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_第4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2、5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3、4、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6、7、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9、10改革开放新时期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杂支清单购大鱼雷艇等项7 434.887 787两购驾驶学应习各种洋书726.148两购后膛钢炮965.839 635两北洋水师公费银1 576.666 6两a.林则徐 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解析:b根据清单内容分析,主要用于购置近代清政府海军装备,与此有关的是洋务派创办近代海军的史实,李鸿章属于洋务派。2.(2013泉州质检)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提出:“东南各省皆宜树棉除种土棉外,更须试种洋棉。洋棉质软丝长,经机器不致中断,所织之布细纫异常。”下列言论符合其意图的是()a.“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b.“中国所需于外洋者,皆能自制”c.“土棉质硬丝短,不能织极细之布”d.“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解析:b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进行商战。从材料看因洋棉在机器生产中占有优势,郑观应主张在中国试种洋棉,以抵制洋棉的进口,符合其“商战”思想。分析各选项,b项符合其意图,a、c、d三项材料无体现。3.(2013昆明二模)近代前期某文件写道:“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该规定的目的是()a.为推翻清王朝作舆论准备b.建立近代教育制度c.塑造民国民主精神 d.彻底废除科举制度解析:c从材料的含义看,中华民国已经建立,因此,a项错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b项错误。科举制度早在1905年已经废除,d项错误。材料要求教科书“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实际要求“塑造民国民主精神”,c项正确。4.(2013延边二模)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经济秩序,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c项正确。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落后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等特点决定民族工业生产布局、生产结构不可能平衡或合理,更不可能获得长期稳定发展。排除a、b、d三项。5.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主题是()a.强国御辱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科学理性解析:a从“引西救儒”到“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都是中国不同阶层探索“强国御辱”的活动。b、c、d三项体现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主张,不能体现曾国藩、张之洞等地主阶级的主张。6.(2013西安模拟)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解析:b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都是民主革命,而非社会主义运动,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d项错误,a、c两项与材料信息相差甚远。7.(2013朝阳二模)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外国资本的压制b.封建主义的束缚c.官僚资本的侵蚀d.股票市场的紊乱解析:c中国银行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四大银行之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因此,题干现象反映的是官僚资本对中国民族工业的侵蚀。a、b两项题干无从反映,排除。d项是对题干的曲解,排除。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解析:d农民阶级是中国最庞大的革命阶级,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毛泽东认识到了这两个“孪生支柱”,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点。9.(2013大同检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国共产党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了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解析:c材料描述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项正确 ,a项错误。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民主党派已经产生。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d项错误。10.下图是不同历史年份我国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20世纪初,收回利权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北洋军阀统治初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一五”计划的完成,工业结构日趋合理解析:d图表数据反映的是我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重,并没有经济总量的数据,因此,a、b两项错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19271949年,材料并没有相关的信息,c项错误。“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轻重工业比例渐趋平衡,工业结构日趋合理。11.(2013西安二模)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质疑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解析:b材料主要说明当时有人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力重重,b项正确。无论是读者来信还是人民日报都不是国家政府机关,不能说明a项。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12.上世纪80年代初,陈云同志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鸟和笼子”理论。他说:搞活经济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陈云的“鸟和笼子”理论喻指()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b.国营经济与个体经济c.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d.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解析:d上世纪80年代初,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灵活性,要将其限定在计划指导的范围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3分,14题29分,共52分)13.海疆,即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兹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清史稿(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10分)(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5分)(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三,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竟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6分)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解析:本题以中国的海防建设为主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揭示的问题从材料一中概括得出,后果联系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来回答。第(2)问联系洋务运动的内容加以概括。第(3)问从制度的差异来回答原因,联系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说明海疆主权的破坏。“认识”可综合三则材料,从海防的发展与清政府的关系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4分)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占我国香港岛,强迫上海等五口开埠;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6分)(2)正确。(1分)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4分)(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2分)进一步的破坏:威海卫军港遭日毁,旅顺、大连被日占,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4分)认识: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或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卫海疆)。(2分)14.(2013九江二模)1952年,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院系调整前后著名理、工科教授在高校(以原著名大学为中心)的分布表大学名称调整前总人数调出人数留校人数调进人数调整后总人数清华大学655213114北京大学5241112031南京大学27189312浙江大学2624202协和医学院15213114交通大学139437上海医学院103707中山大学88011北洋(天津)大学86246同济大学86202南开大学74314山东大学65112私立岭南大学6600取消重庆大学54123武汉大学53202金陵大学(私立教会大学)5500取消北方交通大学54101小计(所/人)17所/271人17所/200人14所/71人10所/37人15所/108人其他大学(所/人)32所/43人25所/32人8所/11人53所/139人58所/150人总计(所/人)49所/314人42所/232人22所/82人63所/176人73所/258人(材料来源: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科学出版社,19911994年)材料二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材料三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背景。(10分)(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影响。(10分)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第(1)问,从材料一中理工科教授的变化来看,理工科教授人数下降,特别是如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下降最多,而私立岭南大学、金陵大学等私立大学则被取消;从材料二分析可知,政法系科在校生急剧下降,而理工科在校生则呈现上升趋势,以及产生许多专门院校。第(2)问,依据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与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外交和思想四个方面归纳背景。第(3)问,依据前两问,从人才结构、国家经济、教育事业发展角度辩证地分析影响。答案:(1)综合性院校(或者著名大学)中理工科教授人数急剧下降;取消私立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