)徨徘徊(hui) 伶(lng)俜(pn)b窈窕(tio) 遗(y)施拊(f)掌 葳(wi)蕤(ru)c否(p)泰 哽咽(y)玳(di)瑁 踯(zh)躅(zh)d公姥(lo) 便(bin)言菴菴(yn) 箜(kng)篌(hu)解析a“俜”读png;b.“遗”读wi;d.“姥”读m。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缢不堪结发偏邪b怀愤罗敷驱遣腰襦c香囊箱簾严装纨素d精妙嬉戏磐石娇逸解析a邪斜;b.愤忿;c.装妆。答案d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退下来。b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幸:幸亏。解析d幸:希望。答案d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否:厄运。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渠:他。c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赍:携带。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解析c赍:赠送。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解析b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的认识。c.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d.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答案a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10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4分)答:_ _ _答案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起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3分)答:_ _ _答案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3分)a勤劳b温柔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答案c二、课外拓展9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5分)长歌行乐府歌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 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增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看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解析c提示:无暗“含”的内容。答案c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5分)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 将,岂。纪,经营。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_ _ _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5分)答:_ _ _(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 _ _答案(1)驿站秋夜难眠图(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答:_ _ _(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4分)答:_ _ _答案(1)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2)同意后一种意见。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诗人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如同意前一种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适当给分。)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3分)答:_ _ 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答:_ _ _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