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doc_第1页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doc_第2页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doc_第3页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doc_第4页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审核 : 包科领导: 编号:12组内评价: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时间: 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围绕“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一目,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探究以下问题:(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和深刻意义: 课堂检测案1、文化创新是 (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b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c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 d文化发展的实质2、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到汉武帝时终于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说明( )a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b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变化之中c信奉黄老之学是权益之计 d儒家学说也是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统一体课后拓展案 1、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 ( )a社会实践b客观事物本身c文化创作者的头脑 d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推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b. 丰富发展民族文化 c. 推动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产生更多优秀文化作品3、黄老之学对恢复和发展西汉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说明(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c黄老之学是先进文化 d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4、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说法正确地组合是 ( )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发展a b c d 5、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是( )a广大文艺工作者 b. 人民群众c. 各行各业的艺术家 d. 英雄人物高二年级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主编: 杨丽娜审核 : 包科领导: 编号:13组内评价: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时间: 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具体方式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课前预习案-导学诱思,知识梳理要求:利用课前10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式。围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目,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探究以下问题:(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分别是什么?(2)如何正确认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围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一目,认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3)文化创新为什么需要博采众长? (4)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其原则是什么?围绕“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目,结合教材p55的探究活动,探究以下问题(5)、文化创新要处理好哪两种关系?反对哪两种错误思想? (6)、怎样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课内探究案探究交流: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解疑答惑,完成问题答案。区分对待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课堂检测案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我们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草本植物2、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因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 d、全盘抛弃课后拓展案1、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说:“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凡高、莫奈等强烈的色彩和简练线条的影响。我在中国画里吸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来,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就在笔墨中出来了。受别人影响,但又要有自己的东西,这非常重要”这说明( )a、文化创新不是可以凭空产生的 b、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c、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d、文化创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保持特色2、“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理解的是( )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进行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a b c d 3、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是( ) 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 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 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高二年级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检测案主编: 杨丽娜审核 : 包科领导: 编号: 14组内评价: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时间: 教师评价: 目标:1、文化创新的实质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文化创新的主体 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5、文化创新应处理好几对关系(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10月 “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创造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以上事实说明(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b c d2、金秋“神七”遨苍穹,盛世祥光贯九重。火箭高科如鬼斧,飞船新技似神工。 自然奥秘须参透,宇宙精微欲探穷。千古先贤多创造,今朝奇绩更丰隆。这是神七发射后,一网友写下的贺诗,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发射与返回,以及航天人所创立的“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热情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材料表明( )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文化决定于经济、政治,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一定的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a b c d3、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4、北京奥运会著名建筑“鸟巢”和“水立方”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外建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外观众无不为这一精美的建筑所折服。这说明(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c传统建筑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5、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源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而非外来文化 b文化创新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c文化创新的源泉既指传统文化,也指外来文化d文化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6、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7、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8、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9、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告诉我们( )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学习应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第一需要” 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 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a、 b、 c、 d、10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内涵。而在新时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11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12、(09江苏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 b c d 1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d.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着文化创新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者的徐悲鸿先生,在艺术领域创造了自己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据此回答1415题。14.站在文化创新角度,古为今用是指()a.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并运用到现在的实践中b.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c.要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d.完全用传统文化来指导当前社会发展15.在当前我国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要洋为中用的原因是()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国外文化作为优秀文化,蕴涵着时代精神现在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障碍已扫除a. b.c. d.16.现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乃大势所趋。这一过程()是抛弃传统文化,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a. b.c. d.(一)选择题答案整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背景材料: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观点。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吉林省党代会又向全省人民提出“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培育和弘扬具有吉林特色的优秀文化精神”。 (1)吉林省为什么要号召全省人民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要进行文化创新,其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为什么?18、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我校高二政治兴趣小组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兴趣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第五课导学案和检测案答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参考答案1d2a3a4c5d6d7b文化创新的途径:答案:cadcd文化创新检测案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dbdabccacbbadaad17. (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必须发展先进文化,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吉林省进行文化创新,必然会推进本省的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吉林省的这一举措,必然会进一步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首先,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