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的比较.pdf_第1页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的比较.pdf_第2页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的比较.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医学2 0 0 6年第2 8卷第4期 高等生物大约含有1 0 00 0 0个不同的基因 其 中仅有约1 5 得到表达 基因表达的变化是调控细 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核心机制 1 因此 分析基因表达 的差异不仅在发育 分化和突变等研究领域有着极 大的应用价值 而且已成为基因克隆的有效手段之 一 其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 目前主要有差减杂交 s u b t r a c t i v e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S H m R N A差异显示逆转 录P C R m R N A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s p l a yr e v e r s e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P C R D D R T P C R c D N A代表性差异分析 c D N A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a n a l y s i s c D N A R D A 和抑制消减杂交 s u p p r e s s i o ns b t r a c t i v e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S S H 等 尽管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均 不完善 不能通过它们得到所有的差异表达基因 但 已经有大量的重要基因通过这些方法得到了分离和 鉴定 本文就这些技术的主要原理 基本过程 优越 性和主要缺陷做一比较分析 一 差减杂交 S H是用两种遗传背景相同或大致相同而功能 不同的材料 分别提取m R N A或反转录成c D N A 在 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杂交 选择性地去除两部分共同 基因杂交形成的复合物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未杂交 部分收集后装入载体形成文库 目前差减杂交方法 有以下几种 1 羟磷灰石柱层析法 H A P 2 其原理是实验 样品m R N A反转录成c D N A后 与过量的驱动方 m R N A杂交 将杂交混合物过羟磷灰石柱 杂交部分 c D N A m R N A被吸附 而含有目的基因未杂交的 c D N A被洗脱收集 该方法相对简单 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 题 需要大量样品m R N A 有些实验很难达到这 一要求 层析过程较高的温度会使m R N A降解 H A P本身结构复杂 操作过程会稀释杂交后的样 品 所以现在很少应用 2 生物素标记 链亲和蛋白结合排除法 S i v e和 J o h n 3 用生物素标记驱动方m R N A或c D N A 实验方 m R N A反转录成单链或双链c D N A后与驱动方杂 交 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链亲和素蛋白 链亲和素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的比较 佟胜全 与生物素结合形成链亲核素 生物素 c D N A m R N A 复合物 用1 1的酚 氯仿抽提该复合物 未杂交的 含有目的基因的上清被收集 为提高标记效率 现在 一般采用光激活生物素代替d U T P 生物素标记核 酸 原理是在强光照射下 光敏生物素中的N 3释放 出N 2气 生成反应活性极高的氮烯 它易与核酸中 的伯胺基团结合而形成共价标记 这样标记效率大 大提高 该方法目前仍在广泛使用 是构建差减文库的 基本方法 虽然该方法在杂交效率方面有了较大的 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要求驱动方核酸 量仍很大 杂交过程中高浓度的线性核酸分子易 形成网络 降低杂交效率 利用酚氯仿抽提杂交 混合物会使目标基因损失较多 3 磁珠介导的差减法 4 其原理是将 d T 2 5固 定在涂有链亲和蛋白的磁珠上 首先用其与驱动方 总R N A在一定条件下混合杂交 以捕获其中的 m R N A 以 d T 2 5为引物 以捕获的m R N A为模板 新合成链的5 端被吸附在磁珠上 用这一带磁珠的 驱动方单链c D N A与实验方m R N A混合 凡是与驱 动方同源的序列可杂交形成磁珠 c D N A m R N A复 合物 用磁架收集混合物 经过几轮差减后 实验方 剩下的m R N A就是异常表达的目的基因 将其反转 录成双链c D N A后装入载体 就可以构建差减文库 该方法的优点是 操作简单快捷 可避免以 前用生物素标记的繁琐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将捕 获的m R N A去除后得到的磁珠 c D N A 可反复使 用 相对于非P C R的方法而言 材料用量少 产 物收集相对高 一般驱动方是实验方的5倍 构 成的文库是全长c D N A文库 含有完整的基因 筛选 到有价值的基因可直接用于转基因研究 该方法的 缺点是 虽然通过减少驱动方D N A含量可降低杂交 时形成网络的程度 但同样会遇到全长c D N A杂交 效率不高的问题 尽管如此 该方法仍是构建全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邮编1 0 0 7 3 0 综述 2 3 9 北京医学2 0 0 6年第2 8卷第4期 c D N A用得较广泛的方法 目前有试剂盒出售 如 D y n a b e a d s R 研究报道 该方法有许多改进 如将实 验方m R N A反转录成c D N A以增加其稳定性 杂交 后实验方c D N A两端加上接头进行P C R扩增后装 入载体等 二 m R N A差异显示技术 D D R T P C R技术是由L i a n g和P a r d e e 1 于 1 9 9 2 年建立的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真核细胞m R N A均含 p o l y A 末端 以及p o l y A 上游2个碱基只有1 2种 组 合 即A T A C A G T T T C T G C T C C C G G T G C G G 的特点 设计3 引物T 1 1 1 2 M N M N为A G C T中的任一种 但M不能为T 分别与总 m R N A进行反转录 从而获得1 2份c D N A 再以 c D N A为模板 以上述T 1 1 1 2 M N为下游引物 以另 一随机寡核苷酸引物 如1 0m e r随机引物为上游引 物进行P C R扩增 理论上 5 端引物随机结合在 c D N A上 且每一条c D N A均有扩增机会 获得大小 不同的扩增片段 扩增时掺入同位素标记的单核苷 酸 扩增结束后进行放射自显影 如果模板c D N A 存在差异 即可显示差异表达的D N A片段 最后可 通过回收目的c D N A 经杂交 克隆和测序进行鉴 定 该方法原理简单 技术成熟 灵敏度高 可同时 比较两种以上不同来源的m R N A样品间基因表达 的差异 但假阳性率高 最高达7 0 三 c D N A示差分析 c D N A R D A是1 9 9 4年由H u b a n k和S c h a t z 5 于 L i s i t s y n和Wi g l e r 6 建立的基因组 D N A示差分析技 术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a n a l y s i s R D A 为基础 改进而来 其原理是基因消减杂交与P C R技术结 合 从两个基因组之间筛选差异序列 在这个技术上 加以改进 并应用于m R N A的差异分析 即为 c D N A R D A 双链c D N A用识别4个碱基的限制性 内切酶进行消化后 数学上将产生平均大小为 2 5 6 b p的D N A片段 因此细胞中绝大多数表达的基 因至少有两个酶切位点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双链 c D N A经酶切后 两端连接上特定的接头 用相应的 引物进行P C R扩增 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物 扩增 子 分别称为对照组 D 和实验组 T 虽然经过酶切 和扩增 产物仍可代表原来c D N A样本的全部信息 扩增后将T和D再分别酶切 连接不同的连接头 进行消减杂交 两组中均存在的相同序列将形成异 源杂交体 T D 差异序列形成同源杂交体 T T或 D D 用T D 特异的引物进行P C R扩增 并去掉来 源于T D的线性扩增产物 将得到存在于T D 中差 异表达的基因片段 对差异产物进行2 3轮的P C R 富集 可清晰地呈现在普通琼脂糖凝胶上 c D N A R D A的优点 高效性 由于进行了 P C R富集 与传统的消减技术相比 更加敏感 可以 筛选出低拷贝的差异基因 操作上也更加简便易行 可靠性 结果重复性好 假阳性率非常低 c D N A R D A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得到的差异片段是 平均为3 0 0 6 0 0 b p的小片段 要获得全长c D N A必 须进行c D N A文库的筛选 在极低拷贝差异基因 的筛选上虽然已进行了改进 7 但仍然有部分极低 拷贝的基因漏掉 四 差减抑制杂交方法 S S H是以抑制P C R s u p p r e s s i o nP C R 8 为基础 由C L O N T E C H公司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俄国科 学院于1 9 9 6年合作提出的 9 实际是D N A扣除杂 交方法 所谓抑制P C R是利用非目标序列片段两端 的反向重复序列 在退火时产生 锅 柄 结构 无法 与引物配对 从而选择性地抑制非目标序列的扩增 同时根据杂交的二级动力学原理 丰度高的单链 c D N A退火时产生同源杂交的速度要快于丰度低的 单链c D N A 从而使得丰度差别的c D N A相对含量 基本一致 其基本过程是 将c D N A用R s a I或 H a e I I I酶切 以产生大小适当的平头末端c D N A片 段 将实验方c D N A分成均等的两份 各自接上两种 接头 与过量的驱动方c D N A杂交 产生4种产物 a 是单链实验方c D N A b是自身退火的实验方c D N A 双链 c是实验方和驱动方的异源双链 d是自身退 火的驱动方c D N A双链 第1次杂交的目的是实现 实验方单链c D N A均等化 使原来有丰度差别的单 链c D N A的相对含量达到基本一致 第1次杂交后 合并两份杂交产物 再加上新的变性驱动方单链 再 次杂交 此时只有第一次杂交后 经均等化的差异表 达的单链c D N A形成含有不同接头的双链分子 这 次杂交进一步富集了差异表达基因的c D N A 由于 有两个不同的接头 使其在以后的P C R中能够被有 效地扩增 S S H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缺点 速 度快 效率高 一次S S H反应可同时分离几十或上百 个差异表达的基因 阳性率高 S t e i n等 1 0 的研究 发现 S S H的阳性率可达9 4 敏感程度高 由于 S S H用R s a 或H a e 酶切后产生许多c D N A片段 2 4 0 北京医学2 0 0 6年第2 8卷第4期 关于书写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的说明 本刊要求论著稿件附2 0 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相应的英文摘要 英译文题 单位英文名称和前三名作 者汉语拼音 并在摘要下写出2 3个关键词 包括英文关键词 为便于通过医学主题词表查阅您的文章 请 参照 医学主题词词表 列出论著的中英文对照的关键词 中 英文摘要请按结构式摘要的形式来写 即目 的 方法 结果 结论四部分 参考文献的作者3位以上务必列出前3位 3位以内全列 不可只列一位加 等 国外文献作者的姓及名字缩写要列齐全 文献在文内引用处一定要全部列出角码 图一定要以读者 看懂为准 凡以上资料不全者将影响文章刊出日程 本刊编辑部 读者 作者 编者 可提高差别D N A的检出率 同时由于S S H中采用 了均等化和富集目标基因片段的方法 也可保证低 丰度m R N A的检出 实验结果复杂程度低 S S H 技术由于采用了接头 差减杂交及两轮抑制性P C R 扩增 可大量扩增那些差异表达的c D N A片段 并可 减少复杂性 S S H的关键点是c D N A与接头的连 接 如果连接效率不高 则难以发现某些有差异表达 的基因 本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实验中所需的 m R N A量较大 一般为几微克 因而某些特殊样本不 易获得 可在S S H前将样本进行扩增弥补这一缺点 但此法可导致某些系列片段的丢失 1 1 S S H中的 二次扣除杂交均需要过量的驱动c D N A 可能掩盖实 验方c D N A中某些表达有丰度差别的c D N A S S H技术中所研究材料的差异不宜太大 参考文献 1 L i a n gP P a r d e eA B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s p l a yo f e u k a r y o t i cm e s s e n g e r R N Ab ym e a n s o f t h ep o l y m e r a s ec h a i nr e a c t i o n S c i e n c e 1 9 9 2 2 5 7 9 6 7 9 7 1 2 S a r g e n t T D D a w i dI B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i nt h eg a s t r u l a o f X e n o p u s l a e v i s S c i e n c e 1 9 8 3 2 2 2 1 3 5 1 3 9 3 S i v e H L J o h nT S As i m p l e s u b t r a c t i v e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e m p l o y i n g p h o t o a c t i v a t a b l e b i o t i n a n d p h e n o l e x t r a c t i o n 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1 9 8 8 1 6 1 0 9 3 7 4 S c b r a m l P S b i p m a nR S t u l zP e t a l c D N As u b t r a c t i o nl i b r a r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s i n g a m a g n e t a s s i s t e ds u b t r a c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M A S T T r e n d s G e n e t 1 9 9 3 9 7 0 7 1 5 H u b a n kM S c h a t z D G I d e n t i f y i n g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m R N Ae x p r e s s i o n b y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D N A 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1 9 9 4 2 2 5 6 4 0 5 6 4 8 6 L i s i t s y nN Wi g l e r M C l o n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e e nt w oc o m p l e x g e n o m e s S c i e n c e 1 9 9 3 2 5 9 9 4 6 9 5 1 7 Y u a nB Z M i l l e r M J K e c kC L e t a l C l o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a n d c h r o m o s o m a l l o c a l i z a t i o no f a g e n e f r e q u e n t l y d e l e t e di nh u m a nl i v e r c a n c e r D I C 2 1 h o m o l o g o u st or a t R h o G A P C a n c e r R e s 1 9 9 8 5 8 2 1 9 6 2 1 9 9 8 S i e b e r t P D C h e n c h i kA K e l l o g gD E e t a l A ni m p r o v e dP C R m e t h o df o r w a l k i n g i nu n c l o n e dg e n o m i c D N A 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1 9 9 5 2 3 1 0 8 7 1 0 8 8 9 D i a t c h e n k o L L a uY F C a m p b e l l A P e t a l S u p p r e s s i o ns u b t r a c t i v e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Am e t h o df o r g e n e r a t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l y r e g u l a t e do r t i s s u e s p e c i f i c c D N A p r o b e a n dl i b r a r i e s P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