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入选择题答题卡内)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b普朗克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d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镭”元素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m=2.5um106mb2.5m=2.5105dmc2.5m=2.5106cmd2.5m=2.5109m3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照相机照相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4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时使用的是超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边走边“看”,并把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5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ab水abba水ca水bd水ab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光心的距离v与物体到光心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7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8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9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c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d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10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凹透镜是()aa c dbb c dca b dda b c11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f”字样(大小如图2)代替烛焰作为光源,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是图四幅图中的()abcd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4(1)0.8g/cm3=kg/m3(2)360km/h=m/s15如图所示,冬天室外的自来水水管容易被冻裂,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手指投影灯玩具,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象,则墙上的喜羊羊是(选填“实像”或“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选填“正立”或“倒立”)1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18小明站在镜子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他转身远离镜子时,像离人的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他在镜子中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电视机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1分,20题3分;21题4分;22.23题每空2分)20“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21如图一束光线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平面镜,请你在图中画出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22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2)小明按图乙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如图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移动,移动距离s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选填“上”或“下”)移动;(5)为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明应透过凸透镜向观察(选填“左”或“右”);(6)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23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如图所示: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时,如图乙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丙所示m1=;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g/cm3;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四、综合题(共10分,24题3分,25题7分)24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25如图所示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玉=3.0g/cm3,金=19.3g/cm3,银=10.5g/cm3)请问:(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入选择题答题卡内)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b普朗克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d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镭”元素【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改进了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此选项正确;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力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此选项错误;c、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此选项正确;d、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m=2.5um106mb2.5m=2.5105dmc2.5m=2.5106cmd2.5m=2.5109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a、2.5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c、d、1m=106m=105dm=104cm,2.5m=2.5106m=2.5105dm=2.5104cm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3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照相机照相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生活中的透镜【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首先要明确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然后再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其原理即可;(4)用照相机照相时是采用了哪一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并且是如何成像的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a、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故a正确;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c正确;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凸透镜,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4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时使用的是超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边走边“看”,并把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4)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获取图象【解答】解: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质量还是140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电磁波,不可以用超声波,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d、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获取图象等信息,并把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地球环境与月球环境的不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可做出判断5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ab水abba水ca水bd水ab【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如图提供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利用密度公式求出a、b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知,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则a=1.5g/cm3水;b=0.25g/cm3水;由以上计算过程知a水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光心的距离v与物体到光心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a、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a正确;b、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b错误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d、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错误故选a【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7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5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s=vt=5cm/s2s=10cm,2s后物距为40cm10cm30cm,像距也为30cm,2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30cm+30cm=60cm,故b错误;c、若铅笔以5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8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鸡尾酒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密度不同,也就是每层密度不同,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层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解答】解: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由于酒的浓度、成份不同,所以密度不同,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层,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酒的分层与重力、质量和体积无关故选d【点评】此题可以根据物体的浮沉分析,假如三种酒混合在一起分成三层,可以这样理解:以中间的酒为标准,上面的酒相当于漂浮,下层的酒相当于下沉9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c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d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测量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从而根据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首先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采取的是取样品的办法,测出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出密度10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凹透镜是()aa c dbb c dca b dda b c【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选c【点评】(1)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前提下,明确经过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对三种光现象的理解如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a、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c、水中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d、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f”字样(大小如图2)代替烛焰作为光源,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是图四幅图中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倒(是互换的);(2)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解: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物体完整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ab错误;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光源“f”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上下、左右都倒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注意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是互换的,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只能影响像的亮暗,不影响像的性质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4(1)0.8g/cm3=0.8103kg/m3(2)360km/h=100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本题根据密度和速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1)1g/cm3=103kg/m3,0.8g/cm3=0.8103kg/m3;(2)1km/h=m/s,360km/h=360m/s=100m/s故答案为:(1)0.8103;(2)100【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5如图所示,冬天室外的自来水水管容易被冻裂,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与温度【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所以一定质量的水结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解答】解:冬天室外的自来水水管容易被冻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水结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知,密度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点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16手指投影灯玩具,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象,则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据投影灯原理可知,此时印有喜洋洋图案的胶片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应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据图可知,像是正立的,即胶片一定是倒着放的,即该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故答案为:实像;倒立【点评】知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2:1【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v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解答】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v可得,2甲v+乙v=甲v+3乙v,整理得甲:乙=2:1故答案为:2:1【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18小明站在镜子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他转身远离镜子时,像离人的距离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他在镜子中的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不论物与镜的距离多远,都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明远离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远离平面镜,所以像离人的距离变大;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当人远离镜时,镜中的像视觉上变小了,但真实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变大;不变【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题中说的像的大小是真实的大小,而不是视觉上的大小,所以像的大小保持不变19电视机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响度(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比较思想;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电视机遥控器上有一个控制声音的按钮,它的作用是改变响度的大小,来实现对声音音量的控制故答案为:响度【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影响因素,关键是考查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的能力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1分,20题3分;21题4分;22.23题每空2分)20“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井中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在水面上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画出大致的光线传播路径,确定青蛙的视野范围【解答】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点评】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光的传播进行处理分析在p点放一点光源,根据折射定律,作出两条经过井口两顶点的两条折射光线,根据光路可逆,箭头方向改为相反即可21如图一束光线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平面镜,请你在图中画出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度数,可求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度数,据此画出反射光线;然后利用入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判断反射光线与主光轴的关系,再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9045=45,据此画出反射光线;又知入射光线垂直于主光轴,所以可知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再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在做透镜的光路图和光的反射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若题目中告诉了入射角或反射角的大小,在图中一定要标注出来22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光屏的高度;(2)小明按图乙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太小;(3)如图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移动距离s大于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5)为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明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选填“左”或“右”);(6)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此时像与物体间的距离为4f,此时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最小,其它成实像情况,物像之距都大于4f;(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解答;(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相反;(5)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6)凸面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解答】(解:(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向下调整光屏的高度;(2)物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由图乙知,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小于4f,所以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由图丙可知,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当u=2f时,物像之距最小,蜡烛向左移动,靠近2f,所以像和物体之间距离减小,则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向下运动,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5)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和蜡烛的像都在凸透镜的左侧,所以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6)从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此时她所持的凸透镜镜面当成了反射面,即当做了凸面镜,此时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是根据光的反射来成像的故答案为:(1)光屏的高度;(2)蜡烛和光屏间距离太小;(3)左;大于;(4)上;(5)左;(6)反射【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注意凸透镜、烛焰、光屏高度的调节,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23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如图所示: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时,如图乙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丙所示m1=63;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0.95g/cm3;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是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2)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