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doc_第1页
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doc_第2页
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doc_第3页
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doc_第4页
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V页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摘要IT信息产业作为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和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面向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基础。而财务管理是IT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所以为更好的发展IT信息产业,本文对IT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IT产业中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基础薄弱、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所以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扶持,使得民间的资金大量投入到IT产业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还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微观方面进行了研究,了解了我国IT信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没有制订或实施完善的资产控制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核算制度等问题。这需要企业通过确定有效的人工费率和准确的营业收入的确认方式来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企业进行投资预算来预测IT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而这个可行性则需要通过IT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投资评价、差异分析和处理来进行会计核算。然后实施项目并通过合理的服务计费为客户进行服务。最终目标是使财务管理更好的与IT技术相结合为企业提高效益。企业微观环境改善以后,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最终达到更好的为公司盈利这个最终目的。关键词 IT财务管理;宏观调控;微观调控;管理模式;成本核算AbstractIT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es take now th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main body and new productive forces representative, is China face the 21st century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important symbol, is also the 21st century world economic growth prime motors and the important basis. But the financial control is the IT business management activity foundation, is raise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effective measure. Thought that the better development IT information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o the IT industry enterprises financial control.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in our country IT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ontrol basis of existence is weak, enterprise financing channel impeded question, therefore Our country Government carries on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mplementation corresponding preferential policy to support, causes folk the fund to invest to the IT industry in is massively very essential.This article has investiqated the IT industry corpora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had found out questions that in our country the basis of the IT industrys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is still weak, business financing is not convenience, therefore our goverment is carring macro-control out to use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support, to make a large number of folk finance invest to the IT industry is very necessary.This article h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microscopic aspect of the business financial management , had understood thatOur IT information corporations interi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disorderly, financial managers is lacking the high quality,perfect property control system、project evaluation system and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has not set or carried out. This need corporations to set a perfect management moder by making sure effective artificial rate and exact operating profit .Under this model, corporations forecast the financial feasibility of IT projects by making investment budget.But this feasibility must through estinating the cos of IT service project、evalution of invesment 、to handle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ce carry on the business accounting. Then taking projects into practice and carring on the service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ervice cost for customers. the ultimate goal is mak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better combine with the IT technology for corporations raises the benefit. After enterprise microscopic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he enterprise carries on financing through each kind of financing channel, what achieves finally is better is the company gains this final goal.Key words IT financial control,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Microscopic regulation,Management pattern,Cost accounting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选题背景和目的11.2国内外研究状况21.3写作方法和研究内容21.3.1写作方法21.3.2 研究内容2第2章 IT信息产业及其财务管理目标概述32.1 IT信息产业的含义32.2 IT信息产业的特点32.3 IT信息产业的财务管理特点4第3章IT信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3.1 IT信息产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53.1.1 宏观环境基础薄弱53.1.2 微观环境混乱53.2企业缺少管理模式63.3 IT企业的成本分析63.3.1企业无法进行投资预算63.3.2企业会计核算难控制63.3.3服务计费流程不明确73.4企业融资渠道分析7第4章 改善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84.1 IT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84.1.1宏观调控对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影响84.1.2微观调控对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影响84.2 IT信息产业的财务管理模式94.3 IT企业的成本114.3.1走出“信息悖论”的沼泽地114.3.2 IT财务管理三个子流程124.4企业融资方式134.4.1 IT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134.4.2风险投资方式14结论15致谢16参考文献17附录18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28页第1章 绪论1.1选题背景和目的企业财务机能作用是在不断演变的。从上世纪初期财务机能仅仅完成简单的会计职能到如今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有(1)反映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情况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和周转的情况;(2)监督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的合法性,管好企业的资金;(3)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在压缩资金占用额,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这些已经明显显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同样这些作用也适用于IT产业财务管理中。其中代表性企业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早在2001年底就开始策划一场变革,鲍尔默当时认为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个很大的失误:重视产品研发和销售,但轻视财务管理。因此尽管微软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各类业务,但却并未清晰地掌握这些投资的业绩表现。鲍尔默于是花费了20个月的时间将微软公司的业务重组为七个部门,并与微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约翰-康纳斯重整了公司的财务部门。微软此次变革标志着微软公司正在从技术先驱转型为更加成熟的产业巨头。这个例子说明了财务管理在当今已经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IT产业财务管理重点在于投资预算,会计核算和服务计费。资金的筹措和利用方式对于IT信息产业企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最大发挥财务管理在IT企业中的作用迫在眉睫。因为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此,要不断完善财务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的中心管理职能,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强化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从财务的角度做出合乎科学的决策,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在目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下,IT信息企业产业想赢得新客户并保住已有客户,在提高技术质量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有更好的财务管理来进行投资预算、会计核算、服务计费。财务管理在IT信息产业企业中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取代的。1.2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外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如米勒因MM理论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理论为: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马科维茨此理论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式,又称BS模式.这些理论被我国企业普遍应用。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网络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中国也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常常因管理模式、成本和效益等问题使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所以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本文将对IT 信息产业企业所面临的突出的财务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1.3写作方法和研究内容1.3.1写作方法根据搜集题目的相关资料,并参照目前IT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最终决定,从分析IT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各方面不足来提出相应的措施为主要论文脉络。以已经确定的写作方向为基础,发现IT产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详细的分析。1.3.2 研究内容根据已经发现的IT产业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并通过投资预算来预测IT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再通过IT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投资评价、差异分析和处理来进行会计核算。最后实施项目并通过合理的服务计费。第2章 IT信息产业及其财务管理目标概述2.1 IT信息产业的含义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IT业大体来说就是电子类产品。比如电脑,手机,投影机,打印机,及所有的电脑周遍设备都称之为IT产品。IT行业指的是经营这些产品的行业,另外还包括网络,软件等都称之为IT行业。当今世界,IT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有力地推动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IT信息产业作为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和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面向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基础。2.2 IT信息产业的特点IT信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的特点是,高昂的固定成本只要被投入并取得成功,边际成本即复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成本下降的IT信息产业的“边际效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每天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的成本越来越低,绝大多数有信息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在不断的降低,这已经成了一个基本的趋势;信息产业各类产品的功能不断互相融合,对人们生活、工作甚至娱乐提供了越来越多方便,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断增加。信息产业基本是一个没有污染,并且可以对国家经济、国民教育、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影响的战略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大力投资信息产业,在全国每个县城光缆电话网,全国范围的有线电视网,庞大的基础电信网等国家的战略建设中,造就了几个世界级的电信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信息产业初期的基础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但信息产业成本的“边际效应”又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欣欣向荣。许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美国的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已经成为美国占GDP比重最高的产业。没有强大信息产业的国家不具备世界大国的资格。中国的信息产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7%,并正在对国民经济起着深远的作用。2.3 IT信息产业的财务管理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中财务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目标,下面是 4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分别是:利润最大化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原则。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还有考核作用。然而IT信息产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着眼于获利能力的同时,也要着眼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即最高目标和基本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最高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获利能力;基本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IT信息产业还需深刻的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运用有效地措施来使财务管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最终达到很好的与IT技术结合,使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第3章IT信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 IT信息产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的一切因素的总合。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影响我国IT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既有宏观方面也有微观方面,各种因素互为条件,互相制约。3.1.1 宏观环境基础薄弱我国每年在R&D(研究与开发)经费中用于基础性研究的比例仅为6%.科技基础研究是科技的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基础研究薄弱,会使我国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后劲不足。而在美国,近十年来,美国政府的R&D经费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1996年研究与开发费用约2900亿美元,1998年R&D经费预算为750亿美元,加上私人的投资,美国目前人均R&D经费约500美元。正是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美国保持科技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3.1.2 微观环境混乱很多IT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没有制订或实施完善的资产控制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核算制度。这就必然导致财务决策的失误。其中名噪一时的巨人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巨人集团因追求多元化经营,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且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而且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而给企业带来杠杆效益的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最后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此外,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完善,将给企业今后上市融资带来很大的困难。3.2企业缺少管理模式目前很多企业缺少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不能很好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从而加强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这是因为有些公司根据项目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来计算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并没有采用合理的人工费率。还有在项目服务收入的确认方式上有问题,没有按照合理的情况进行收入确认。所以建立健全一个财务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3.3 IT企业的成本分析3.3.1企业无法进行投资预算投资预算是成本核算的起始点,因为它可以引导人们去考虑,如何用最少的钱,提供相同的服务。然而作为IT管理的一个工具,目前,投资预算仍然被忽视或未被广泛应用。因为IT系统的投资预算是相当困难的。为什么呢?首先,从逻辑上说,投资预算应该跟随业务预算来制订,而实际上,又要求它是一种与业务预算同步进行的预算流程。投资预算应该在业务目标确立之后,其他所有支持部门的预算明确之后,以及实际的业务需要都明了之后,才能进行。然后根据所确立的业务目标和需要,投资预算就可以直接合理地开始进行了。但由于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预算流程常常会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导,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其次,能力管理流程未实现或运作不当,是投资预算难以进行的另一个原因。据猜测,一些企业的IT部门比较有特色,因为它的成立,可能是出于策略目的,并打算以此获得所想要的某种地位,甚至可能是某种妥协的结果。因此,在这样的企业,投资预算肯定是无法推进下去的。3.3.2企业会计核算难控制许多IT部门的会计核算流程都是混乱且让人难以理解的。IT部门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疏于控制,常常会令企业核算人员感到头疼。因为绝大多数难以控制的变化,都会制造混乱。在许多情况下,公司领导乐于从IT部门得到一些财务方面的数据。但是,与服务级别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在许多公司的IT部门都不存在。“救火式”的IT管理方式,决定着资金会首先流向最需要支持的部门。IT部门也常常用高技术为借口,来搪塞他们超出预算的原因。许多企业的IT人员都面临着财会知识的挑战,比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或是不在意)常规支出和核心支出的区别,或是租用设备和买设备间的差别。3.3.3服务计费流程不明确内部服务计费,常常被认为是企业内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游戏。因此,它的潜在利益,以及对最终用户行为的影响,经常被忽视甚至不为人知。即使在一些实施了服务级别监控的公司中,通常也存在着服务计费流程不明确的情况。某项服务究竟价值多少,或者某个部门在享用该服务时,应该支付多少,诸如此类问题,最终客户很少会获得一个清晰的提示。3.4企业融资渠道分析我国IT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靠政府的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如今,政府拨款能力有限;普通银行信贷又不愿承担企业的高风险,而企业较小的有形资产也无法满足抵押的要求;大多数IT企业本身达不到上市的资本金要求,想借助风险投资公司来帮助上市融资。但由于有些企业经营业绩不够好寻求不到风险投资商的支持,而不能上市的例子笔笔皆是。第4章 改善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4.1 IT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4.1.1宏观调控对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影响上文提到,我国宏观经济下的IT产业企业较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几年国家已经采取了措施,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扶持,使得民间的资金大量投入到IT产业中,使以前较难发展的IT产业有了机会,这也有助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因此很多IT企业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施雷坦言了宏观调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我们是一家高科技的民营企业,我们做的是信息产业的心脏产品,公司已形成IC卡、通信电子、电力电子、汽摩电子、消费类电子五大类产品和技术发展系列。宏观调控在坚决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同时,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因此,对我们这样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说,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几乎没有。不仅如此,宏观调控还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从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的一些夕阳产业中,吸引一批人才加入自己的队伍。从报表上看,实施宏观调控后,我们的销售收入增长反而加快了,今年的增长幅度能超过50%。董事总经理施雷的发言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正在不断调控中,虽然仍有不足,但在这种积极的环境之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IT产业的发展会很快赶超国外。4.1.2微观调控对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影响在宏观调控使得IT产业环境得到转变的同时,企业内部同样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跟进局势的发展,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鉴于IT技术不能很好的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现有部分企业内部设置了专职IT财务经理,其作为IT财务管理负责人负责开发、维护IT成本管理系统,诸如,组织制定IT预算、会计及收费政策,在日常工作中监督执行既定的成本管理制度等;同时作为组织管理层的参谋,要负责准备向管理层报送的IT会计信息和报告,为组织制定决策、计划、指导和控制组织机构的经营活动和评估其竞争单位提供信息;第三,负责向运用IT会计信息的组织机构外部的当事人报告IT会计信息。这些当事人包括IT服务客户、当前或潜在的股东、投资分析家、债券人等。这有利于IT技术与财务管理的结合,从而使财务管理更好的支持企业的发展。4.2 IT信息产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升企业的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支撑管理会计和企业运营管理,并且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管理会计根据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支撑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根据当前的市场,大中型的中国企业IT信息企业急需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管理学中以亨利为代表的行为学派,倡导人本管理,强调管理不是单纯的物质技术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人文社会系统,要求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确立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IT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中人本管理的重要特性,建立恰当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实现优化组织、实施民主管理和建立执行和考核文化。IT企业是项目型企业,项目管理是IT企业的运营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IT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目前国内很多IT企业财务上没有进行按照项目进行核算,而是按照部门进行核算,项目经理也得不到所负责的项目的财务的执行状况,公司管理层面也没有明确的按照项目核算的财务数据。没有明确的项目财务数据,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项目管理不能落实,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只能是空中楼阁。(1)采用合理的人工费率IT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关键点有:人工费率、营业收入的确认方式。首先是人工费率,如何来管理人力资源的成本,是IT企业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是IT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源之一,人力资源成本在企业执行的项目所占总成本的比例,反映了该企业的增值服务的比例,进行的项目是产品集成,还有服务集成。产品集成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在项目的成本中比例很低,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在产品销售上的加价,企业通常把项目中的技术人员的支持看作一个公司运营的固定成本,而不是按照项目去跟踪和管理。对于IT服务集成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在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很高,一般在50左右,有些项目在高达80到100。我们看到有些公司,采用土办法,计算项目中人力资源的成本。例如根据项目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来计算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这中间有很多问题,执行过程中计算复杂,还引发各种矛盾。特别是如果跨部门资源使用时和多项目共享资源时,直接影响了项目经理和公司对项目资源的优化使用,对个人、部门和公司都不利。采用合理的人工费率,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何确定企业的人工费率,是企业运营管理中财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固定成本,不论企业经营结果如何,固定成本不变,一般包括办公费用、公司行政管理费用等;可变成本,与公司的经营结果直接相关,例如为了项目的采购成本,为了项目投入的人力成本等。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需要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可变成本上。项目采购成本和人力成本是IT服务企业的两大可变成本。首先确定固定成本如何分摊到那些可变成本上,是全部分摊到人工成本上,还是全部分摊到采购成本上,或者人工成本和采购成本共同分摊。其次确定单位分摊数额,根据公司的业务规划,确定一个财务核算期(半年或一年)可变成本的量,再分摊固定成本。一个人工时的直接成本可以根据员工的工资、福利、培养等费用计算出来,然后根据公司人员使用率和固定成本分摊方法,可以计算出员工的单位成本,即人工费率。同时人工成本管理中,还需要人工时管理系统,纪录员工在每个项目中进行工作的时间。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以计划、跟踪项目活动中的人力成本:每个项目工作人员在具体项目中的工作时间乘上单位时间的人工成本,就得到该项目组在项目上开销的人工成本。这样的财务体系,支撑按照项目进行核算。(2)选择营业收入的确认方式项目服务收入的确认方式上IT服务业务与IT产品业务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服务收入的确认上。IT产品交易,有一个明确的产品交付时间点,产品完成有销售方交付给客户方,即确认收入。IT服务项目的交付是一个过程,从几周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其服务收入的确认方式很复杂。常见的收入确认方式,如表4.1所示。收入确认方式收入的计算方式备注完工百分比(POC)方式按照当前实际成本 / 项目总成本的比例大、中型项目合同完成方式项目验收后,一次性确认所有的收入小型项目分摊法维护和保修合同,每月固定金额维护项目工时料合同方式按发票金额工时工时取费率咨询服务项目表4.1 常见的收入确认方式其中完工百分比(POC)方式,是按照当前实际发生成本占项目总体预算成本的比例,确认服务的收入。这是国际会计准则认可的IT服务企业项目收入确认的方法。跨国IT服务企业都采用了这种发生,来确认与项目相关的营业收入。合同完成方式适合小型项目,项目的周期比较短,在一个月或两个月内。项目验收完成后,一次确认所有收入。收入和成本是管理会计,也是运营管理的关键对象。特别是大中型项目采用完工百分比(POC)的方式确认项目的收入,将能够按月进行项目的收入和成本分析,考核项目的绩效。4.3 IT企业的成本4.3.1走出“信息悖论”的沼泽地如今,通过信息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是IT界和企业界最响亮的口号了。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可是,当老总们豪情满怀地将巨资投在各种“系统”上,期待着“利润滚滚来”时,他们最后发现,精良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有时并没有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相反,那些昂贵的“系统”常常让他们骑虎难下。这种尴尬和无奈就是专家们所指的“信息悖论”。那么,如何走出这“信息悖论”的沼泽地呢?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管理重于技术。要改变以往那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式的非理性IT投资方式,就必须对IT项目的投资过程进行理性的管理,运用财务管理来研究IT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计量IT项目投资的成本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评价和责任追究。IT财务管理作为战术性的管理流程,可以解决IT投资预算、IT成本、效益核算和投资评价等问题,从而为高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因此,企业要走出“信息悖论”的沼泽地,通过IT财务管理流程对IT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运作进行量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4.3.2 IT财务管理三个子流程IT财务管理流程,是负责对IT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资源进行货币化管理的流程。该管理流程又包括三个子流程,它们分别是IT投资预算(BUDGETING)子流程、IT会计核算(ACCOUNTING)子流程和IT服务计费(CHARGING)子流程。这三个子流程形成了一个IT项目量化管理的循环。(1)投资预算流程IT投资预算的主要目的是对IT投资项目进行事前规划和控制。通过预算,可以帮助高层管理人员预测IT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也可以作为IT服务实施和运作过程中控制的依据。一般来说,IT工作量是IT成本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先对未来的IT工作量进行预测。在预算编制时,各预算项目的成本一般也都是未知的,如加班工资、 外部网收费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预测。预测这些成本,是根据以前IT会计年度的成本数据和对未来工作量的估计进行的。值得提出的是,IT财务管理必须谨慎地估计那些不可控制的项目成本的变化。IT投资预算需要明确组织一定时期内的总目标和各级部门的子目标。预算主要从财务的角度出发,预算的年限跨度通常是1至5年。(2)会计核算流程IT会计核算子流程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量化IT运作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和收益,为IT服务管理人员提供考核依据和决策信息。该子流程所包括的活动主要有:IT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投资评价、差异分析和处理。这些活动分别实现了对IT项目成本和收益的事中和事后控制。IT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在核算IT服务项目的成本之前,先要对成本要素进行定义。成本要素是成本项目进一步细分的结果,如硬件可以进一步分为办公室硬件、网络硬件以及中央服务器硬件等。成本要素一般可以按部门、客户或产品等划分标准进行定义。而对于IT服务部门而言,理想的方法应该是按照服务要素结构来定义成本要素。投资评价用于IT项目投资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报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和资本报酬率(ROCE,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来反映投资的效果。差异分析和处理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IT会计人员需要将每月、每年的实际数据与相应的预算、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差异,调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差异进行适当的处理。IT会计人员需要注意的差异一般包括成本差异、收益差异、服务级别差异和工作量差异。(3)服务计费流程IT服务计费子流程是负责向使用IT服务的客户收取相应费用的子流程。该子流程的顺利运作需要以IT会计核算子流程为基础。如果组织需要将IT部门作为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时,需要通过向客户收费来实现其目标。通过向客户收取IT服务费用,一般可以迫使业务部门有效地控制自身的需求、降低总体服务成本,并有助于IT产业财务管理人员重点关注那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服务项目。因此,从上述意义上来说,IT服务计费子流程,通过构建一个内部市场并以价格机制作为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使客户和用户自觉地将其真实的业务需求与服务成本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IT投资的效率。4.4企业融资方式4.4.1 IT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IT企业融资,就传统方式而言,大概有以下三种:(1)企业在整个行业里获得一定利润,并将利润转化为传统资产,如房地产或其他可抵押资产,然后到银行进行抵押借款。(2)企业将规模做大,让国家来认可,通过上市融资。这也是前一段时间国内IT产业融资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3)民间融资4.4.2风险投资方式在国内,上述三种融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第四种融资方式风险投资应运而生。在国外,风险投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成熟起来。风险投资与传统银行有显著差异,风险投资更具冒险精神,它将投资变为风险,通过风险获取高额利润;银行则采取保守方式抵抗风险。前面我们提到,国内商业银行倾向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这实际上将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了借款人身上。因此,商业银行的运作要求低风险、回报较少;风险投资必须依靠风险产生利润,它的回报率也相应较高。对于IT企业来说,引入风险投资有三个明显优势。(1)可以获得必要资金。(2)对于融入的资金没有偿还义务,可以保持资金稳定性。(3)风险投资要退出,最佳的办法就是帮助企业上市,企业会得到风险投资商非货币形式的其他投资和帮助。电子信息产业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由其高渗透、高普及特性决定。其中的典型代表是通讯产业。相对其他高科技而言,通讯技术显得更加实在,应用面更广,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这看看我们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就知道。诸如第五媒体、拇指经济的提法反映了通讯产业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它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诸如通讯这样具有普遍影响力的产业,更容易成为风险投资商追逐的亮点。但如果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并且因为效益不好儿得不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时应该怎么办哪?以一则凯爱操作的IT企业上市个案为例。其公司作为风险投资商,和上市企业要签署一个协定,上市前由已上市企业控股,一旦企业上市成功,则要求上市企业对该企业持有的股份进行回购。风险投资商从资本上控股,主要是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并不参与经营决策。上市公司可以将风险投资商持有的股份拿到银行抵押,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抵押。通过这样,企业从银行贷款,回购风险投资商股份,然后再分期还款给银行。实践证明,这样的道路是行得通的。结论对全文总结,以及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尚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对于我国IT产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国家宏观调控基础薄弱;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企业缺少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投资预算、会计核算、服务计费的不合理。这些问题都导致我国目前企业整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的原因。从而本文对以上问题逐个击破,提出了几项措施,如:国家扶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投资预、算会计核算、IT服务计费这三个子流程形成了一个IT项目量化管理的循环。这些措施可有助于IT信息企业的发展。不足之处:本文中财务管理在IT产业中的方法措施中只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不够全面。较多提到我国IT产业财务管理的不足,但对其认可方面表述还不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多数写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有关国家的宏观调控对IT信息产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涉及不多。尚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多数研究为,通过对财务管理内部实施措施来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没有涉及投资对IT产业的影响。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充分利用可用来进行有效的投资,从而更多的获得利润从而转增资本。所以投资对于发展良好的企业是十分必要的。致谢本文是在王晓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在论文的书写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进展的各个阶段,自始至终都得到了王老师的细心指导,她为本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首先对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王老师深邃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洞察力、严格律人的作风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都使我受益非浅。我在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老师都一一给予解释并耐心指导,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论文。论文后期,老师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修改毕业论文,帮我找出论文中的缺点和不足,力求精益求精。可以说本次论文是老师和我共同完成的。论文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感到指导老师们的知识是那么的丰富,而我与之比较真是相差甚远。这更加激励我要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我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学到了很多课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把在本次论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努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更大的进步。由于时间仓促和自己水平有限,在论文中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最后,对王晓杰老师的耐心指导再次表示感谢!并祝老师在今后的工作里工作愉快!合家欢乐!参考文献1 孙亮,李坤.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J.北方经贸,2007,11:45-47.2 李文庆.IT信息产业企业的财务管理J.上海企业,2007,05:60.3 胡江路.六招提升IT财务管理流程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32:20-22.4 张瑞军.财务管理信息化: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 杨靖.企业谋求大发展财务管理是关键J.企业财务管理,2008,特刊:14-16.6 王丹.试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45-55.7 君彩.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专著基金资助出版社,2008:305-320.8 于云.财务预算与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20-230.9 黄国成.财务决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48-57.10 谷祺.高级财务管理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87-190.11 S.Maste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to The Path Of Innovation EB/OL./123/html/?2185.html.附录Financial Management Into The Path Of Innovation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s the business changes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hanges, from the tangible to the intangible capital of capital, capital from on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combination of capital, as well a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uncertainties in the capital. In short, the subj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from a single el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bination of many elements of the internal external extended to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rich content of the object,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new emerging targe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will be extended to the object, such as intellectual capital.(1) from a single element to multiple elements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o raise funds with the resulting emergence of around 15-16 century, only the functions of the initial financing and the allocation of simple, so when the subj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o raise those funds - to purchase equipment currency and raw materials.By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su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