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孝感统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能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答案c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图中的生产者是1,只包括全部的绿色植物b.碳元素在图中1、2、3、4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图中3是分解者,它通过呼吸作用将含碳有机物最终分解成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图中123可构成食物链解析图中1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光能合成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无机环境,5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1、2、3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答案c3.(2013安庆模考)如图所示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的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解析图中“能量q”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从图中信息可知,从生产者到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极低,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应人工补充能量,b错误;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中还有动物流向其的能量,c错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物质的循环,d正确。答案d4.(2013苏北四市三调)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解析d项应该是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的营养级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个体所需。答案d5.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题时要以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途径为突破口,还要注意各选项中的箭头方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由于生产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生物群落与无杌环境的通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样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流经各级消费者,最后被分解者分解,又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答案a6.(201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2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答案a7.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 kg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 kg(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a.125b75 c.7 500d12 500解析根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特点可得,在题中所述的食物链中鹰增加1 kg有机物,至少需要草中有机物的量为1 kg(20%)3125 (kg)。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得如下关系:6h2oc6h12o6,可计算出需要h2o的质量为(618125)1801%7 500 (kg)。答案c8.(2013潍坊模拟)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玉米人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若种植玉米的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元素积累少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营养级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长期坚持素食,可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故c正确。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中流动时存在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富集作用越强,所以中的人体内重金属元素积累相对较多,故d错误。答案c9.(2013豫北五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绿色植物的_ _。(2)图中分解者通过或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到大气中。(3)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盐外,通过的形式回到大气中。(4)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主要以的形式进行循环,循环始终与结合在一起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的形式存在。解析(1)无机环境中的碳一般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2)分解者能够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到大气中。(3)图中a中的碳,除碳酸盐外,一般通过化石燃料燃烧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4)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往往伴随着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答案(1)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无氧呼吸(3)化学燃料燃烧(4)co2能量流动有机物10.(经典题)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_ _。(3)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或“同化”)的能量(即n2)。(2)初级消费者通过粪便被蜣螂利用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而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所以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0。(3)能量传递效率应为相应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故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0%。(4)q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答案(1)n2(2)0(3)100%(4)负反馈调节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级智能提升11.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为生产者 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依题意可知是生产者,是初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是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利用的能量,应是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答案ac12.(2012常州模拟)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a.图示生态系统只没有标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图中生物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c.种群b数量的增长会导致种群a的增长,而种群a数量的增长又会抑制b数量的增加,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d.若该系统中种群c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种群d含的能量为1.3108 kj,则种群a至少约含5.5106 kj解析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a获得的最少能量为(6.81091.310810%)10%10%5.5107(kj)。答案ad13.(2013山东潍坊一模,35)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过程表示,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调整到,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解析(1)由图甲中,a是二氧化碳,d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2)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平顶山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夜间文案工作总结与激励
-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古诗鉴赏试题答案解析及译文
- 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银行安全保卫培训课件
- 预防接种沟通艺术
- 2026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汉中学市南郑区红庙镇初级中学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二十二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劳务分包加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呼吸功能障碍的支持
- 气体充装安全培训课件
- 玻璃隔断制作安装合同
- 小学生防控近视课件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第五章-编程框架原理
- 肛管直肠超声检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帝豪EV450维修手册
- 高三家长会 携手共进-圆梦高考家长会 课件
- 2024年-2025年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