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18 杨修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18 杨修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18 杨修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18 杨修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杨修之死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庖官(po) 食讫(q) 佯惊(yng) 伺查(s) 谮害(zn )诈败(zh) 麾军(hu) 绰刀(cho) 夏侯惇( dn ) 簏( l ) 鸡肋(li) 沉吟(yn) 褒贬(bo)(bin) 主簿(b)邺城(y) 高阜(f) 酥(s) 曹丕(p) 伺(s)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家作品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张飞、关羽、周瑜等众多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2、背景资料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后半部分。曹阿瞒即课文的曹操。“杨修之死”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期间。曹操率大军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战,再败,只得兵退斜谷。曹操屯兵日久,是进是退,犹豫不决。看透曹操心意的行军主簿杨修,擅自命令军士准备撤退,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3、积累词语主簿:文书之类的官。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绰刀:抓取。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3、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认识杨修的死因。4、积累文言词汇。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庖官( ) 食讫( ) 佯惊( ) 伺查( ) zn( ) 害 zh( )败 主b( ) 沉yn( ) 鸡li( ) 麾军( ) bo bin ( ) ( )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3)文章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2、句段品读: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3、探究质疑:细读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参照课前自学(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2)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3)“鸡肋事件”、“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2、句段品读:(1)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2)(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我的近侍?(3)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4)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条文来回答。3、探究质疑: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狡诈,又有深谋远虑。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词语积累,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主簿: 班师: 恃才放旷: 谮害: 佯装: 绰刀: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结合具体内容,了解杨修性格特征? (2)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2、句段品读:(1)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2)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3)人皆不晓其意。 (4)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5)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3、探究质疑:杨修之死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词语积累:参照课前自学(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杨修:恃才放旷 才思敏捷 卖弄聪明 老谋深算 果敢大胆 轻率大意(2)曹操:阴险狡诈 城府很深 表里不一 虚伪多疑 残忍歹毒 刚愎自用 2、句段品读:(1)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2)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3)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4)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5)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3、探究质疑: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