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2)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2)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2)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2)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2)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2018年10月日报道 索普坦火山位于地震灾区东北900公里处 目前还没有火山爆发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 印尼抗灾署要求人们保持距离索普坦火山山峰4公里的安全半径范围 以避免火山熔岩和火山云的危险 按能量来源 一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 1 概念 2 分类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能 隆起或凹陷 使地表高低起伏 把高山削低 凹地填平 使地表趋于平坦 塑造者 雕刻者 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 有人计算过 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 但是事实是 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 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思考 外力作用 黄河泥沙堆积 上升 内力作用 渤海地区地壳下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的变化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力起主导作用 影响渤海地形的作用 一 内力作用1 能量来源 2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思考 地壳为什么运动 岩石圈 构造带分成 六大板块 软流层上 运动 内部稳定 边界活跃 学说 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 六十年代后期 板块学说的观点 1 地球上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被一些断裂带 海岭 海沟等 分成六大板块 2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多火山地震 3 板块 岩石圈 是在软流层上运动 4 板块相对移动时 彼此碰撞 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状 地壳在不停的运动 六大板块示意图 1 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2 按照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 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东非大裂谷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陆壳 12 形成高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 北美落基山脉 太平洋西岸岛屿 如日本群岛 台湾岛 形成海洋和裂谷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3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壳运动会造成岩石的永久变形 这种变形保留在岩石中成为地壳运动的铁证 即 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与地貌 地壳运动的痕迹 地质构造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 变位 留下的 痕迹 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什么是褶皱呢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 发生的弯曲变形 叫褶皱 褶皱是怎样形成的呢 平整的岩层 强大挤压 持续作用 褶曲 那么褶皱形成后 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褶皱 背斜 中间向上隆起的褶曲 向斜 中间向下凹陷的褶曲 背斜与向斜的判断 中间岩层老 两翼岩层新 中间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老 新 老 新 背斜中老翼新 成山后成谷 储油构造易建遂 向斜中新翼老 成谷后成山 储水构造防漏水 后期 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向斜山 思考 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p39 背斜谷 褶皱 向斜 背斜 地形 褶皱小结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向斜成山 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 槽部受到挤压 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 组合类型 断层 岩层受力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 地垒 地堑 华山 庐山 泰山 峨眉山 断块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东非大裂谷陕西渭河平原 山西汾河谷地 地垒 地堑 断层地貌 块状山地 西岳华山 庐山断崖 秦岭的构造运动是什么 地貌又是什么 渭河平原的构造运动是什么 地貌又是什么 三 火山 地震和地表形态 日本富士山 火山 地表形态 三 火山 地震和地表形态 地震裂缝 地震 地表形态 背斜 良好的储油 气构造 利于修建铁路隧道 气 油 水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向斜 利于储藏地下水 常形成自流盆地 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 隧道 水库选址时 应避开 以免诱发断层活动 产生地震 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指导找矿 找水 工程建设 课堂练习 1 将图中岩层按老到新排列 2 如果在甲 乙 丙三地选一地挖隧道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 应该选择哪一个 3 如果在甲 乙 丙三地找石油和天然气 可能在哪一个地方找到 如果要找水呢 甲地 找石油和天然气在甲地 找水在乙地 4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 b c d e五处 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