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doc_第1页
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doc_第2页
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doc_第3页
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县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主备人:满凤 审核人: 总第 课时 课 题 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 作文“借物抒情”训练课型作文指导课教学目标 1.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教学重难点 感悟、理解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学生:1、寻找生命树 2、阅读“同步作文”40-50页老师:借物抒情的精彩片段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个人复备1、 我们一起来欣赏1、 千姿百态的树“双休日”作业展示(部分)2、 附“双休日作业”双休日作业一: 你和家长一起,找一棵生命树,必须你自己找,最好是你身边、公园等地的大树,不容易挖走和折断的大树,能陪伴你一辈子的大树。请你给树命好名、再拍照。大树单独一张、你与大树不同角度几张(35张)、父母(或其他家人)与大树合照一张。交作业时间:5月24日晚8:00前双休日作业二:语言训练:培养对景物和语言的组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要求给下列句子写下句,不一定对称,不是写对联,不需要讲平仄,意思相对即可。 (上句)岸上清风醉青林, (下句) 结构解析:岸上:范围。事物:清风、青林。醉:连接词。 作业对象:所有学生。交作业时间:5月24日晚8:00前3、 以“朗读者”的身份分享 朗读峭壁上的树(同步作文46-47页) 思考:本文仅仅在写树吗?作者想通过树来表达什么情感呢?2、 我们一起来回忆1、 借物抒情的经典篇目 古今中外2、 “借物抒情”的概念3、 我们一起来品析1、 紫藤萝瀑布宗璞2、 欣赏学生仿写作品(下发的印发的资料)3、 借物抒情的注意点: (1)物与情契合点 联想和想象,独特的切入点,比拟点 (2)多种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反衬烘托等四、我们一起来练笔 1、自由书写 描绘一下你寻找的“生命树”,运用独特的视角切入,找到比拟点。让我们通过你的文字可以感知树的样子,并且了解你的情思。 2、互批互改 除了按“魏书生作文批改法”批改以外,注意本次训练侧重点。如何借物的,怎样抒情的? 3、展示交流学生代表朗读自己作品学生评析老师补充点评 4、课堂小结 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大河,直接抒情就好像从桥上飞驰而过。而借物抒情,就恰如荡一叶扁舟,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耳畔伴着悠扬的笛声,欣赏着风景,悠然前行。 但愿同学们能将“借物抒情”这棵大树,种植在心底,让它的根系蔓延出去,引着你留意身边的各种事物,比如天上的一只小鸟,地上的一只蚂蚁,或许是一花一草,也可能是一片叶子相信,你的生活会充满美好和诗意! 布置作业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详见课本76页)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多数学生能运用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一棵树 (或者是树的一部分)来表达自己的情思,或是巧用修辞,或是采用动静结合,或是调动多种感官,或是运用联想和想象 写出了漂亮的习作。 课前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唤醒学生的阅读积淀,先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再指导学生如何去写,最后才能写出好文章!课外作业1、 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