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思品课教案主题班队会.doc_第1页
《感恩》思品课教案主题班队会.doc_第2页
《感恩》思品课教案主题班队会.doc_第3页
《感恩》思品课教案主题班队会.doc_第4页
《感恩》思品课教案主题班队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恩的心,感激的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感恩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曾经为培养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的现象十分善遍。 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容易接受和模仿发生在他们周围的现象和新生事物,这将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感恩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做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充分理解感恩教育的伟大时代意义,才能使得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感恩教育中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因此我设计这个主题,意在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我设计理念是遵循教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二、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在许多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被遗忘和丢失。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三、教学目标:通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祖国等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周围的各种爱,学会关心父母和老师,关心同学和朋友,更要爱集体和祖国。学会让爱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四、设计思路识恩 知恩 感恩 报恩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识恩出示幻灯片地震中的感人事件2011年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的这一幕令周围人都惊诧不已。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顾某发生争执,并对母亲连刺九刀,致其母胃、肝尽破,当场昏迷。 据悉,汪某高中毕业后考的学校他自己不满意,就提出去日本读书。在日本,他前两年学语言,后三年上大学。这名留学生在日五年,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顾某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搭乘从日本成田飞出的航班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不久,留学生就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焦点是关于学费问题。围观者介绍,当时,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了数刀,导致顾某胃、肝尽破,当场昏迷。汪某弑母看似偶然,或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事离我们很远,但下面的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故事一碗馄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有多少人给予了我们爱,使我们拥有的幸福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比海洋里的水还要深。你们感受到了吗?同学们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要知恩报恩。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也许你从未对你最想感激的人表露过谢意,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来表达感恩之情,下面就请同学们对最想感激的人说一句话来表示谢意吧!(主持人指定几个几个同学说一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出示各行各业的照片,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二)图像激情,晓之以理。1、感恩父母古语云:鸦反哺,羊跪乳。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是啊!动物尚且知道这些道理,我们怎能不感激养育我们的父母呢?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们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们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同学们!虽然今天我们的父母不在现场,但是在此我们还是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全体起立!一鞠躬感谢世间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二鞠躬,感谢忙碌的父亲,今天才知道您的严厉是我们进步的车轮。三鞠躬,感谢亲人的关注与爱护,有了你们的鼓励与赞赏,我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了阳光。(请坐)2、感恩老师同学们,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都是谁呀?(父母、老师、同学)除了父母,就是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了,我曾问过孩子们一个问题,在你的心中,老师像什么?有的说:“老师像春蚕”有点说:“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点说:“老师像园丁,”还有点说“老师是月亮。因为在漆黑的夜晚老师如同月亮那样明亮地留在学生的心中;”老师是泥土。像泥土滋养着小草和花儿一样,老师培育着每一位学生;”老师是修正液。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想帮助修改掉。这使我想起了学记里的一句话: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同学们,就是这些敬爱的老师带领大家走向知识的海洋,教会你们如何做人?你们应该怎样感激敬爱的老师呢?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声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歌声唱出了我们的感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诗歌:老师,百变的魔术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说声:老师!您辛苦了!(学生跟说)谢谢您!我们爱您!(学生跟说)3、感恩同学每天我们在学校的时间将近7个小时,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看大家互帮互助4、感恩社会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图 是他们的流血牺牲,铺平了胜利的道路 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万家团圆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为孩子们搭桥 是他们的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夜以继日 是他们的起早贪黑 是他们的汗流浃背 是他们的除暴安良 是他们心系祖国,让我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是他们用汗水谱写了人生的乐章,是他们用努力铸就了中华的铁骨脊梁,更是他们,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让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我们更应该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三)读故事,看舞蹈,深化认识。故事大王柳恒康讲述感恩的心背景故事播放学生编排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让我们的心每天都充满着感恩的情怀吧!请欣赏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千古 名句让我们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虽然年龄小,做不了感天动地的大事,但绝对可以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表现龙的传人的美德。大家畅所欲言,都有什么好的提议?(五)、加深拓展,启发导行。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感谢爱过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下面把感恩歌献给天下所有爱我们、我们爱和所有需要爱的人。六、教学反思 感恩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什么是感恩教育?“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怀念恩师,就是报效祖国,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感恩教育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在整堂课上,我认为,应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就要求每个人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责任心、责任感,同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恩教育就是德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强化感恩教育可以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得青少年懂得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这样才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让社会在和谐中向前发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二、感恩教育的过程循序渐进,逐层深入。1、 首先注意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知恩于心。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2、其次注意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于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开展感恩家书、感恩宣言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3、其三注意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存报恩之意和谢恩之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可布置“孝心作业”。“作业”可大可小,小到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别人一个微笑、加入志愿者队伍、随手捡到地上的一片纸屑.大到学会自理,学会自强。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培养感恩之心,这无疑是一些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看待感恩,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从而对自己今后的行为起到导航作用。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是比较成功的。但由于时间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真正为身边的人做些回报恩情的事情,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一段时间,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那么收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好;这也说明学校教育要和社会社会相结合。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这个载体,必须为它培植适宜的土壤,才能让德育教育有其蓬勃发展的基地。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应该积极加入到“感恩教育”中来,使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当我们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毁坏了许多建筑房屋,而最不能承受震动的是什么建筑?是学校。但是有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且让危楼变成为安全楼,创造了危楼不倒的奇迹。 更大的奇迹是-学校周围的房屋到处都是遇难者,全校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安全撤离危楼。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2010年4月13日下午,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老人,来到盐城市慈善会把自己多年来主要靠捡破烂积蓄下来的10万元捐给慈善会,并再三要求“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就在去捐款的路上,老人还陆续捡了3个他人丢弃的塑料瓶,让人感动。这10万元中,有一部分是自己的退休工资,还有一部分是他几年间靠捡破烂卖废品得来的。为了积攒这10万元钱,老人没买过衣服,现在身上的衣服、手套、鞋子都是捡来的,吃的也很简单,只要不饿就行。慈善会向张忠泉老人发捐赠证书时,老人没有接受,他说:“我不要(捐赠证书)。我只希望我能够帮助受灾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是地震的再一次不幸降临,让我们知道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位于三江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总人口28.31万人,其中95%以上为藏族人口的地方,竟以这种方式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虽然,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被救出时说的那句话,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当时,被埋在一座倒塌的三层楼房里的这个小女孩儿,在经过12个小时的艰难营救,终于露出身体,看到搜救队的队员时,她没有抱怨,没有悲伤,说的话却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说:“真的谢谢啊!打扰你们了。”一个12岁的孩子,被废墟埋了十几个小时,饥渴、冻饿、孤独、恐惧是可想而知的。可她在被救出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却是他人,是感恩。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她的纯朴、善良、美丽的心灵,怎么会不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感动。日本3.11地震之後,日本三得利公司宣布所有販售機將免費供應,只要按鍵即出飲料!日本的711和全家全部免费提供食品和饮水!在一间疗养房里一位身体瘫痪的老人和一位照看他的陪护人员地震开始,房屋晃动,墙上的挂着相片不断掉落年轻人完全有机会自己逃离,但是他没有,他紧紧护住不能动弹的老人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这些感人的故事,这些温暖的细节,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大灾面前的团结与勇敢、坚强与大爱。一天,女孩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 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