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自智能控制.doc_第1页
电热自智能控制.doc_第2页
电热自智能控制.doc_第3页
电热自智能控制.doc_第4页
电热自智能控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控制 名 称: 模糊控制简述院 系: 自动化 班 级: 0804 学 号: 200802020407学生姓名: 李华彬 成 绩: (1) 模糊控制综述 模糊技术的由来应追溯到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扎德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它为模糊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974年英国学者E.H马达尼首先在试验室里实现了对蒸汽发动机的模糊控制,从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简称模糊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冠有模糊字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遍及世界各地.以模糊电冰霜为例,电冰箱的模糊控制主要是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各室温度值和算出的温度变化,运用模糊推理确定食物温度,控制压缩机运转和风门,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和最佳保鲜效果.现以用于冰霜化霜的模糊控制为例具体地加以说明.以前冰箱的定时化霜的冰箱门的开闭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现在模糊控制技术将冰箱门开闭次数,开闭频率和最佳化霜时间加以统计和分析,预置于控制程序中,让其记忆,而后,根据冰箱实际运行选择在冰箱门开闭最少的时间段内进行自动化霜,使冰箱内温度波动最小,对食品的质量影响最小.简言之,模糊控制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工具,把控制专家和操作技师的经验模拟下来,通过模糊控制软件,将最善于处理模糊概念的人脑思维方法体现出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模糊控制最适宜用于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表达的控制系统,多数的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且节能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其控制正是一种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问题.模糊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工业,医学,地震预报,工程设计,信息处理以及经济管理等,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技术.目前,应用最多也是最成功的,一是工业过程控制,二是模糊家电产品.前者如水厂水质净化控制,地铁车辆运行自动控制,汽车自动变速控制,染色配色系统,超净室恒温恒湿系统,化学反应罐温度控制等.80年代下旬日本开始把模糊技术用于家用电器,在全世界迅速掀起了模糊家用电器热.市场上陆续推出了模糊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烤箱,电饭锅,摄录一体机,电风扇,吸尘器,自动电话,衣物干燥机,自动热水器,电子炉灶等,不胜枚举.模糊控制技术使家用产品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操作更加简便,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又有明显的节能效益.无疑,它将成为家用电器更新换代的关键技术.1987年,可以说是日本模糊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的里程碑.寺野寿郎将1987年称之为日本模糊元年,因为这一年日立公司将模糊控制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仙台市地铁,使地铁启动和制动均极为平衡,再无冲撞之感,而且停车能精确到10厘米以内.因此,模糊控制技术的知名度和声誉大增.由于美国的半导体技术,软件设计和单片机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为模糊控制技术在军事工程方面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并使这一高新科技已成为美国90年代军事工程中的热点之一.美国已将它用于信息工程,图象识别,人工智能,空间飞行,卫星与导弹的控制等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模糊技术在地震预报,心理学和金融等领域也得到成功的应用.如证券公司应用模糊逻辑买卖证券和股票,可以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像最有经验的行家一样,指导人们何时买入,何时抛出等.国内外发展现状模糊技术作为一门引入注目的应用科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它有可能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为了确保21世纪的科技竞争力,各国争先恐后地发展模糊技术.在模糊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美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从1995年到1997年,美国的电力部门拨款120万美元资助美国电网的模糊神经元网络控制系统的开发.另外,智能汽车高速公路运行系统,金融管理系统研究计划也在实施之中.日本就模糊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了长远规划,确定了6个重要发展课题:1,基础研究:研究基本概念,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以确保应用开发的连续性.2,模糊电脑:实现模糊信息的电脑处理,包括电脑的构造,逻辑记忆和存等.3,机器智能:实现模糊信息处理,使机器能高速地识别和判断模糊信息,包括智能控制,机器人,通信处理和模式识别等.4,人机系统:实现人机系统,包括模糊数据库,模糊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5,人与社会系统:主要进行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医疗诊断系统,行为心理透视系统及社会经济模型.6,自然系统:研究模拟和理解自然现象,包括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地震预测和经济系统分析.近年来,我国在模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经贸于1994年所立的国家重大技术项目模糊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特别包含了一个子项目模糊控制技术标准化.这个项目,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直接承担并负责组织实施.迄今已有两年时间,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个子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模糊控制无所不在,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专家认为模糊控制技术高深莫测,它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未来的某一天,它将会以更使人出乎意料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传统的自动控制,包括经典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控制器的综合设计都要建立在被控对象准确的数学模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很多系统的影响因素很多,十分复杂。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特别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模糊控制的诞生就显得意义重大,模糊控制不用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系统的输入输出的结果数据,参考现场操作人员的运行经验,就可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模糊控制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从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 模糊控制具有的突出特点: (1)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2)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因而模糊控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3)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容易导致较大差异;但一个系统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模糊控制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这有利于模拟人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5)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的主要缺陷:(1)精度不太高;(2)自适应能力有限;(3)易产生振荡现象。(2) 模糊控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 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11 Fuzzy-PID复合控制 Fuzzy-PID复合控制指的是模糊技术与常规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常见的一种是Fuzzy-PI双模控制形式。这种改进的控制方法的出发点主要是因为模糊控制器本身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性能比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而PI调节器的积分调节作用从理论上可使系统的稳态误差控制为零,有着很好的消除误差作用。因此把模糊控制和PI调节器相结合以增加稳态控制性能。文献8介绍了当用常规PID控制无法满足控制精度且系统稳定性差时,可引入智能积分Fuzzy控制器来提高系统动态精度。12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9 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来在线地整定比例因子K1、K2和K3,使它们保持合适的数值,从而使系统的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这种控制方法较之常规的固定比例因子的模糊控制方法,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在随机环境中能对控制器进行自动校正,使得在被控对象特性变化或扰动情况下,控制系统保持较好的性能。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比常规的模糊控制系统(FCS)增加了两个功能模块,一个是系统的性能测量模块。它由系统误差e,误差变化率ec等计算出表征系统性能指标的数据;一个是比例因子调整功能模块,它用一套调整算法在线调整比例因子。13 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10,11 利用参考模型输出与控制作用下系统输出间的偏差来修正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包括比例因子、解模糊策略、模糊控制规则等。14 自组织模糊控制12,13 将参考模型和自组织机制相结合,它能自动的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修改、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自组织模糊控制系统比一般的模糊控制器增加了三个环节:性能测量环节、控制量校正环节和控制规则修正环节。性能测量环节用于测量实际输出特性与希望特性的偏差,以确定输出响应的校正量。控制量校正环节将输出响应的校正量转换为对控制量的校正量。控制规则修正环节修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这样也就实现了对控制量的校正。15 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模糊控制14 包括多种对外扰影响或重复任务的性能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模糊控制方法,以及自寻优模糊控制器等,其关键在于学习和寻优算法的设计,尤其是提高其速度和效率。16 多变量模糊控制15 一个多变量模糊控制器有多个输入变量和输出结果、一般采用结构分解和分居分级结构,利用多个简单的模糊控制器进行组合,并兼顾多规则集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献16介绍了它的一种应用。2 模糊控制的进展 目前,模糊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各种模糊产品充满了日本、西欧和美国市场,如模糊洗衣机、模糊吸尘器和模糊摄像机等等,模糊技术几乎变得无所不能,各国都争先开发模糊新技术和新产品。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模糊芯片也已研制成功且功能不断加强,成本不断下降。直接采用模糊芯片开发产品己成为趋势。模糊开发软件包也充满市场。模糊控制技术除了在硬件、软件上继续发展外,将在自适应模糊控制、混合模糊控制以及神经模糊控制上取得较大发展。随着其它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模糊理论的应用更加广泛。模糊理论结合其它新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基因形成交叉学科神经网络模糊技术(Neuron Fuzzy Technique)和遗传基因模糊技术(Genetic Fuzzy Technique),用于解决单一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模糊理论在其它学科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21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融合 近年来,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不仅在各自的学科里取得了引入注目的进展,而且在这两个学科的边缘开辟了众多研究新领域。两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必将引起电子产业和信息科学的新革命。 神经模糊控制是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方法。模糊系统是建立在“IF-THEN”表达式之上,这种方式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在自动生成和调整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上却很困难。而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所以可结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来训练模糊规则。提高整个系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目前最受注目的一个课题17,18。22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的融合19 由于模糊逻辑控制所要确定的参数很多,专家的经验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很难根据它准确地定出各项参数,因而实际上还要反复试凑,寻找一个最优过程。通过改进遗传算法,按所给优化性能指标,对被控对象进行寻优学习从而有效地确定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2.3专家模糊控制 专家模糊控制器EFC(Expert Fuzzy Controller)由RMTong提出,1984年他发表了关于模糊控制系统展望的论文,首先提出这一新概念5。专家模糊控制系统是由专家系统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把专家系统技术引入了模糊控制之中,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模糊控制器的智能水平。专家模糊控制保持了基于规则的方法的价值和用模糊集处理带来的灵活性,同时把专家系统技术的表达,利用知识的长处结合进来。专家系统技术考虑了更多方面的问题,如是什么组成知识,如何组织、如何表达、如何应用知识。专家系统方法重视知识的多层次及分类的需要,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的计算机组织。文献20介绍了专家模糊控制方法。24 模糊系统建模及参数变识21 建模与参数辩识是实现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一研究工作从1991年至今一直是模糊控制领域的热门话题。系统模糊模型就是指采用与系统输入输出样本数据相关的,能表示系统状态的一组模糊规则来描述系统特征的、具有模糊性的表示形式。中森义辉提出“模糊建模”,并介绍了一种基于结构模糊性线形回归模型。市桥秀友在“模糊控制与建模”中提出一种统计(非参量法)模糊建模,用于机器人手臂运动和行走的建模问题。作为复杂非线性系统模型辩识方法,由高木和营野提出了模糊CMDH法表达的多项式模型22,23。25模糊硬件产品 虽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但是在时间要求非常高的控制问题中,软件实现已不能满足控制要求,这时常常采用硬件实现。模糊硬件产品适应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如下列领域:(1)工业自动化的控制系统;(2)伺服电机;(3)自动驾驶;(4)燃料喷射控制等。目前世界上生产模糊芯片的公司的一些代表产品如下。 (1)Omron公司产品 Omron公司的模糊控制技术非常先进,它的产品代表模糊产品的新方向。目前它投入市场的模糊芯片有FP1000,FP3000,FP5000和FP7000。它们都是数字式模糊处理器。FP3000可以给控制规则加权,即条件部分的结果可以分别乘以09,08,O7,06,05,025。所有规则可分成三组,每组规则使用相同的隶属函数。 FP5000是FP3000的新一代模糊产品。它的处理速度可高达每秒1千万规则。 (2)Inform/Semmons公司产品 德国Inform公司在Semmons(西门子)公司的16位标准控制器80C166基础上将最优的推理过程编译到ROM内,生产出FUZZY166。它还有一个“学习”软件包,可通过神经网络训练规则。 (3)Togai Infralogic公司产品 Togai Infralogic公司推出的一种数字模糊处理器FC110 DFP,它具有64字节RAM和256字节的外部存储器。另外它可寻址128KB的外部存储器。它还有一个知识接口和系统接口。 (4)Neural Logic公司产品 NLX是VISL模糊逻辑芯片,主要用于模式识别领域。NLX220是MLX230新一代产品。NLX220内集成了8位的AD和DA转换器,有4个输入端和4个输出端,还集成一个脉冲发生器。另外,Neural Logic公司还推出很多专用模糊芯片。模糊样本比较器NLX140是专门用来进行模式比较的。NLX112是一个128 Bit的数据修正器,它可以和8位位处理器通信。NLX113是一个32位的数据修正器,它可进行相关分析和互相关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上许多著名学者的参与以及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的成功,尤其是对那些大量的无法用经典与现代控制理论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系统,模糊控制特别显得成绩非凡,因而导致了更多人的参与研究、实际上模糊控制已经作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确定下来。在国际大趋势的推动下,模糊控制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除了上面所述的模糊控制的几大方面进展外,模糊多变量控制、模糊预测控制、模糊变结构控制、模糊模式识别等的研究,也都属于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3 模糊控制展望 模糊系统理论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课题还没有解决。其中两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模糊规则及隶属函数,这在目前完全凭经验来进行;以及如何保证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大体说来,在模糊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