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物质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2.原始大气成分是( )a.水蒸气、氨、甲烷 b.硫化氢、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水蒸气 d.水蒸气、甲烷、氧气3.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可能是( )a.自养需氧开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4.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物质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5.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来6.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7.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的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地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 )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者8.我国饲养金鱼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在数百个品种,金鱼品种多种多样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金鱼适应多种不同环境的结果 d.我国鱼类资源丰富的结果9.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以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10.某植物单株年产量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1.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c.生物过度地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d.自然选择就是造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2.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生物为获得充足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竞争c.环境变化造成生物出现定向变异d.自然选择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3.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进行的特征是( )a.快速地进行,短期内会产新的物种b.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c.使低等动物得以人淘汰,高等动物得以生存d.使水生生物逐渐淘汰,陆生生物得以生存14.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长和前肢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就产生发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15.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够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 )a.水生到陆生b.简单到复杂c.陆地到空中d.单细胞到多细胞16.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a.原始爬行动物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古代两栖动物17.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18.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缺乏能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逐渐灭绝了19.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的鱼类b.古代的两栖类c.原始的藻类植物d.古代的爬行动物20.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生存斗争的结果c.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 d.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结果二、非选择题21.某地质工作组的科技人员在a、b、c、三个不同地层中发掘出许多化石。在a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龟等化石;在b层中发掘出马、剑齿虎、犀牛等化石;在c层中发掘出三叶虫、乌贼、珊瑚等化石。这些地层年代按由远及近排列应当是 。22.下表是7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生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小麦酵母菌与人细胞色素c的差异数011213213544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从上表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 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23.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时,发现了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动植物化石,为证明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始祖鸟化石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又具有爬行类的特点,因此,始祖鸟是 动物向 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还有种子蕨化石具有种子植物的特点,又有蕨类植物的特点,因此种子蕨是 植物向 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24.下图事实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 的a 。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它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 到,由 到 , 由 到 。25.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 ,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 ,即抗药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 (定向或不定向的)。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 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 重新适应环境。26.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 ,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 。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2)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生成,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3)d装置是 ,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过程。(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早期过程中, 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27.鱼与鲸是不同种动物,但是它们的外形却特别相似,请你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它们的鳍是同源器官吗?为什么。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 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2.到目前为止,人类从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测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3.下列各项中,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有( )a.下地面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b.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c.用语言来进行交流 d.群体生活4.下列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能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5.最能证明“东非人” (能人)时代的古人类与类人猿不同的是古人类能够( )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各种简单的工具 d.吃各种食物6.现代类人猿主要以什么生活为主( ) a.水生 b.两栖 c.树栖 d.草原生活7.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8“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它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 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语言能力9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类人猿进化成人 c所有的森林古猿都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0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一说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c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环境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森林的大量减少d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11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1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起源13古人类能够很好地交流与合作,这是由于(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火的使用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a下肢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15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 ) a扩大活动范围 b.便于手肢行走 c.使前肢解放,便于使用工具 d.便于从树上摘果实16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大量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国际学术界认为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徒而来的。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b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c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徒而来的 d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17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 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18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19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地质考察 寻找古人类化石 寻找古人类遗物 拜访考古学者 a b. c. d.20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能人 b南方古猿 c直立人 d智人21原鸡产蛋很少,但现在的蛋鸡产蛋量很大,原鸡进化成为蛋鸡的正确顺序是( )原鸡产生了可遗传的产蛋多的变异 产蛋多的变异逐代积累而得到加强 人们专门饲养和繁殖产蛋多的鸡 a b c d 22.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的解释,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3.决定生物进化的内.外在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遗传和变异 b.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c.遗传和变异 环境因素 d.生存斗争 环境因素2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 )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25.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二、非选择题26.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头骨和人类的头骨,然后依据图回答问题:(1)请你判断甲是 的头骨(2)请你判断乙是 的头骨(3)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27.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名称与他们的特征搭配起来( ) 南方古猿a.脑容量增至1300-1500ml( ) 直立人 b.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 ) 智人c.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只会使用工具( ) 能人d.最早用火,最关键的进化阶段28.下表是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动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酵母菌与人细胞色素c的差异数0112132144 从上表可知: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 。这一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科学探究常用的 法。29材料分析题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人类是上帝和神创造的。女娲根据上帝的旨意捏了各种各样的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泥快干的时候,因天要下雨,女娲匆忙收拾,不小心,一部分人断胳膊少腿,就是我们今天的残疾人.后来开成我们今天繁荣的人类社会。材料二: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性选择和人类的由来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1)试分析材料一、二关于人类起源的不同观点。 。(2)你赞同哪种人类起源的学说? 为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会遇到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作怪的现象,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3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a)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b)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选择题1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 )a所有有生命的因素 b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d地球上的生物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绿色植物 b阳光 c. 肉食动物 d微生物3生物因素是指( )a生态因素 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5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杂草6 苹果在北方生长的好,在南方生长的不好,其主要原因是( )a湿度 b空气 c温度 d土壤7影响生物生活的下列各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水对鱼类 b大雁迁飞c错过季节播种小麦减产 d田间杂草多,作物产量低8下列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a水稻与稗草 b菟丝子与大豆 c草鱼与鲫鱼 d狼与羊9南橘北栀,影响其因素主要是( )a土壤酸碱度不适b光照强度不够 c北方温度低 d北方雨水少10下列事例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a雄啄木鸟为占巢而斗 b亲鸟用昆虫饲喂雏鸟c蜜蜂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 d带鱼成群的索饵洄游11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a骆驼刺喜欢沙土 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12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阳光13海洋中的绿藻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c温度 d阳光14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是( )a细菌类 b鱼类 c鸟类 d人类15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孔雀开屏 c鱼的体型为梭形 d牦牛的绒很保暖16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会增多。与此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阳光17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18家中饲养小鸡时,小鸡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a食物与水 b食物、空间与空气c食物、空间与 阳光 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1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和苗壮”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0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下列各项中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大的是( )a. 可生殖范围b. 可生存范围c. 可生长范围d. 一样大21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22与普通狐相比,北极狐的耳朵非常小,以下解释不确切的是( )a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b北极食物匮乏的结果c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23每当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植物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针叶树比落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竞争2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的关系 b影响生物生活的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是为与环境的适应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25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c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二、非选择题26.生物不仅能_一定的环境,而且能_环境。27.冬季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降雪的环境,请回答:(1)雷鸟冬季换毛,其主导生态因素是 。(2)雷鸟季节性换毛的特点受体内的 控制。(3)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冬季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这种适应现象称为 。(4)如果冬季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白色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 , 28.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处(只)23313212阴亮处(只)87797898(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其原因是 。29.某水域生态系统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使某种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该水域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一位环保工作者发现该水域富营养化很可能与周围居民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含磷洗衣粉是否真是水域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1)探究问题: 。(2)你的假设: 。(3)实验设计: 。(4)实验结论: 。(5)如果水域富营养化真的和含磷洗衣粉有关,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该水域生态系统? 。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四)生态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 b.一块麦田c.一条河中所有的生物 d.一片森林2.假若一个鱼缸里只有金鱼和金鱼藻两种生物,那么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水 b.阳光 c.空气 d.金鱼藻3.牡丹花通常在春末才开放,但园艺师却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外界因素让它提前到春节期间开放。你认为园艺师主要是通过控制下列的哪组环境因素促使牡丹提前开花的? ( )a.水分和温度 b.温度和光照 c.光照和水分 d.水和无机盐4.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长茂盛5.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6. 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7.把一条死亡的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一段时间以后,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雨水冲走了c.被猫吃了 d.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8.一片森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黄鼠狼吃鸡c.松鼠吃蘑菇 d.长颈鹿吃树叶10.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 青蛙螟虫水稻 b. 水稻螟虫青蛙c. 大鱼小鱼虾米d. 虾米小鱼大鱼11.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者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c.气候条件 d.消费者12. 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20.1490.009a.abcde b.edcbac.dabec d.cebad 13. 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害虫适应能力增强 b.食物链被破坏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网罩影响草的光合作用 14.下列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b.只有10%20%的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c.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率越高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15.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16.目前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人工生态系统,其中对其它生态系统的依赖很大,比较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鱼塘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17.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18. 二氧化硫对空气的轻度污染可通过植物的吸收等作用被消除,这说明: ( )a.生态系统能进行能量流动 b.生态系统能进行物质循环c.空气污染不会改变生态平衡 d.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9.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20.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动物作为消费者参与了物质循环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起着决定性作用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是释放能量d.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不起作用二、简答题:21.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号处填上文字(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图中、两处的生物是固定不变的吗? 。(3)事实上,生态系统中的几种成分之间是相互 的关系。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 部分,如 。22.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属于最高消费者的是_。(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 。(4) 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动植物还能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吗?为什么?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大鱼小鱼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小鱼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 e代表5种生物) 。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4.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2)图中a是指 ;c 所含的能量通过 的呼吸作用散失。 (3)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 进行,它们共同将生态系统的 联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5.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l)图中b是指 ,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26.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请据图回答:(每空或每问1分,共6分).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 )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的。 .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 ),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 )。 .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答: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单元作业(五)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以下内容不能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美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培养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遗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百分比最高的脊椎动物是:( )a.哺乳类 b.鸟类c.两栖类和爬行类 d.鱼类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c.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5.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4%,我国还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段话与下列哪项相符?( )a.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 b.物种丰富c.经济物种丰富 d.生态系统多样6.下列生物属于我国特有物种的是:( )a.银杏 b.鹅掌楸 c.扬子鳄 d.银杉7.地球环境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 b.热带雨林 c.大草原 d.农田8. 有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发利用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c.丁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d.丙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培训开班仪式
- 公司治理学(第五版)课件 第七章 公司控制权市场:代理权争夺和收购与反收购
- 神秘礼物大班课件
- 创设情景的课件
- 汽车模具技术试题及答案
- 国考技术岗面试题及答案
- 辅警法制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银行2025成都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建筑应用案例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 水泵房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