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2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含14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2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含14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2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含14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2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含14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巩固提升 限时训练提升能力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百家争鸣1、2、3、4、5、6、7汉代儒学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解析:a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一变革时期,他们的思想均体现了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共同的社会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b项有违史实。c、d两项包含在a项之中。2.(2013潍坊联考)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了()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解析:b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影响很大,是其他学说无法相比的,所以梁启超说: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a、c两项是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的原因,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4石家庄一模)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解析:a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甚至政权的覆灭。由此可见,儒家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故选a。4.有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在鲁国兴盛,在三晋与秦国兴盛。对应的学术派别是()a.儒家、墨家b.法家、兵家c.儒家、法家d.墨家、法家解析:c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成长于三晋大地,法家思想后来成为秦始皇治理国家的理论武器,故答案为c。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a.三者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三者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c.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d.三者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做考虑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墨子主张“节用”,反对任何人奢侈浪费,满足基本需要即可。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使人民有土地耕作得以养生足食。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鼓励人民开垦荒地增产富国,以达到农战富强的目标。三人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小农经济作为考虑。6.(2013黑龙江二模)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 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b从材料中“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可知该思想强调加强政府力量,“节制资本”体现了法家的抑商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7.(2014武汉四调)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解析:b从材料信息看,吕不韦认为,道家、儒家、墨家思想各有特色,应该把不同的思想统一起来,于是,组织宾客编写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8.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三纲五常d.和谐中庸解析:c选项中唯一可以称为道德准则的就是三纲五常。9.(2013江苏二模)“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解析:d题干材料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答案为d。a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理学的思想主张。10.(2014珠海摸底)“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天人所同有”信息体现出“天人合一”学说;“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反映了“天人感应”学说,这种思想源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故答案为c。11.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柏杨先生评价的“国策”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主专制,天下一统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大兴文治,反对暴政解析:a柏杨的评价表明该“国策”的实行抑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故选a。12.(2013江门模拟)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a.“君权神授”思想b.“大一统”思想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质是实现思想的统一;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统一,故二者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二、非选择题13.(2013晋中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近有评论指出:“孔子的学说代表不了中华文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温良恭俭让;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便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材料二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实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1)根据材料一指出反对过分抬高孔子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解析:本题以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据此分析。第(2)问,汉代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其现实意义要结合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和谐社会思想等作答。答案:(1)孔子仅是百家争鸣中的一派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孔子不能完全代表中华文明;不能过分抬高孔子的地位。(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探究型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下面提供三种不同观点供参考。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