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ppt_第1页
13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ppt_第2页
13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ppt_第3页
13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ppt_第4页
13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一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二 杂文的再度兴盛三 小品散文的丰收与危机四 报告文学的全面兴起 一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原名戴朝安 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 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余杭 人 他曾赴法国留学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也是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举旗人 又称 雨巷诗人 戴望舒与妻女 戴望舒的 雨巷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虽然不多 而且大多是短诗 但在诗歌艺术上 却呈现出了独特的成就与魅力 他的诗歌中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 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 新诗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多少名噪一时的闻达者随着时光的流逝只剩下文学史价值 不再具备文学本身的价值 而戴望舒的诗虽几经命运沉浮 却始终魅力不减 风流了几十载 戴望舒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 最终走向咏唱现实之路 几经寻觅和创新 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 尤以其诗境的蒙胧美 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现代诗派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 自觉追求 纯诗 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 现代 杂志 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诗 纯粹诗歌 观念的影响 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 卞之琳 施蛰存 何其芳 废名 林庚等 施蛰存 林庚 卞之琳 何其芳 废名 二 杂文的再度兴盛 鲁迅风 杂文广义上所谓的 鲁迅风 杂文 就是鲁迅式的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 它当然不能囊括中国现代杂文的一切 但无疑是中国现代杂文的主流 狭义上的 鲁迅风 是以继承鲁迅杂文风格为宗旨 以 鲁迅风 周刊为主阵地的一批年轻作家的杂文创作 主要代表有巴人 王任叔 唐弢 柯灵 巴金 萧红 景宋 许广平 等人 鲁迅风 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 主要作者有巴人 王任叔 周木斋 唐弢 柯灵 孔令境等 1939年1月 鲁迅风 杂志创办 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 1941年 周木斋病逝 巴人奉调印尼 鲁迅风 杂文流派解体 在这一时期 同人们合出过杂文集 边鼓集 横眉集 个人集主要有 生活 思索与学习 窄门集 巴人 消长集 周木斋 投影集 短长书 唐弢 市楼独唱 柯灵 秋窗集 孔令境 等 这一流派以继承鲁迅精神和鲁迅杂文为己任 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 鲁迅风 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打击敌人 匡正时弊 张扬真理 进行广泛 尖锐 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 二 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注重多样化 形象化的说理以及笔调的讽刺和幽默的杂文味 追求一种 理趣美 三 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 文体的样式上 不拘一格 随物赋形 允许有广阔自由的创造天地 鲁迅风 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 是一个比创作方法 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广泛得多的概念 也是一个在时代的运动中不断流动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的概念 鲁迅风 主编金性尧 鲁迅风 杂文代表作家 原名唐端毅 曾用笔名风子 晦庵 韦长 仇如山 桑天等 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现在于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 后为纪念唐弢先生将甬江镇中心小学改名为唐弢学校 唐弢是我国著名作家 文学理论家 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 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唐弢 1913 1992 江苏常州人 散文作家 文学评论家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 理论家和宣传家 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 6月18日慷慨就义 时年36岁 瞿秋白 1899 1 1935 原名徐茂荣 生于浙江上虞 幼年家贫 高小毕业辍学 1926年参加第一次大革命 后因政府通姬缉 逃亡上海 考入半工半读的劳动大学 1932年翻译了 托尔斯泰传 1933年夏开始写杂文并向 申报 自由谈 投稿 他的杂文笔法犀利 揭露时弊不留情面 批判社会一语中的 因风格酷似鲁迅而以 杂文家 出名 徐懋庸 1911 1977 三 小品散文的丰收与危机 1 新诗人散文群 以何其芳 李广田 丽妮 陆蠡 缪崇群等人为代表 他们创作的思想情调普遍低沉哀婉 精心营造散文在情绪结构 叙述方式 话语氛围等多方面的最佳境地 他们特有的审美情致 是他们对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 代表作家 中国著名诗人 散文家 文学评论家 红学 理论家 四川万县 现重庆万州 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是 汉园三诗人 之一 著作主要有 散文集 画梦录 成名作 诗集 预言 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何其芳 1912 1977 号洗岑 笔名黎地 曦晨等 山东邹平人 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 次年开始发表诗文 1935年大学毕业 回济南教中学 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 何其芳合出诗集 汉园集 李广田 1906 1968 2 新老作家的散文创作 社会 散文 茅盾 幽默小品 林语堂 周作人 旅居小品 萧红 游记体散文 朱自清 郁达夫 知识小品 周建人 阿英 代表作家 曾用名丰润 丰仁 婴行 号子恺 字仁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 散文家 美术教育家 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和翻译家 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 用源于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 用艺术家直率 善良 美好的愿望观照人生 幽默风趣 反映社会现象 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 丰子恺小传 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 给我的孩子们 书籍 我的苦学经验 深受读者喜欢 丰子恺 1898 1975 浙江绍兴人 原名櫆寿 后改为奎绶 字星杓 又名启明 启孟 起孟 笔名遐寿 仲密 岂明 号知堂 药堂等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东方文学系主任 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 客座教授 新文化运动中是 新青年 的重要同人作者 并曾任 新潮社 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 之后 与郑振铎 沈雁冰 叶绍钧 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 文学研究会 并与鲁迅 林语堂 孙伏园等创办 语丝 周刊 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1939年成为汉奸 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 建国后重新从事写作工作 周作人 1885 1967 福建龙溪 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 人 原名和乐 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 笔名毛驴 宰予 岂青等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 文学家 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国外 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 1966年定居台湾 一生著述颇丰 他把幽默视为一种人生态度 并在文学中加以表现 林语堂 1895 1976 四 报告文学的全面兴起 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 新型的文学样式 是近现代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的一个特产 重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沉浮 是报告文学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因 它在中国的横空出世和迅速发展也自有其独特的文学背景和社会背景 代表作家 夏衍 原名沈乃熙 字端先 汉族 浙江省余杭县 今浙江杭州 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 文艺评论家 文学艺术家 翻译家 社会活动家 祖籍河南开封 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 今浙江杭州 彭埠镇严家弄 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 终年95岁 报告文学 包身工 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宋之的 原名当昭 剧作家 直隶 今河北 丰南人 北平大学肄业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在其创作巅峰 宋之的因劳累过度 突然病倒 1956年4月17日 他被肝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年仅42岁 主要作品有话剧 谁的罪 雾重庆 国家至上 电影剧本 无限生涯 歌剧 打击侵略者 古典歌舞剧 九件衣 等 范长江 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 原名希天 他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 中国新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