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增分突破4 表达技巧鉴赏之规范答题.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增分突破4 表达技巧鉴赏之规范答题.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增分突破4 表达技巧鉴赏之规范答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分突破四表达技巧鉴赏之规范答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答:_(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答:_答案(1)“水急流”是应首句中的“解行舟”而来,又是下句中“人已远”的缘由,这样写环环紧扣,结构紧凑。(2)古人写景常以“眼前景”为实,而以想象之景为虚。据此,本诗一、二句是写实,三、四句是写虚。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写得孤独凄凉,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深情。这两句写法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极为相似。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答:_答案反衬。“忘却愁”是因为“闲临水”“贪看飞花”,衬托出武昌春色的迷人,情随景移,表现出诗人在“临水”“看花”时的愉悦心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何以见得?答:_(2)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说其妙处。答:_答案(1)即中秋夜。“地白”言月明,“桂花”暗指月宫,又是中秋时令花。第三句更寓怀人、团圆之意。(2)前两句以引无限怀人之意,而结句却不言己情,用疑问把诗意推向更广阔的境界:中秋夜思亲怀人乃天下离人的共同感受,而诗人又赋月光以人情,暗写自己。“落”字千钧,出意新奇,写尽心中思念之怀。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杜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李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答:_答案两诗表达的感情都是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设想未来夫妻相见,在窗下共叙相思之苦的情景,而杜诗更悲伤,更动人。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写景物使用了何种手法?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的?细心揣摩三、四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_答案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