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4.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重点、难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生用1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对于疑惑点用红颜色的笔勾画出来。课前学生用20分钟独立完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 掌握地震及其相关概念(结合教材第20页图2-1-2)2、地震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3、简述构造地震的形成4、两种地震波及其影响。5、掌握泥石流、滑坡的概念6、泥石流和滑坡的危害有哪些?7、控制滑坡和泥石流发的基本因素。8、典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过程9、比较滑坡、泥石流的异同10、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合作探究: 探究一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月,原因是。(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风,其成因主要是。(4)图中“”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是。探究二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 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14)(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说明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原因。(3)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当堂达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读图完成13题。1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a秦巴山区b横断山区 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2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a天气状况b地质地形条件 c大型施工活动d水系特征3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a49月b10次年3月 c611月d12次年5月4、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主要分布在该省的地区和地区。(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反思提升:拓展延伸:(2005年高考,全国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_,它是_(国家)的首都。(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看看书,能学会)略 【合作探究】:(议一议,能解决)合作探究一解析:本题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综合考查了我国一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第(1)小题:首先要求考生对图中山脉成因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解释,难度不大。该山脉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其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考生应答往往容易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2)小题的a河为珠江,其汛期较长,一般在59月,其原因是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带来丰沛的降水。第(3)小题: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在夏季往往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第(4)小题,回答地质灾害的类型较易,但回答其成因往往不够全面,考生应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全面分析,回答才能较为完整。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2)59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地震、滑坡、泥石流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植被破坏,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合作探究二:(1)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相对高差大。沟谷强烈侵蚀下切,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2)自然原因: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岩体破碎,风化侵蚀强烈,地表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强降雨天气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爆发,滑坡和崩塌进一步集聚了岩土物质。人为原因:人口的增长使得泥石流危险区被不断地开发利用,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增强了灾害的损失;多道人工拦挡坝依次被暴雨冲毁,加剧了泥石流灾害。当堂达标:1a2a3a4、(l)西南此地地震频发、断裂发育,岩石被碎;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和冰川融水。(2)四川西部地区一、二阶梯交界处东部地区二、三阶梯交界处(3)开山采石,必然破坏山林,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山崩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山采石须科学论证。拓展延伸:【解析】(1)依据等深线,图中地区的海拔最低处为7 450米。题干中提醒,该火山的海拔高度为813米,“相对高度”为两地海拔高度的差额,即813(7 450)8 263米。通过经纬度和海域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其首都为雅加达。(2)(3)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