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第六期11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1页
【备考】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第六期11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2页
【备考】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第六期11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3页
【备考】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第六期11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备考精品解析分类汇编-第六期(11月)-j单元%20生物与环境1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3j4 生物与环境综合5 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29.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 a 第三年捕捞量为(k/2o) b第四年捕捞量为(nk/2)c第五年捕捞量为(mn) d第六年捕捞量为(km)【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33.下列有关种群说法错误的是()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群分布b.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疾病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上下波动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雪松种子形成集群,属于种群中的集群分布,a正确;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包括气候、食物、寄生、捕食,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属于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b错;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一定上下波动,c正确;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d正确。【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0)】2、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c.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d.种群数量越高,该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由图分析,甲代表的是“j”型增长曲线,乙代表的是“s”型增长曲线,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a正确;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4,b错;达到k值是,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0,在s/2时,增长率最大,c错;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物种数量,营养结构等有关系,物种数量多,营养结构复杂,则其抵抗力稳定性高,而恢复力稳定性低,d错。【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5、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图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是变化的可以判断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j”型增长时增长速率不变,a错误;k点时增长速率为0,k/2时增长速率最快,b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c错误;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4、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影响,b错误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30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 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 前期植被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 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 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四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植被干物质的量不仅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还与动物的捕食情况有关。【思路点拨】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34.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b.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c.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a解析:由表可以看出随年数增多,物种数量增多,物种增多,特别是植物增多,使光能利用率增高,同时也使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发生,所以是次生演替。c错。【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7、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知识点】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解析: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图甲表示互利共生的数量变化,a正确;图乙是表示捕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通过种群数量变化可以判读出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c正确;图丙中实验初期,两种群间主要进行种间竞争,后期x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25.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答案】【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