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实验专题压轴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实验专题压轴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实验专题压轴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实验专题压轴训练(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实验专题压轴训练(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题(物态变化)1(2015连云港) (8分) 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另一组同学在烧瓶口上放置一乒乓球,继续加热,发现乒乓球被顶起,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9080甲乙第20题图2、(2015盐城)(8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 (2)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直至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3)当水温上升到 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 ,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在同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在小华的 (左/右)边.3. (2015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在b点时的内能(光现象)4(2015南京)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5(2015苏州)(4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第27题图(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6(2015淮安)(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只某一位置时,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像。(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试验方案_(选填序号)绘制光路图来分析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7(2015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 (光的折射 透镜)8(2015南通)(5分)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 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 。9(2015常州)(9分)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而形成的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上下) 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 a2cm b7cm c9cm d10crn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左/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10(2015镇江)(6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筇24题图i 第24题图2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简述改进方法: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甲 乙 丙19(2015扬州)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b)a滑块的质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2)根据 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i=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i f2。()(4)实验中难以判断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对上述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2分) (压强和浮力)20. (2015南京)(3分)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 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21、(2015淮安)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甲如所示,该实验说明了_的存在。(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冲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_有关。(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_。22(2015淮安)(3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物体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a受浮力大小与_和_有关。(2)物体a完全浸没到水、盐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之比为_23(2015无锡)(7分)小明利用l8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l)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ml的量筒和4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_.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人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水=1.0103kg/m3) (3)小明的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24(2015扬州)(5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 戊第24题图(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简单机械和功)25(2015苏州)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 即可(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第22题图图甲o图乙aaff300o26(2015南通)(4分)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物体种类物重g/n斜面高h/c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s/cm机械效率/%1木块4151.19060.62小车41590(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越小,机械效率越大。(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27. (2015淮安)(5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有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481216(1) 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cm/s(2) 物块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 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物块通过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物块通过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选填序号),并推理,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cm.28(2015连云港)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ab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 。(写出一条即可)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29. (2015盐城)(6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 .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下图所示,则测量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小红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4)下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3.0521.0202.01031.0302.01530(2015徐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旋(选填“左“或“右”)第37题图a图b图cba(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_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第37题图da钳子 b独轮车 c羊角锤 d筷子(机械能和内能)31(2015南京)(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 相同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l03 j/( 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 吸收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 g酒精 (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 ,这是因为干泥土 和水相比, 较小。32(2015苏州)(5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第28题图abab图甲图乙甲012345g(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33(2015宿迁)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和 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1234温度/煤油2022242628水2021222324水煤油玻璃棒玻璃棒(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 煤油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电路初探)34(2015扬州)(5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一所示:表一柠檬大小一个大半个半个小半个电压u/v0.800.800.800.80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 (正确错误)的。(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并保持 和 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二所示:表二电极材料铜和锌铜和铝铜和铁电压u/v0.8800.600.46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3)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 。(欧姆定律)35(2015苏州)10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像,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像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像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像,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i/au/v2.52.01.51.00.50.10o0.20.40500.34图c3.0 实验次数12345电压表示数/v1.01.52.02.53.0电流表示数/a0.120.190.250.280.38(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 2a”和“5 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计算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第30题图00.20.40.601230123051015图espr1a图dr236(2015南通)(8分)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开关及导线若干。甲 乙(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ar短路 b滑片p接触不良 cr0短路 dr0断路(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改变r0的阻值,测出对应的电流i。当r0的阻值变大时,为完成探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4)将r0阻值换为50,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请在图丙坐标中补描该点并作出关系图像。(5)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反思产生原因,小明回忆是某次将r0的阻值由 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37(2015连云港)(10分)小刚利用如图甲所示实物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四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图甲中部分导线已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这种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实验数据如下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r甲第21题图00.20.40.6a乙次数1234电阻/5101520电流/a0.40/0.130.10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小刚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 。甲 乙 rsvapr31200.20.40.60.6338. (2015无锡)(7分)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10、15、30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l)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a.根据表1数据可得到结论:_表1实验次数123电压u/v1.01.52.0电流i/a0.20.4(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2所示,表2实验次数123电阻r/51015电流i/a0.60.30.24由于操怍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正确的数据应该是_a.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的电阻替换15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 b换成电压为12v的电源 c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30的滑动变阻器 d可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1.5v39(2015宿迁)如图是小华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灯泡不发光时电阻约为6a0.63v315abp(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 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通过数据分析,小华得到了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论.若将图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下述实验可以完成的是 .a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c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40、(2015盐城)(9分)小华利用下列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4.5v)、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定值电阻(r1=5,r2=15,r3=25),滑动变阻器标有“30 1a”字样。(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的实物连接;(2)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小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电阻r (断路/短路);(3)实验中,小华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4)小华读出r1接入电路的电流后,断开开关,将r1换成r3后,接下来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1(2015徐州)小华用如图a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序号电压u/v0.51.01.61.93.0电流i/a0.10.20.30.40.50.6(1)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其原因可能是_(2)故障排除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示数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其值为_v第38题图a图cu/vi/a0.10.20.30.50.40.63.01.02.00.52.51.5图b00051015123v315(4)补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画出i与u关系的图像 (电功和电功率)42(2015常州)(10分)小明到常州灯泡厂参观,看到车间正在生产标有“4.5v 2.8w”字样的灯泡技术员告诉小明,实际生产出的灯泡在4.5v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不会都恰好是2.8w,只要在2.8w0.2w的范围内,就是合格产品技术员随机抽取一只灯泡,请小明检测是否合格 (1)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左右,应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 a10 0.3a b20 0.5a c10 1a d50 0.5a (2)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灯泡变亮(3)开关s闭合前,滑片p应移至_(ab)端(4)实际连接电路时,小明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交换连接了,闭合开关s后会造成:(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灯泡烧坏 d灯泡不亮(5)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灯泡由暗变亮,此过程中小明记录了三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请根据图乙所示,将第组的示数填入表格(6)灯泡在4.5v电压下,电功率是_w, 该产品_ (合格不合格)(7)此实验还可得出,流经灯泡的电流变大、温度变高,电阻_(变小/不变/变大)26. (2015淮安)(9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如下器材:2节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小于1w)、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 1a)、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 正确连接电路或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灯泡不发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3) 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多组i、u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_(选填“增大”或“减小”),导致灯泡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4) 根据(1)问中连接好的电路,排除(2)问中的故障,移动变阻器滑片,能否实现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连续变化到2.5v?答:_(选填“能”或者“不能”),其理由是:_ 43(2015泰州)(11分)(1)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实验中,他将一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测得的数据如图甲中所示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 根导线;小明由此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请指出小明就此得出结论的不科学之处: ,你认为可做出的改进措施是 第49题图丙sia=0.9aic=0.5aib=0.4al2l1第49题图甲abc第49题图乙(2)小华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额定功率约1w,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 1a”,电源电压恒为6v帮小华在图乙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在实验中,小华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合上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