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历史3月质检试题(1).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历史3月质检试题(1).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历史3月质检试题(1).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历史3月质检试题(1).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历史3月质检试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共计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秦灭六国后,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2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4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5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7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9“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10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熟拟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票拟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1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2“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 “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13“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十月革命14梁启超称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5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6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 c杜绝地方割据 d防止吏治腐败1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18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19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20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是()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梭伦 d柏拉图21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22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科学技术的发展23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光荣革命24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25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2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 b c d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9.“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30.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 康有为“托古改制”,把作为变法理论依据的进化论,与古老的公羊三世说揉合在一起,把改制的核心内容君主立宪,与传统的民本主义食二为一。他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引伸民权思想的“大义”。 刘向平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演化及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4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6分)(3)综合材料分析,上述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32(14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二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思想主张伏尔泰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2分),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2分)(2)根据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2分)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6分)33(14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国际关系史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与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材料三请回答:(1)威尔逊的理想为什么没有征服美国?(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2分)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联合国为什么没有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4分)(4)根据材料三图示回答,你怎样看待今后联合国的作用?(2分)当前,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反映了联合国在发展中的什么问题?(2分)参考答案:1-5 cccbd 6-10 bcccd 11-15 bcaab 16-20 dbdba 21-25 ddbbc 26-30 adbdc31.(1)民本(或君舟民水);君主要施“仁爱”。(4分)(2)内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2分)特点:“托古改制”,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思想相结合。(2分)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推动了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2分)(3)贯穿民本思想;不断继承发展。(2分)32.(1)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2分)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分)(2)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思想:人文主义。(2分)手段: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2分)33. (1)美国妄图利用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但由于英法的联合反对,遭到失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国联盟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