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9讲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1.清漱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辞,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婚俗已发生质变b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有较大程度的提高c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d政治运动对婚姻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欧风美雨的影响 社会变革的推动服饰质地的不同 服装款式的差异a b c d3.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4.“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5.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反清革命 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 d倡导婚姻自由6.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7.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20世纪初)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那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d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8.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观念早已普及9.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a b c d 10.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c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d“抵制洋货、倡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12.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从中可以获悉()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c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二、非选择题 13.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请说明其理由。(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9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晚期中国风俗习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男女婚事仍然是家族的大事,需要家族长辈从中游说定夺。2c根据所学,影响近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等。项反映的是变化,而不能作为原因。3b4c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由材料可知,近代上海妇女的流行服饰影响全国,无论富贵还是贫贱纷纷效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迁日益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5b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本题考查的则是社会政治生活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解题要注意题干的前提条件“戊戌变法期间”,显然a项是要排除的,与史实不符,同理,c项也是错误的;d项材料并没有涉及与体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改革下的易服,“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显然反映古代中国的缠足的废止。6c本题考查近代服饰变迁。从时间1912年9月8日看辛亥革命已经完成,成立了中华民国,必然对人们的服装有影响。“西装东装,汉装满装”表面讲的是东西服装,汉满服装,实际上讲的是当时东西思想,新旧思想的并存,而这些又对服装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也就带来了穿着打扮的纷繁复杂。7b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失去辫子的人们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兴起帽子热,选b。8b文绣利用法律手段提出离婚,反映出女性抛弃了封建的三从四德,自主意识增强。1931年,清王朝和皇权早已覆亡,故a、c不对。d则无法从材料中得到充分证明。9a本题主要考查新潮冲击下引起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内容。改良旗袍是传统旗袍与西方开放的短袖裙子结合的产物,中山装是中国传统服饰与西装结合的产物,西式洋楼则是中西建筑融合的产物,而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种类,不能体现中西文化碰撞,故a是正确答案。10d1897年在上海举办中国国内的第一次舞会,a错;材料中提取不到政府推广的信息,b错;c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报纸的评论反映出对西方舞会的肯定,d正确。11c本题考查了影响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根据所学,a、b、d三项说法正确,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下,民国时期中国妇女的穿着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c项“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说法较绝对,与事实不符。12d“征婚启事”反映了20世纪初婚姻的新习俗,新文化运动还没有发生,而且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