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1).DOC_第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1).DOC_第2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1).DOC_第3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1).DOC_第4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正式开工。国家计划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河段建向家坝、乌东德、白滩、溪洛渡4座梯级电站。4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3 850万千瓦,超过两个三峡工程。完成12题。1上图中a表示溪洛渡水电站,对其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高山高原气候区b在川、滇、渝三省交界处c位于金沙江下游d属于四川盆地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所示为长江汛期,径流量最大b甲图所示为长江枯水期,径流量最小c洞庭湖水与长江水相互补给d丙图所示为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4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c1998年长江洪水过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d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图1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6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7如下图中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 b c d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89题。8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a光热资源优势 b交通优势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优势9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控制人口增长 d改良土壤我们的屯子东面原是一片开阔的草甸子。春天,青草初生,遍地黄色的“波波丁”(蒲公英),云雀在空中婉转,“白云下面马儿跑”。如今,早已成为寂静的庄稼地。离屯子二十多里外的山林中,有一片我们生产队的“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坡地,四周便是成片的树林。这片山林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它其实早已消失,仅存于我们心中。当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砂石地,长着低矮的小麦根据材料回答1011题。10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人均耕地面积大 b降水较充足c交通便利 d灌溉方便11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湿地面积日益增多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a b c d12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题。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314题。1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府河水系;后官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回答1516题。15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16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d兴建防洪设施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1718题。17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是指()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18图b为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920题。1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20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为全国最大的_工程;我国西部钢铁基地攀枝花附近建有_水电站。(2)b为_市。上海_新区已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上海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3)从图中反映出的有关问题分析: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持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_;_;_。222008年11月中旬,农业部在江苏溧阳市举办了中国第5届“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会。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材料溧阳市位于全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之一的苏南。平原、山区、水面各占全市的51.3%、26.2%、22.5%。2003年以前当地人民从事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一年收入几百元。从2003年开始了“村村创一品、品品兴一村”的活动后,溧阳市逐步形成了南部山区以林、茶、果为重点,西北部地区以畜禽生产为重点,中东部平原地区以水产、种植业为重点的三大农业区域经济板块,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相应的加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溧阳市已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丘陵山区开发示范县”,并服务于长三角都市圈。(1)指出溧阳市在2003年以前所属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2)说出影响溧阳市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出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3)“一村一品”体现了农业发展的_观点。按照这一观点,溧阳市对山区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请将下图中序号与相应内容连接起来。 a果园或人工草地 b农田 c经济林或毛竹 d用材林(4)说明溧阳市进行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给当地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步入21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 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珠三角联合周边地区构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材料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珠三角很多乡镇修建了农民公寓,许多农民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材料三珠三角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1)简要说明珠三角部分乡镇修建农民公寓的地理原因。(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工业。(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部门最为突出。(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5)简述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2分)(1) 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分布。(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1c2.a由经纬线的度数可判断a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能够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控制了长江流量,使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增加。长江枯水期,对三峡水库的水位将会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对三峡工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c汛期,长江补给洞庭湖。枯水期,洞庭湖补给长江。4d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主要是上游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因为2003年水库开始发挥作用;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但不可能在一年中突然有很大的变化和作用。5c6.c7.a第5题,从图1甘肃省轮廓图可判断出该河流源于祁连山北侧,因此其补给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到下游山麓冲积扇处,由图2潜水位线可看出,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等潜水位线凸向高处),因此由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第6题,该区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光照充足,但缺乏水源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第7题,该区不适宜农耕,适合发展畜牧业,而地种植业比重达到了近65%,应适当降低种植业的比重,地较适合,种植业比重为40%,畜牧业约50%,林果业近10%,较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8c9.b第8题,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不具优势,但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是我国人均耕地最高的地区,且分布有大面积的肥沃的黑土,土地产量高,故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9题,该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故而耕地面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要增产粮食,必须注重黑土的保护和培肥,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0a由材料中出现的“屯子”“黑土”“北大荒”等,可推知此地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人均耕地面积大。11c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水土流失外,还有因过度垦荒、砍伐导致的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以及自然灾害问题和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12c两地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较高;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故两地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13a14.d第13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平原所占比例与种植业的比例相差悬殊,故该区存在过度开垦现象。第14题,该区地形复杂,地表起伏较大,适于发展立体农业。15a16.c第15题,打开湿地风道,加快空气流通,有利于城区气流散逸,缓解热岛效应。第16题,开发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17c18.b第17题,是环渤海地区。因为该地距离韩国最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市场广阔,还有优惠的国家政策。第18题,c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且分布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是品牌和核心技术。19a从表中可很容易看出该区域产业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早期环境污染不大,但到中期污染加大;早期和中期的变化是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结果,但后期主要是该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20b产业的升级、转移带来的影响要辩证地去分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会大量消耗原料,如开发不当,会造成生态破坏。21(1)三峡水利枢纽二滩(2)重庆浦东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生产能力强大;经济腹地广阔(3)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水等自然资源治理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良性循环22(1)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较低。(2)市场、政策、科技等。(答出任意2点即可)(3)因地制宜 dcab(4)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各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改变了农业结构单一的面貌,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解决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增长了农民收入。解析本题考查溧阳市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由材料知2003年前,溧阳市人民从事传统的水稻种植业,结合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五大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第(2)题,从特色农产品种类看,都属于商品农业,故其社会经济因素为市场、政策、科技等。第(3)题,该模式为江南丘陵的综合治理模式,山丘上根据高度自上而下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丘陵间水塘里进行水产养殖。第(4)题,山区综合开发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可带来经济效益。23(1)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张;修建农村公寓可以节约土地资源。(2)劳动轻纺(3)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产业)(4)1.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5)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