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备课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第10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师寄语】人心齐,泰山移。 【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2. 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难点:团结就是力量【学习过程】 欣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一、自主探究,梳理基础知识: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粗读、教材、圈划重点知识)1、集体的存在形式_ ,例如_、_、_、_。2、集体的基本特征:a _ b_ c_ d_3、个人与集体是_,集体是_,是个人成长的_。个人是组成集体的_,集体的发展离不开_4、团结就是_。二、互助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知识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1、阅读课本第3页方框内两同学对话,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预习尝试回答问题 (1)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2)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阅读教材第4页正文部分,合作明确下列问题(1) 什么是集体?(2) 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知识二:团结就是力量1.阅读教材第5、6页方框内的材料,小组讨论二次备课(1)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2)这句话有什么体会?(3)试一试;自己还依靠集体的力量举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2、阅读教材第6、7、8页,合作明确问题;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结论 :(1): (2): (3): 三、课堂小结,自主记忆通过学习,我的收获有:我的疑惑有:四、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谚语说明()、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b、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c、维护集体利益必须以获得个人利益为前提d、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2.“振超精神”“振超效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可是许振超总是谦虚地说:“装卸效率是集体协作的结晶,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这句话告诉我们()集体无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集体的团结可以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集体的团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集体团结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a、b、c、d、3.团结的集体力量大。下面体现这一观点的俗语有()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近朱者赤,近墨着黑a、 b、c、d、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沙子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就会比花岗岩还二次备课教后反思:要坚硬这句话强调的道理是()a、集体是有个人组成的b、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c、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更有力量d、集体的力量必然大于个人的力量5俗话说:“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要建设一个团结的集体,需要我们( )各尽所能、发挥特长 团结协作、互助前行找准位置、奉献集体,张扬个性、以我为主a、b、c、d、(二)材料分析题6“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歼十”飞机研制涉及100多个参研单位,20多个部门和行业重点工程。可以说,离开了团结合作、协调攻关,“歼十”飞机就不会横空出世,就不会实现中国航空工业里程碑式的跨越。结合材料,谈谈个人为什么要融入集体。【学后反思】:二次备课项目二为了集体的发展 主备人:王琛 审核人:刘振【教师寄语】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树立集体主义观念。2、能力:能辩证的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3、知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懂得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以集体利益为重。 学习难点: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习过程】(一)检查巩固: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2、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二)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_ 2、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需要具有强烈的_,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_中。 还体现在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失时,要敢于积极_ 集体的荣誉和利益,_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4、_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表现,_高于一切。 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_,_服从_。 在我国,_和_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互助学习,合作探究,共同释疑结合身边实例,谈一谈1、为什么要以集体利益为重?结论:_ _2、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结论:(1)_ (2) _(3) _ (4) _(四)典型事例分析:材料见八年级下册教材第7页 1、初二5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应该做些什么?二次备课 3、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的看法】1.初二5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队员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队员个人为了自己露一手而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不能把各自在身高、技术上的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团队强大的合力。2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3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强大的力量,我们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在生活中,我们应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五)课堂小结,自主记忆。通过学习,我的收获有:我的疑惑有:(六)、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 在某校八年级六班,小丽成绩优秀,经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雯能歌善舞,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文艺比赛;小超是电脑高手,经常帮同学们解决电脑难题请据此回答第1、2题。1上述材料表明,该班的这几位同学 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集体分配的任务 都在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只在意展现自我,不注重团结协作 都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a. b. c. d.2.向上述同学学习,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们应该 完全依靠老师和班干部 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将个人实力转化为集体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以主人翁姿态自觉为班集体服务a. b. c. d.3.某校八年级三班围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召开讨论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b.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c.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4.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的最高表现是( )a.不做有损于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b.做好本职工作c.积极同破坏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d.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5.下列属于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正确做法有为争得卫生先进班级,小明向其他班级卫生区丢垃圾小刚关系帮助小同学小青同台独言行作斗争新一代铁人王启民刻苦钻研攻关,为大庆油田节约资金上千万元a. b. c. d. 6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竟逃之夭夭。被二次备课教后反思:救者的行为表明( )a、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他人的帮助b、极端个人主义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c、人的本性是自私的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二、非选择题:7. 李敏是某校初三 (1)班的学生,她不但学习成绩好,二胡拉得也棒,而且还懂计算机。市里要举行电脑diy大赛,信息技术老师点名要她,并寄予厚望。同时,学校要举办元旦文艺汇演,这可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大好机会,李敏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一鸣惊人。可是班主任找到她说希望她和另一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市中学生朗读比赛,放弃文艺汇演。李敏思前想后,前两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且很拿手,而朗读比赛又是学校安排的,都参加就太耽误时间,面临考试。请你告诉李敏应该怎么办?并说明她这样做的理由【学后反思】二次备课第11课 项目一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主备人:尹逊慧 审核人:刘振【教师寄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2、能力: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3、知识:了解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知道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重、难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社会生活是_的,也是_的2、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_,还要学会_,学会_。3、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_,辨证地_。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_,还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_二、合作释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1.结合课本p16上方4幅图画,你对p16 右下方的江泽民名言是怎么理解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2.小组讨论:课本p17中间的一段材料说明了什么?作为社会的一员,面对这些观念,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结论:(1)_(2)_ (3)_ (4)_3.小组讨论:课本p18上面的两段材料 (1)在上述材料中,从众心理对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分别起怎样的作用?结论: (2)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从众心理?结论:积极地一面是_ 消极的一面是_二次备课三、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下列内容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是( )我家从农村搬进了县城,住进了楼房 父亲上班以前是骑自行车,现在买了个轿车来回上下班 春天到了,鸟儿开始歌唱,树叶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 以前的驿站中的烽火不见了,现在只要鼠标一点,信息即刻到达 “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网上购物”等词汇进入寻常百姓家a b c d2. 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同学甲说:“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同学丙:“中学生虽然年龄小,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的有益的,适合的活动。”a b c d3. 社会发展对每个人素质都有新的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到真实本领 认识别人的心理,从中找到致富路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磨练坚强意志,增强活动本领 a b c d4、江泽民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活动。学习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 a 、 b、 c、 d、 5、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李刚和同学们都停了下来。有个同学等得不耐烦了,趁车辆稀少时冲了过去,其它同学见状也闯了过去。闯过去的同学回头看见只有李刚一个留在原地未动。大家都对他哈哈大笑,说他是胆小鬼。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李刚做得对,他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李刚做得不对,他缺乏抓住机会的勇气 李刚做得对,他能自学遵守交通法规,不盲目从众。李刚做得对,他善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a、 b、 c、 d、6、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下列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有(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充满了危险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a、 b、 c、 d、(二)非选择题1.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往往非常遗憾的看到一些现象:二次备课教后反思:在公共场所,人们肆意的高声喧哗和乱吐扔;虚假广告满天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商品五无处不在;人们随意的倾倒排泄各种污染物,既污染社会又污染环境;公共设施屡遭劫难,被毁坏的速度数倍于私人财产。(1)你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风气?(2)面对社会中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2小研是初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她特别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并且会刻意模仿青年人的穿着打扮。看到主人公的头发是黄颜色的,自己就抓紧去染成黄色。看到他们穿膝盖上有2洞的裤,自己赶紧要钱买。在她的影响下,班里好几个女生都开始这样做。(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2)这种心理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学后反思】二次备课项目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主备人:王琛 审核人:刘振【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 、 。2、帮助他人首先要( )、还要-( )要注意-( );注意维护-( )3、我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在(1) (2) (3) 二、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3、 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发现的问题是:_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_我能做的事情有:_ 4、共同探讨:我们中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 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 (2) (3)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_我还存在的疑惑有:_【中考连接】(2009 河南)大善无声,大爱无言。河南信阳农民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黄久生的行为体现了他( ).关爱社会,承担责任.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敬老爱老、弘扬美德.知恩感恩、回馈社会二次备课教后反思:a . b c d解析:本题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所以这几个答案对事情社会行为的表现,所以选d三、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对这句名言理解有误的是( )a.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b.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c. 分享意味着失去,有思想要学会保留d.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2、下列与“我为社会做贡献”这一观点相适应的是( ).小王积极参加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于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小明不愿参加为西部贫困生募捐的活动 .黄伯云孜孜以求,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不懈努力a . b c d3、“以团结互助为荣”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之一。帮助他人你首先要做到( )a. 注意帮助他人的方式b. 注意帮助他人的方法c. 注意被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