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2014.山东青岛模拟)下列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b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a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c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b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d丁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答案】d2. (2014.广东湛江模拟)某弃耕地存在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b.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 度估算值偏高d.在该弃耕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答案】c3(2014. 广东广州模拟)以下有关调节过程和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答案】d4.(2014. 重庆模拟)右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 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b.第20 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答案】d5(2014. 安徽合肥模拟)我国规定在“禁渔期”内各大自然水域严禁人工捕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禁渔期”以外时段,能使用任意孔径大小的渔具捕鱼b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为鱼类的繁殖季节,大量捕鱼将使鱼类减少c在“禁渔期”以外时段,鱼类数量最大时是捕捞鱼类的最佳时期d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气温较低,人工捕鱼产量少,支出大于投入 【答案】b6 (2014. 河南郑州模拟)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在有些时候种群数量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会迅速降低;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从而使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减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答案】d7(2014. 长沙模拟) 浙江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d乌鸫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解析:从图示看出,前3年大于1,说明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相同,而数量是不相同的;第3 年后小于1,乌鸫种群数量最大不是第9 年;领域行为属物种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应属内源性因素。【答案】a8(2014. 贵州贵阳模拟)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 )a种群密度最大 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增长速率大于零解析: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老年个体数量最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等于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答案】a9(2014. 海南三亚模拟)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右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从图示看出,12月时未成熟个体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自然条件下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不可能呈“j”型增长;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答案】c10(2014. 常州模拟)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c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解析: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其数量可能会超出环境容纳量,但最终会回归到正常数量;其数量的波动与其天敌的数量波动曲线(如峰、谷值)不同步,一般都是捕食者的数量随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的;领域行为属物种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应属内源性因素;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地域空间等的限制,不能一直呈j型增长。【答案】c11(2014. 武汉模拟) 右图为某农业用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蝗灾初期未对东亚飞蝗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在ab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c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杀虫剂对东亚飞蝗抗性起了选择作用,不能防止c点出现。【答案】c12(2014. 福州模拟) 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5种群数量36723398561521捕捉标志数160第二次重捕数16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40那么,下列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解析: 从第一个表格可计算出2006年种群数量为160x160/40=840,则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d。【答案】d13(2014 . 安徽淮南模拟)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右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样方法可获得表中数据 b该地群落发的是次生演替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解析:对于植物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从表格看出,该地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但是不能看出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答案】c14. (2014 . 重庆模拟)下列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是( )a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火山岩、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初生演替用时间长,次生演替时间稍短;初生演替形成群落内也有竞争现象;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森林一般由次生演替形成。【答案】a15.(2014 . 南京模拟) 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即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保持动态的平衡;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c16(2014 . 江南十校联考模拟)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得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解析: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使蜘蛛食物减少同时也会杀死蜘蛛,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蜘蛛的存在;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从而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不会减少到零。【答案】c17(2014. 河南洛阳模拟)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 d种间竞争解析:桦树和云杉属于两个物种,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种间竞争。【答案】d 18(2014. 郑州模拟) 在可可西里有保护藏羚羊的自然保护区。人们保护藏羚羊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人们保护藏羚羊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答案】c19. (2014. 湖北武汉模拟) 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均属于细胞呼吸ca与b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解析:从图示看出,a为分解者、b为生产者,a与b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过程造成的。【答案】c20(2014 . 济南模拟)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n(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即k1/2之后;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最少即s1点时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即k1/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为k1/2即s3点,(k-n)/k值为0.50时.【答案】c21. (2014 .福建厦门模拟) 右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解析: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气候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当种群数量达到b点时环境阻力即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答案】a22(2014. 广州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d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 解析: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比如马驴能够交配,但是后代骡子不可育,马和驴就是两个物种。【答案】c23(2014. 成都模拟)右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一定条件下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 )a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 b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c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d若x表示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复杂程度,y表示稳定性,则a表示抵抗力稳定性,b表示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 24.(2014. 浙江台州模拟)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答案】c25(2014 . 山西太原模拟)图1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b、c、d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密封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c分解罐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答案】b26(2014. 四川成都模拟)通常情况下,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变化趋势与图中曲线相符合的有( )横坐标纵坐标曲线aph值酶活性胃蛋白酶b氧的浓度无氧呼吸的强度酵母菌c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抵抗力稳定性daa豌豆自交代数基因频率大小a或a【答案】c27(2014. 潍坊模拟)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解析:从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对于植物种类、产量等不可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但是能看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答案】c28. (2014. 黑龙江肇庆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c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在食物网中可处在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生物体型与营养级不成正相关;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消费者;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答案】d29(2014. 广东汕尾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细菌促进了物质循环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可促进物质循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25+(25+5)x10)=3250千克。【答案】.d30(2014. 石家庄模拟)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 ( )a.每种生物都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b.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c.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d.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解析:在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即不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每种生物在食物链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是不断增加的。【答案】c31(2014. 重庆模拟)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解析: 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呼吸、分解者呼吸和动物呼吸;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不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平衡。【答案】b32(2014. 陕西渭南模拟)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从图示看出w1 级流入第一营养级总能量,d1为流入第一营养级总能量,则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2);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c33. (2014. 常州模拟)下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 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 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 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 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应是流入d的能量与流入c的能量之比;b、c、d本身含有能量,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多。【答案】c34(2014. 广东汕头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中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答案】a35(2014. 天津模拟)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解析:在捕食链中,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是不相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a36. (2014. 菏泽模拟)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越强。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则越弱。【答案】d37.(2014. 福建福州模拟)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标志重捕法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可以推测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解析:从图示看出,龙葵数量在减少,说明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豚草入侵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原有速度与方向;由于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答案】d38(2014. 福建福州模拟)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解析: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同时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导致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很不容易维持;进而使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答案】c39(2014. 北京模拟)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c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解析: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保护这些生物当务之急采取的措施是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答案】a40(2014. 安徽淮北模拟)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栖息地减少、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栖息地破碎化以及过度的人为干扰等,都会使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答案】b41(2014. 湖北荆州模拟)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42(2014. 南京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b在火山岩、沙丘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属于一个群落解析:竹子有高有矮,属于属于种群内部的分层,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在冰川泥进行的是初生演替;“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不属于一个群落,还应有分解者。【答案】c43(2014. 哈师大附中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解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循环的特点,在生物群落内是单向的,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图乙可表示能量的流动;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论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是双向的,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答案】c44(2014. 湖南长沙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有最多的能量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解析: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有捕食也有竞争关系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能量不是最多,而是最少;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硝化细胞的化能合成作用等;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答案】d45.(2014. 湖北八校联考)右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及识图能力。据图分析a点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蝗虫作为害虫,对它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它的增长速率很小的时候防治才更有效, ab段增长率在减小而种群密度在增加;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那么就可以防止种群数量在波动时出现很高的峰值(c点);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啃食。【答案】:b46.(2014. 天津模拟)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 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d. 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解析: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答案】b47.(2014. 陕西西安模拟)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应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关系。【答案】d48.(2014. 重庆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解析:草本植物阶段是弃耕农田发生演替的第一阶段;群落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13个岛屿上的鸟类可能不是只有13个种群,故种群基因库也不只有13个;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答案】d49.(2014. 四川绵阳模拟)右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答案】b50. (2014. 合肥模拟)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强度与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10棕蝙蝠蓬毛蝙蝠银毛蝙蝠日落后的时数觅食活动强度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的觅食活动b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c三者之间捕食关系的存在,会影响蝙蝠活动的时间和范围d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其间存在共生关系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或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答案】b51. (2014. 成都模拟)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都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信息可以双向传递【答案】c52.(2014. 湖南长沙模拟)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解析:从题中可知,西花蓟马寄生在花内,活动范围很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极易对杀虫剂形成抗药性,说明使用杀虫剂后,抗药个体会大量繁殖,形成抗药性,抗药基因频率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虫量在8、9月份数量较多,生长繁殖受到温度的影响,数量增长不可能为j型增长。【答案】c53.(2014. 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解析:农田演替为云杉林属于次生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答案】a54.(2014. 山西太原模拟)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解析: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直接生产者为食,是初级消费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捕食关系,从卵液中获取能量,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二者关系;平腹小蜂幼虫取食荔枝椿象的卵液,使之不能发育,降低荔枝椿象种群密度。【答案】b55.(2014. 山东青岛模拟)外来物种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右策。据表分 析,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生态系统中(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植物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c.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减弱d.植被凋落程度有增大的趋势解析:从表中数值可以看书,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植被中碳储存量在减少,说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在减少;植物种类减少,说明丰富度在下降,但是种群密度无法说明下降还是上升;凋落物增加,说明植物凋落程度有增大趋势,但是土壤中碳储存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增强。【答案】d56(2014. 武汉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解析: 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所以分解落叶 ,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答案】b57.(2014. 广东惠州模拟) 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到的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绿色植物36 629千焦 /米2 /年食草动物食肉动物200千焦/米2/年2 491千焦/米2/年a 能量传递效率不到10%b 全部食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c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也可以是倒立的。d 若在该草原上牧羊,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好把羊群的数量控制在该草原的k值【答案】a58.(2014. 贵州贵阳模拟) 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c蠕虫重新对镐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解析:蠕虫对镉的抗性的产生是镉对蠕虫选择的结果,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环境对镉的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将会减弱,抗性基因的频率将会下降,从而导致生物进化。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出现生殖隔离。【答案】b59(2014. 合肥模拟)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d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所含能量越多,但体型不一定越大;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消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少;生物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答案:d60. (2014. 湖南湘潭模拟)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d61.(2014. 重庆模拟)下图是关于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_.(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_ _开始,分解者是_ _(生物名称),贼鸥与海豹的关系是 _.(3)科学工作者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念珠藻的种群数量,一般使用_法(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演替,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趋势是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性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_kg。【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念珠藻固定太阳能 贼鸥和微生物 捕食与竞争(3)样方法(4)初生演替 逐渐增加 (5)17562.(2014. 安徽合肥模拟)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右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和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向水体中通入空气 (3)含n、p的无机盐等 (4)次生演替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63.(2014. 北京模拟)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 ,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解析:(1)先确定小球藻为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初级,次级),最后写出具体的食物链(网)。(2)b的食物比例c:e=1:1时,设b中的能量为x,则需要c的能量为1/2x0.11/2x0.10.155x;b的食物比例c:e=2:1时,设b中的能量为y,则需要c的能量为2/3y0.11/3y0.10.140y;据题意c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y/x1.375。(3)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成分(大气中的co2)。过程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之间是以co2形式循环的,即是以co2形式循环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均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即和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4)根据表格所,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可以从源头上、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考虑。此空为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合理即可。【答案】(1) 捕食和竞争 (2)1375(3) 光合作用 分解者(4)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 防止重金属离子、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64.(2014. 天津模拟) 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水葫芦和水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满意度驱动的服务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菜籽机械化收割与烘干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基功能食品配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路板材料稳定性研究
- 茶叶冲泡技巧培训课件
- 2025年高射程喷雾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端液压泵阀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水电气操作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传染病检测诊断技术应用
- 通过线下体验活动增强品牌忠诚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人教版初中、高中英语全部单词集合
- 《我爱海洋》 课件2024-2025学年广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跟司马懿学管理
- 2024年下半年湖北省恩施巴东县乡镇事业单位考聘三支一扶人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内科学,循环系统》课件
- 2024-2025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汉译英中英对照
- 材料清单模板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