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2001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河南省长垣县第一中学初中部(一中分校) 李慧香【教学内容分析】斑羚飞渡出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学习这篇课文,锻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常用字词,梳理课文情节,学习本文描写斑羚飞渡场面的细腻笔法。过程与方法:读熟文章,运用问题引领法、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揣摩品味语言,挖掘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斑羚飞渡的壮举及镰刀头羊的形象分析中,感悟崇高的牺牲精神与奉献品质,激发读者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情分析】通过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七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都有所提升,能够梳理文章情节,大胆发表见解。不足之处是对于本文描写斑羚飞渡场面的多种方法,掌握不够全面,还要以语言为抓手带领他们揣摩文章的精妙之处。【教法学法】跳读法、细读法圈点勾画斑羚飞渡的动词,感人细节,感悟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自主学习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发表个性见解,理解文章的核心价值。问题引领法通过主问题的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解析中来。【教学重点】通过对关键段落的重点探究,学习描写斑羚飞渡场面的细腻笔法。【教学难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角度思考,挖掘文章内涵。【教学环境】录播室,使用一体机。【板书设计】斑羚飞渡震撼 反思【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案上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目标:了解作者;正音解词;认识斑羚;标注段序,梳理情节。【教学活动】第一学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漫步我们的校园,绿的草、红的花让人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美丽、可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共同感受生命的另一个层面生命的艰难、不屈与代价。二、整体感知问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本文讲述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问题2:划分情节,用简炼的语言概括每部分内容。(开端1-2:身处绝境 发展3-7:惊慌无奈 高潮8-15:斑羚飞渡 结局16-17:从容赴死)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吗?(感动或震撼)三、自主探究教师点拨:伤心崖上斑羚飞渡的壮举确实令人震撼,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场面的,其中镰刀头羊的形象如何,你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什么?自主探究,揣摩品味:1.精读一段:品味赏析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面,分析其写法,思考其作用,品味其壮烈。2跳读一篇:找出描写镰刀头羊外形、动作、神态、叫声的语段,用“这是一只_ 的斑羚”的句式说话,并说出依据。3.感悟主旨:你从“飞渡”中感悟到什么?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自主学习5分钟,各组推荐代表在组内试讲,准备全班展示。四、展示提升1.品味赏析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面,分析写法及其作用。精选动词,具体细致画出第9段中的一系列动词,准备填空。半大斑羚朝前(),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朝山涧对面()去,老年斑羚()在后面,头一(),也从悬崖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的背上()一下,在空中(),下坠的身体再度(),轻巧地()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山崖。追问: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好处?穿插课堂微讲座:运用一连串的动词,细致生动地叙述了斑羚飞渡的全过程。这种放慢动作,分解动作的描写方法,能生动地还原再现情景。这叫做动作的细节描写。妙用修辞,生动形象作者是怎样描写老斑羚坠落状态的?两处比喻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火箭残壳降落时会有弧度,而鸟儿断了翅膀会笔直坠落,第二句更准确形象。火箭残壳,没有生命,而小鸟是有生命的,显得更悲惨。)齐读:怀着悲伤崇敬之情朗读这两个比喻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文详细描写了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那么其它斑羚的命运呢?(其它斑羚飞渡成功,只有一对,因衰老的母斑羚力不从心而坠落深渊。)穿插课堂微讲座:这样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一对,而其它的斑羚飞渡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手法是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叙事生动,主题鲜明。作者感受,抒发敬意斑羚飞渡时作者对“我”的反应进行了哪些描写,你能再找出一两处类似的描写吗?并勾画重点词语。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让我震惊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我没想到想出牺牲一半赢得种群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从容地走向死亡我看得目瞪口呆)通过抒写“我”的主观感受,表现人类对斑羚群的敬意和赞叹。2.找出描写镰刀头羊外形、动作、神态、叫声的语段,用“这是一只_ 的斑羚”的句式说话,并说出依据。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这是一只机智的(勇敢的、果敢的、视死如归的、从容镇定的、处惊不乱的、有智慧有胆识的、有领导组织能力的、舍己为群的)斑羚。五、拓展延伸读完这个凄美的故事,令人浮想联翩,这感天动地的义举多么熟悉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同样壮烈的场面,同样视死如归的形象。资料助读:一个海难场景(“诺曼底号”遇难记);潘天麟和贺艳夫妇护子。船长指挥,妇女先走,船员断后,最后,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海底。)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新发现?总结:船长与镰刀头羊一样,从容镇定、处惊不乱,顾全大局,视死如归。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自然而然确立了“护弱”的规则。但也有部分人不能勇敢面对灾难与困境。感悟主旨你从“斑羚飞渡”中感悟到什么?请从不同角度思考。归纳:反映了斑羚在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勇于牺牲的精神;作者希望我们能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唤起人类对自身某些行为的反思。六、反馈检测此时此刻,面对甘愿牺牲的老斑羚和喜获新生的小斑羚或面对目瞪口呆的猎人,你想说些什么呢?把自己的想法凝结成一句话,写一写,说一说。对死去的老斑羚对镰刀头羊对获得重生的小斑羚对文中的猎人小结:无论动物还是人,都一样有对生命的渴求,在生存道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困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在遇到险境时镇定下来,运用我们的智慧,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最后,我想用人与自然栏目的一句话结束这堂课:生命如此美丽,请珍惜我们自己,也要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教学反思】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节课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单元目标: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围绕本课目标设计开放性问题:1.精读一段:品味赏析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面,分析其写法,思考其作用。2.跳读一篇:找出描写镰刀头羊外形、动作、神态、叫声的语段,用“这是一只_ 的斑羚”的句式说话,并说出依据。3.感悟主旨:你从“斑羚飞渡”中感悟到什么?请从不同角度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教学环节的展开围绕主问题:“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表现出来?”(感动或震撼)“伤心崖上斑羚飞渡的壮举确实令人震撼,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场面的,其中镰刀头羊的形象如何,你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什么?”由此引出对具体问题的探究。一方面围绕写作技巧精读一段(第9段):品味赏析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面,调动知识积累,学习本文描写斑羚飞渡场面的细腻笔法;另一方面围绕“精神震撼”,让学生跳读一篇:找出描写镰刀头羊外形、动作、神态、叫声的语段,用“这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育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初级电工操作证实操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护理部工作计划
- 2024年度甘肃省考评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2025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第一季度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危急值管理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 盘螺销售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砌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箱涵预制施工方案
- 螺旋灌注桩施工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茶叶工艺学第七章青茶
- 五一劳动节劳模精神专题课弘扬劳动模范精神争做时代先锋课件
- JJG 475-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 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安全规范
- 脑电双频指数bis课件
- (完整版)销售酒糟合同
- 婴幼儿乳房发育概述课件
- 盘扣式脚手架技术交底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高考数学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