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五社会大变革与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3内江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关于变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b思想上百家争鸣c经济上土地国有化趋势加强d经济上生产力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变法,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故a、b、d三项都正确。但这一时期土地国有化趋势削弱,私有化趋势加强,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2(2013福州质检)王韬说:“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从中可以看出他()。a坚持“中体西用”观念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 d维护儒家纲常伦理道德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维新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韬是早期维新代表人物,而“君民共治”则反映了君主立宪思想,b项正确;a项是洋务派的主张;维新变法运动是在19世纪末,题干也无从反映,c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答案b3(2013苏北四市一模)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二者的共同依据是()。a民主共和说 b社会进化论c君主立宪说 d经世致用说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改良思想和革命思想。康有为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强国,邹容认为世界各国都是通过革命才富强的,因此他们依据的是适者生存的道理。故选b项。答案b4(2013永州一模)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材料指出“本源所在,在其思想”,结合民国时期,可以判断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5(2013合肥二模)在某中学的“徽风皖韵乡土史”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按下列人物图片确定一研究主题。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主题是()。a安徽工业化一瞥 b安徽是红色的摇篮c思想解放源自安徽 d安徽和中国近代化解析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中国工业化。陈独秀宣传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胡适宣传民主与科学,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王稼祥是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了中国思想、政治近代化。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2013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列作品中,体现出毛泽东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是()。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是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a项是在1949年,b、c两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d项是在1945年。答案a7(2013洛阳一模)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该言论()。a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d阐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个关键信息判断出这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都是社会主义,均可排除。答案b8(2013珠海摸底)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括材料“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等信息,可知该学派主张人人都有自己的道德价值准则,不能强求一致。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只有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故a项正确。答案a9(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解析欧洲的文艺复兴只是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非提倡吸收外来文明,故a项不正确;欧洲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10(2013河北重点中学联考)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性质都在于思想解放。故选b项。答案b11(2013宜春五校联考)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 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分析,体现了人民主权说。b项正确。答案b12(2013淮北一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a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b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c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d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解析“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与宗教改革有关,“宗教是迷信”不符合西方人的信仰,“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与文艺复兴有关,因此a、b、d三项都对应错误。c项中“希腊人错了”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果被证明不科学。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3济宁一模)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西周已经存在的封建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思想解放。第(1)问,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可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等方面归纳,但材料一仅是分析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因素,关键信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呼唤建立新的社会;第二小问的影响可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归纳,要史论结合。第(2)问,综合比较分析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意义,第一小问关键信息:呼唤建立新的社会、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第二小问,考查文艺复兴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推动近代化的意义阐述。第(3)问,结合文革结束后中国徘徊中前进的阶段特征分析,特别是“两个凡是”,其影响主要是围绕思想解放的意义来阐述。第(4)问,本题涉及的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运用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秦建立后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3)必要性:“文革”结束后,个人崇拜和“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4)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14(2013盐城摸底)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等古今中外思想解放潮流。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其态度;目的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得出思想主张的不同;第二小问,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ew Module 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Unit 8 What's his job 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2012
- 《任务二 餐具我来摆》(教案)-2024-2025学年劳动一年级上册浙教版
- 2025年初中生物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主题 重现滕王阁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华东师大版2020选择性必修5 三维设计与创意-华东师大版2020
- 3.4 光的折射规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沪粤版2024
- 蒸馏萃取课件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等式不等式(试卷+解析)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玉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南京大学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2025年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胃癌疼痛的个案护理
- 八大联考练习试卷附答案
- GA 1010-2012看守所床具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定稿)
-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下载(全册)合集(含整理与复习)课件
- 《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