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分析个人设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X k B 1 . c o m二单元目标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3.学生能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实际情境,学生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3.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4.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单元设计意图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时1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立体图。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长正方体特征出示学具,复习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观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桌相互说说,在指名学生说说。活动一:初步认识圆柱圆锥1、出示课本中场景图。提问:如果将这些物体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2、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1、观察、辨别2、举例、交流1、指名回答,相互补充。板书:圆柱和圆锥 2、指名交流。提醒: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活动二:动手实践,探索圆柱特征1、布置活动内容: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2、圆柱的高。(1)、提问:圆柱的高在哪里?谁能在圆柱上比划一下?(2)提问:在圆柱两底面之间可以画多少条高?1、拿出课前找到的圆柱形实物,小组交流。2(1)、学生边观察边比划(2)学生独立画高,思考高的条数并讨论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明确:上下一样粗细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面 一个曲面2(1)、指名在圆柱的立体图形上比划。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2)指名交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都相等。活动三:探索圆锥特征1、布置活动内容: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2认识圆锥的高。(1)圆锥的高在哪里?(2)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交流。2(1)、观察思考并在圆锥上画一画。新- 课- 标- 第-一-网(2)学生思考后讨论1、指名介绍。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圆锥1个顶点,2个面:侧面(曲面)和底面(圆)2(1)、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并用语言正确表达。(2)指名回答明确:圆锥只有一条高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2、完成练习二第2题。要求: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3、补充题。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猜想: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4、总结提炼: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独立寻找新课 标 第 一 网2、学生连线,3、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旗,依次将小旗快速旋转,借助观察和想象,交流自己的发现。4、小组交流1、指名交流,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指名交流连线时的思考过程。新课 标 第 一 网3、指名交流。4、课后利用教材后材料,独立制作圆柱和圆柱。板书设计o底面底面侧面高o顶点底面侧面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比较:相同点: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同曲面。不同点:圆柱有两面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圆柱和圆锥都有侧面投影,但圆柱的侧面投影是矩形,而圆锥的侧面投影则是三角形。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1教时2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通过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1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2出示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同桌互说,再口答。口头两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活动一:结合实际情境,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出示例2情景图中的带商标纸的罐头。2、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3、完成“练一练”第1题。4、思考:表面展开是正方形,可能吗?小组合作学习:1、先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1)拿出课前准备的类似例2的物体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2)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3)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2、小组内讨论。3、全班交流。2、同桌交流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1、展示学生作品强调:斜着剪是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才是长方形。2、归纳: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3、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追问: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3、作业交流活动二: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提出想像:闭上眼睛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2、在书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想一想圆柱表面有哪些部分组成?3、提问: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4、出示例题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1、学生进行空间想象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圆柱的展开图并讨论。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1、启发想象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回答并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3、 作业讲评。指导学生先分别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出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大和。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完成“练一练”第2题2、完成练习六第1-2题。3、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先同桌校对。对照图形或生活经验列式解答。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说方法,集体交流,重点明确用材料必须用“进一法”取近似数。板书设计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2教时3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中联系,能够初步学以致用。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几出示3.1413.149独立完成。同桌校对订正。活动一:系统整理得出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1、提问: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圆柱的表面展开呢?2、提问:如何进行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1、回忆特征2、学生思考1、指名回答,同时展示侧面和表面展开图。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整理成板书:底面积=r r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活动二:表面积基本练习出示练习二第6题表格。谈话:仔细观察表格先填什么?再填什么?最后填什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指名交流。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先算什么的?活动三:结合生活实例,灵活应用知识。1、思考: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圆柱?它们都有哪些面?2、提问:如何计算制作圆柱所需要的材料?你能根据下面表格分类整理吗?类别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其他情况物体举例3、完成练习二第7题。提问:求白铁皮的面积就是求什么?4、完成练习二第8题。提问:灯笼所需要的彩纸分别要计算圆柱的哪几部分?5、完成练习二第9题。提问:做这题时要注意什么?6、完成练习二第10题。提问: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要求做博士帽需要卡纸的面积就是求什么?7、完成练习二第11题。提问:塑料花分布在花柱的哪些面?要求花柱上有多少朵花应求哪些面的面积?8、完成练习二第12题。提问:一共要用油漆多少必须要先求什么?1、学生思考,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填表3、先分析,再计算4、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5、独立思考,用笔圈画隐含的条件,再练习。6、学生自我感悟后同伴交流,然后独立计算。7、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分析。8、学生独立完成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2、呈现学生整理好的表格,交流评讲。3、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4、 教师巡视后展示学生不同结果5、教师巡视后展示学生作业。6、教师巡视后呈现学生不同的作业。7、教师巡视后展示学生不同作业。8、教师巡视,个别帮助。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2布置思考题:(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边长9.4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实践作业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畅谈体会借助实物或学具发散思考。交流谈话。板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的体积1教时4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2学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X k B 1 . c o m3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重点与难点建立“等底”“等高”概念,形成“等积”猜想;割、拼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通过推理,得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X|k |B | 1 . c|O |m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几出示3.1413.149独立完成,再同桌校对。活动一:主动探索推导圆柱体积公式1 观察比较,建立猜想。出示例4及书中的两个问题。引:圆可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计算,圆柱可以转化为什么呢?2试验操作,验证猜想。(1)根据圆切割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相像,如果沿着圆柱底面的圆切割,随之拉伸,会是怎样呢?(师生一起切割)(2)也像圆一样拼接,又形成了什么?(师生一起拼接)A拼成了一个近似的什么形状?B随着底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图形越来越接近什么图形? C拼成的图形与原圆柱有什么关系?D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推导出来?(2)第4点可以在随堂本上写下来。仔细观察独立审题列式。 小组合作学习:1、独立思考:(1)怎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2)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3)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交流(1):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决定体积的两个因数都相等了,所以体积相等。猜想(2):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全班交流:1、追问:拼成了一个近似的什么形状?随着底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图形越来越接近什么图形?2、老师板书: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 3、老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r2 h活动二:巩固应用圆柱体积公式1 完成试一试评讲时提醒应用体积单位。2.练一练1.先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在书上。2.做在课作本上。通过对这类题的解答,巩固对圆柱体积的应用。活动三:拓展平面图形如何过渡到立体图形3.拓展想象:既然圆形可以叠加成为圆柱,长方形可以叠加成为长方体,还有什么平面图形也能叠加成一个立体图形呢?它们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想象出示直观图 出示反例:它的体积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吗?2.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正方形可以叠加成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正方形的面积高,就是底面积高;三角形可以叠加,叠加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三角形的面积高,也就是底面积高:梯形可以叠加,叠加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梯形的面积高,也就是底面积高三、总结提升1.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归纳:上下一样粗或用同样的平面图形叠加而成的立体图形叫做直棱柱,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1.学会回忆整理后再表达。学生说理。板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的体积练习2教时5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知识梳理,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2、学生基本知识、灵活应用等题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以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生通过复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十几1、出示3.14113.14202、提问: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1、独立思考2、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1、指名口答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活动一:知识梳理不同的条件求圆柱体积出示补充题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只列式)(1)r=3分米,h=5分米V=(2) d=4厘米,h=6厘米V=(3)C=18.84厘米 V=(4)S=16平方米,h=5米V=学生观察。学生回答体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提问:1、这个圆柱的体积怎么求?,师板书公式:V=Sh2、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怎么求呢?通过复习圆柱体积公式几种经过变换的形式,明白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活动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4题。2完成练习三第5题。3完成练习三第6题。让学生先仔细读题,再独立完成先独立练习,在交流计算的根据先猜想、再验证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计算的根据,师强调计算体积的两个基本条件。最后全班统一订正活动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圆柱问题1 完成练习三第7-9题。仔细读题并理解题目意思2(1)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了4厘米,你能想到一些什么?(2)全部侵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样计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3)这题还可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思考题目中的条件,讨论,全班交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试验思考: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组织交流 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计算体积与容积方法一样吗?要注意什么?2、课外延伸,实践作业:一根圆柱形钢材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1分米,每立方分米的刚重7.8千克,这根钢材一共重多少千克?1、小组讨论2、独立尝试,相互交流。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表示:V=SH新 课 标 第 一 网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柱的体积练习3教时6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知识梳理,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2、学生基本知识、灵活应用等题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以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生通过复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十几1、出示3.14113.14202、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只列式)(1)r=3分米,h=5分米(2) d=4厘米,h=6厘米(3)C=18.84厘米 (4)S=16平方米,h=5米1、独立思考2、独立列式,指名板演1、指名口答2、老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评讲板演题追问: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活动一:知识梳理V=Sh和面对不同的条件如何求圆柱体积一:基本练习1、出示补充题示意图50厘米底面积314平方厘米(1)这个圆柱的体积怎么求?(2)如果这是一个圆柱体鱼缸,要计算这个圆柱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与求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区别?2、完成练习七第6题。1、学生观察。(1)学生独立解答(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2、独立解答(1)交流,说说根据什么公式来计算的?(2)全班交流。师小结:求圆柱的容积与体积方法一样,容积要从里面量出有关数据。2、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注意统一单位活动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10题。2完成练习三第11题。3完成练习三第12题。4、完成练习三第13题。先独立练习,在交流计算的根据先猜想、再验证独立思考、比较里外测量数据的区别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计算的根据,师强调计算体积的两个基本条件。先让学生看图猜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再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计算,以验证或否定自己的猜想。活动三:灵活解决生活中圆柱问题1 完成练习三第14题。2、 完成练习三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思考题目中的条件,讨论计算方法全班交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交流,侧面积只能算一半区分比较:圆柱表面积的一半和圆柱一半的侧面积的区别。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计算体积与容积方法一样吗?要注意什么?2.课外延伸:思考题独立尝试,相互交流。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表示:V=Sh=r2h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锥的体积教时7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学生通过圆锥体积的学习,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在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时,强化转化思想,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平方数1、口算(口算本上20道)2、提问:圆柱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圆锥有什么特征?1、独立完成2、独立思考1、同桌校对2、指名回答活动一:复习铺垫,强化转化思想1.圆柱体的体积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圆柱-(转化)-长方体2.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圆锥-(转化)-圆柱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启发谈话,引发学生思辨: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活动二:直觉感觉圆柱圆锥关系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新|课 | 标|第 |一| 网X k B 1 . c o m学生自由讨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1.提问:X|k |B | 1 . c|O |m(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活动三:猜想同底等高圆柱圆锥的体积关系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分组讨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活动四:实际操作,得出同底等高圆柱圆锥的体积关系1.学生分组,探究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2.学生实验。3.报实验结果。(1) 4.引导学生发现。(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2)圆锥体的体积可以怎么表示?板书: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学生分组后推荐一个代表到老师处领取合适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并做好实验的准备。学生先互相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出现的几种情况。推荐代表发言。学生自己说出圆锥体积的公式。预设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下:(1)用领取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2)用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不是三次正好装满。(3)用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也不是三次正好装满。三、运用公式V=sh解决问题1.运用公式完成试一试。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70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学生独立完成21页练一练。3.练习四第1-3题。5.同学们自己谈谈学习圆锥体积的收获。学生独立练习。练习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互相谈收获。评讲时强调求圆锥体体积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口答后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圆锥的体积2教时8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迅速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学生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3、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强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和服务于生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同上。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复习3.14x数的平方数出示3.14(19)各数的平方数独立完成,再同桌校对。要求学生熟记以上结果。活动一:复习铺垫,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相互关系填空,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解。(1)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新|课 | 标|第 |一| 网(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求下列圆锥体的体积。(1)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2)底面直径6分米,高8厘米。(3)底面周长31.4厘米.高12厘米。同座位的同学先说一说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X k B 1 . c o m学生独立练习,互相批改,指出问题。学生交流一下这几题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并联呈现学生的解题过程及结果,组织交流评讲。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活动二运用圆锥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 完成练习四第7题2. 拓展(1)把一个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圆锥的体积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削去的部分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2)一个圆柱体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48立方厘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各是多少?2.完成22页第6题。讨论下列问题:(1)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以有疑问的方式参与讨论。追问: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圆锥的2倍,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2倍,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倍数关系?启发学生分组讨论。活动三:利用公式解决圆锥变化问题1. 展示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2.完成练习四第8题蒙古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先交流。交流反馈追问:(1)蒙古包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2)上部的圆锥和下部的圆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3)同学们能独立地求出蒙古包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吗?请试一试。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提问:(1)同学们掌握了圆锥体的哪些知识?(2)你用圆锥体的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2.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23页思考题。3.作业:练习四9、10、11学生交流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独立练习。指名交流,相互补充。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新|课 | 标|第 |一| 网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 整理与练习1教时9日期月 日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特点,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过程,式形结合,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2、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系统掌握体积公式的转化与推导过程,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3.14的乘积出示3.14与20以内各数相乘的算式。独立完成,再同桌校对。要求学生熟记以上结果。活动一:系统整理,形成网络讨论:1、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3、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4、怎样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追问: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活动二:运用圆柱圆锥知识,解决问题1、 完成练习12、 完成练习23、 完成练习34、 完成练习45、 完成练习56、 完成练习6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做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学生讨论一下每一个问题各是求什么。再独立解答。指名交流指名交流,全班校对全班交流,校对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在一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的圆锥形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0.3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长40厘米,现需要沿直径把它对半锯开,锯开后每根木料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2、总结全课。3、作业:34页3、4学生分组讨论。X k B 1 . c o m畅谈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综合题)
-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标准解读
- 水利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 2026届天津市河西区新华圣功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周口沈丘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九上化学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脑梗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2026届广东汕尾甲子镇瀛江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行政秘书入职工作总结
- 2第二章-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 膝关节穿刺术课件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提高新生儿动脉采血穿刺率品管圈
- 家庭食品安全常识教育
- 管井井点降水记录
- 污水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
- 中医学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