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卷注意事项:第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泥淖(no) 颤(chn)栗 压轴戏(zhu) 沐猴而冠(gun)b碾压 (nin) 粘贴(nin) 捋虎须(lu) 鲜为人知(xin) c铁砧(zhn) 偌大(nu) 发疟子(yo) 瞠目结舌(chn) d提挈(qi) 眼睑(jin) 扎小辫(z) 因噎(y)废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一般有三种考查类型:音误、调误、音调全误。本题大多考查调误,要根据词义和一些专用词语的读音判断。“颤栗”读“ zhn ”,“粘贴”读“zhn”, “偌大”读“ru”。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蛰 脉搏 仪仗队 食不果腹 舐犊情深b震撼 装祯 辩证法 融汇贯通 孺慕之情c融洽 烦躁 蹚浑水 死不瞑目 嘻笑怒骂d凋蔽 歉收 无名火 矫生贯养 和蔼可亲【答案】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_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_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希腊神话有较为系统的神系,有专门的神话的书籍与故事留存;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显得_,只在部分史书与文学作品中才见到神话的影子。a关照 积淀 凌乱 b关照 积聚 零乱c观照 积淀 零乱 d观照 积聚 凌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词义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观照的意思是仔细观察、审视。关照的意思是任关心照顾。根据句意填“观照”。积淀的意思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的意思是积累。根据句意填“积淀”。凌乱的意思是不整齐,没有秩序,如,凌乱不堪,凌乱的头发,心绪凌乱。零乱的意思是不整齐,零碎散乱,如,墙角推满了零乱的杂物,楼上传来零乱的脚步声。根据句意填“零乱”。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3月l5曰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的霸王条款。但目前不少商家对此置身事外,设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b一个多月前还叫嚣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惜与中国动武;一个月后却率领近300人的政商代表团,浩浩荡荡到北京访问,临行前更公开承认,中国有13亿人,只有9500万人的菲律宾是打不过中国的。前倨后恭,莫此为甚,这就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c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d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答案】b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b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曰渐严重。c自4月l3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d或许我们不是很富有,生活中也有过不去的坎,我个人以为不求把人生演绎到美的极致,但求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把一个“人”字写得端正一点,仅此而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搭配不当,“维护”与“安全飞行”不搭配。b项,成分赘余,“经常性的”和“频频”重复,删除一个。c项,缺少主语,应把“千古传奇张大干艺术作品展”提到句首。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梅格与人格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袁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琢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问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6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7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入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入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答案】6c7b8b【解析】6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a项,原文中说的是“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选项没有分开,同时顺序颠倒。b项原文说“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没说形象相似。d项张冠李戴,梅的“疏影瘦身”象征不屈的精神,这种不屈的精神才使她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b项,说的是梅花和竹篱苍松清水寒窗,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不是谈论梅花与人格之间的关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过于武断,观赏梅花首先要看色闻香,然后再赏其神韵。c项,“岁寒三友不是谁衬托谁,而是并列关系,相得益彰。d 项,“岁寒三友”的说法,最早在南宋。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消疾:消渴病。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c征通为卫尉 征:征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私常怀之 句读之不知b新室且亡 臣死且不避 c通因具言谶文事 相如因持璧却立d以时视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 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 以病上书乞身 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 其夏,引拜为大司空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2分)(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4分)(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4分)【答案】9b10c11c12a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1)(2分)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因此前去答拜李通。(2)(4分)当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悄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3)(4分)李通一向有消渴病,推托病重不理政事,连年请求退休,光武每每(总是)更加恩宠他。【解析】9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文实词,除了依靠平时在课内知识的积累与不断复习外,还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b项,期:约定。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代入检验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c项,都是副词,于是,就。a代词,代前文那句话;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副词,将要;连词,尚且。d介词,按照;介词,把。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2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错在“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不满足于做个县丞”,原文意思是“家境很富裕,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以”认为,“相慕”仰慕他,“答”答拜。(2)“微”悄悄地,“即”如果,(3)“素”一向,“乞骸骨”请求退休,“优”更加。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齐安郡晚秋 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答案】(1)颔联写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颈联写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中。(分析2分)诗人看似游赏山水,闲适自得;但实际上,酒醒人散见雁来,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政治上受排挤的失落。(感情2分) (2)艺术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的典故,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垂钓进行对比,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用意2分)【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抓住关键词描述颔联和颈联的句意,根据景物描写渲染的氛围,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云”“水”“堪赏”“自如”烘托出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颈联中,作者通过“残”“孤”把自己酒醒后的孤独感表现出来。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艺术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来分析,尾联“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赤壁争雄”很明显是运用了历史典故的手法;“唯有”一词将争雄的英雄与蓑翁进行对比;由注释作者的背景资料可知,作者是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故答题时,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_,惑矣!(韩愈师说)(2)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竹喧归浣女,_。(山居秋暝)(3)事不目见耳闻,_,可乎?(石钟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游褒禅山记)(4)_,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子曰:“_,小人喻于利。”(论语述而)【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耻师焉 (2)羁鸟恋旧林 莲动下渔舟(3)而臆断其有无 险以远,则至者少(4)间关莺语花底滑 君子喻于义【解析】试题分析:要答好名句默写类试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羁”“臆”“喻”。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4分)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据介绍,洪泽湖水位在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后,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导致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不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渔业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很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蔚为壮观的万亩临湖围网蟹鱼塘口已完全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000亩,露滩5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答案】洪泽湖、干旱、严重、损失【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先整体感知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从对象、原因、程度、影响等角度,按照要求进行提取或概括为3字以内的词语即可,如“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可概括为:洪泽湖、干旱;“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可提炼出“严重”;“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可提炼“损失大”。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下面是2013年12月10日环球时报对“中国是不是世界强国?”的调查,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表1:中国是世界强国吗?受访国家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菲宾律澳利亚大南非巴西认同比例74260455604526076960(1)请用一句话概括表1的结论。(不超过20字,2分)表2:中国具备世界强国的现有条件世界强国必备条件经济实力政治及外交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中国现有实力百分比73343236222(2)根据表2的内容,你认为中国要早日成为世界强国该怎样做?请写条建议。(2分)【答案】(1)表1的结论:六成(或大多数)受访国认同中国是强国。(或世界对中国是强国认同度较高)(2分)(2)建议:中国要着力在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提升实力,不能只关注经济实力的提升。(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实力亟待提升。)(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示转化为文字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中国是世界强国吗?”,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舍弃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建议即可针对上述内容就以上四个方面提出。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4分)“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成都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的一种雇佣行为。(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的一种雇佣行为。【答案】(1)花2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以节省时间。(2)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获得2元钱的报酬。【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下定义要走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顾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本题即可从两个角度按以上方法总结概括。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8分)渐行渐远的村庄黄辉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巢穴,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象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19第二段中,作者“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为什么“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4分)20文章的二、三、四段写到了鸽子、老马、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21作者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为什么?请简析。(4分)22文章开头说“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而结尾又说“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答案】19因为村庄栖满了游子心灵的诗意,是作者深深思念的地方。(2分)而作者远离了故乡,在城市中生活,心灵充满孤独,找不到归宿;所以看到雪花,联想到故乡,感情难以自抑。(2分)20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2分)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2分)21故乡能让人灵魂纯净完美,故乡村庄的月亮是纯洁心灵的象征。作者背叛了村庄到城市生活,他感到再也找不回故乡月亮一样安静和纯洁的心灵。(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与前文形成转折,在表达对故乡的赞美、思念的同时,又表达了对自我纯洁灵魂失落的痛苦(2分)22不矛盾。前一句表明村庄是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作者会常常想起她。(2分)后一句中,“烫手”一词巧妙使用了移用的修辞表现出作者对村庄的复杂感情,自己远离了村庄,不能回归,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恋,所以深感痛苦。(2分)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依恋、思念和不能回归的痛苦。(2分)【解析】19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属于文中含义丰富类句子,理解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出发,再结合上下语境作答。注意使用文中原词句。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作品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兼考归纳和概括能力。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1试题分析:此题考察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是过渡句,内容上也丰富蕴藉。作答时宜结合上下文,辨明其位置和作用,并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全文主旨。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应在理清全文思路脉络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一些句子中涉及到的手法也应注意明确。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答案】唤醒自己漫漫人生,离离远道。悠悠历史中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